一种生物质气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34994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气化方法,采用气化炉,具体步骤为:S1、生物质原料准备;S2、气化炉点火预热:通过点火口进行点火,同时往炉内通入氧气;S3、生物质原料进料气化:当炉内温度上升至500±50℃时开始进行生物质原料进料,并保持往炉内通入氧气;S4、第一阶段氧气通入量调整:当炉内温度上升至800±50℃时维持该温度,观察气体检测仪检测的结果进行氧气通入量的调整与否;S5、第二阶段氧气和蒸汽通入量调整:氧气不再通入炉内,观察气体检测仪,根据气体检测仪检测出的一氧化碳的质量浓度和氢气的质量浓度来调整氧气和蒸汽的通入量。采用上述生物质气化方法制备得到的合成气品质好,可以作为制备甲醇的甲醇原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质能,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气化方法


技术介绍

1、由于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且采用化石能源制甲醇,每生产1吨甲醇排放3吨co2,不但存在严重的碳排放问题,还面临化石能源紧缺问题,因此化石能源制甲醇的发展受到限制。绿色甲醇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不仅可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甚至还可以利用二氧化碳生成甲醇,为化石能源紧缺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径。

2、目前国际上并无明确的“绿色甲醇”的概念界定。甲醇的绿色与否主要取决于甲醇的合成原料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来源。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建议,按甲醇的生产原料来源将其分为绿醇、蓝醇、灰醇和棕醇。当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来源均为可再生时,合成的甲醇可以认定为绿醇,即绿色甲醇。目前绿色甲醇主要的生产工艺路线包括两种:

3、一是电制甲醇路线,即通过太阳能风电、光伏获得绿色电力,电解水制氢,并通过捕捉二氧化碳,合成甲醇。

4、二是生物制甲醇路线,即通过裂解或热解方式,将秸秆等原材料的生物质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氢气,再通过高温热解水制氢,合成甲醇。

5、相比于化石能源制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气化炉进行生物质气化制备合成气;采用的气化炉的结构为:在横卧放置的管状结构的炉体的前端敞开口上密封固定封盖有前封头,在炉体的后端敞开口上密封固定封盖有后封头;在炉体的内腔中设置有螺旋轴,所述螺旋轴的前端密封穿过前封头上的通孔后通过前部轴承组支撑设置于前封头上,所述螺旋轴的后端密封穿过后封头上的通孔后通过后部轴承组支撑设置于后封头上,螺旋轴由位于炉体外的主驱动装置驱动转动;在炉体的前段顶部开设有与炉体的内腔连通的物料进料口,在物料进料口上设置有物料进料装置;在炉体的前段开设有与炉体的内腔连通的点火口,在点火口处设置有门;在炉体的后段底部开设有与炉体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气化炉进行生物质气化制备合成气;采用的气化炉的结构为:在横卧放置的管状结构的炉体的前端敞开口上密封固定封盖有前封头,在炉体的后端敞开口上密封固定封盖有后封头;在炉体的内腔中设置有螺旋轴,所述螺旋轴的前端密封穿过前封头上的通孔后通过前部轴承组支撑设置于前封头上,所述螺旋轴的后端密封穿过后封头上的通孔后通过后部轴承组支撑设置于后封头上,螺旋轴由位于炉体外的主驱动装置驱动转动;在炉体的前段顶部开设有与炉体的内腔连通的物料进料口,在物料进料口上设置有物料进料装置;在炉体的前段开设有与炉体的内腔连通的点火口,在点火口处设置有门;在炉体的后段底部开设有与炉体的内腔连通的出灰口,在出灰口处设置有出灰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当炉内温度上升至500±5℃时开始进行生物质原料进料;s4中第一阶段氧气通入量调整的过程中炉内温度始终维持在80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螺旋轴的轴上以及螺旋轴的螺旋叶片上均设置有一层耐火泥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轴的轴为具有冷却水通道的中空轴,冷却水通道的进水口端通过第一旋转接头与进水管密封连通,冷却水通道的出水口端通过第二旋转接头与出水管密封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管道的管径为135~165厘米,所述蒸汽管道的管径为20~30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一君陈建民孙建科朱宣融赵达斌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天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