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私保护的多因子容错认证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34964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隐私保护的多因子容错认证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应用于包括有网关服务器、物联网设备和可信机构的多因子容错认证系统,包括:注册阶段、认证阶段和密钥协商阶段;其中,注册阶段需要首先执行,认证阶段其次,而密钥协商阶段尽在认证阶段通过后才执行。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结合标识因子与准标识因子的多因子认证设计,确保在系统面临环境干扰或轻微损坏时,依旧能够稳定且准确地完成认证;引入异或过滤器进行加密,利用汉明距离实现动态调整故障容忍阈值,维持系统在系统故障情况下的正常运作,减少了生产与服务中断的风险;利用公钥加密技术,结合轻量级加密通信协议,不仅确保了数据传输的安全,还特别考虑了物联网系统的计算能力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信息安全,具体涉及一种隐私保护的多因子容错认证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5g网络的快速普及,我国进入了万物互联的时代,物联网设备业蓬勃发展。得益于5g网络高带宽、低延时的特性,物联网设备被广泛用于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医疗健康等领域。由于物联网设备在收集和传输敏感数据的同时还可能需要执行来自中心的关键命令,安全性问题变得尤为重要。认证作为解决这些安全问题的第一道防线,在物联网环境中至关重要。而随着黑客技术的不断升级,简单的认证也变得不再安全。对此,多种认证方案被提出用来解决这个问题。

2、华东交通大学的研究人员介绍了一种创新的《面向工业物联网的可信设备传递身份认证方法》,该方法旨在提升工业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性。该方法包括设备和网关的注册、网关的直接认证、设备的直接认证和设备的传递认证四个过程。具体来说,每个设备生成自己的设备指纹,利用随机字符生成算法、哈希函数、异或运算等轻量级操作实现设备与网关、服务器之间的相互认证。尽管该方法在提高设备认证和安全通信方面表现出色,但仍存在一些挑战与局限。首先,该方法依赖于设备指纹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隐私保护的多因子容错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有网关服务器、物联网设备和可信机构的多因子容错认证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隐私保护的多因子容错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信机构根据所述网关服务器的注册信息生成密钥对并分发,作为网关服务器的公钥和私钥的过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隐私保护的多因子容错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设备获取标识因子,生成对应的标识符和设备密钥,并根据所述标识因子和设备密钥生成异或过滤器的过程,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隐私保护的多因子容错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因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私保护的多因子容错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有网关服务器、物联网设备和可信机构的多因子容错认证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隐私保护的多因子容错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信机构根据所述网关服务器的注册信息生成密钥对并分发,作为网关服务器的公钥和私钥的过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隐私保护的多因子容错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设备获取标识因子,生成对应的标识符和设备密钥,并根据所述标识因子和设备密钥生成异或过滤器的过程,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隐私保护的多因子容错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因子包括:指纹信息;所述准标识因子包括:认证地点和认证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隐私保护的多因子容错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设备基于获取的待认证标识因子和所述设备密钥,得到所述异或过滤器的索引信息的过程,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隐私保护的多因子容错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准标识因子进行哈希处理,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松年宋旭尧朱辉郑艳冬王枫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