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辊道窑,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红外温度补偿混合模型的辊道窑温度的校正方法。
技术介绍
1、辊道窑作为电池正极材料烧结的关键场所,其内部温度分布直接影响产品的烧结质量和能耗效率。由于辊道窑具有高温、高密闭性、结构复杂的特点,精确控制温度使其满足工艺要求的均匀性存在困难。温度场信息是反应运行工况、能耗水平、生产质量等指标的关键信息,且控制基础是准确测量和搭建温度场,则如何准确测量辊道窑内的温度成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
2、目前现有在工业生产中主要利用窑炉内部的热电偶测进行检测温度。然而由于热电偶的测温特性根据其安装位置的分布局限性,温度数据只包括热电偶末端处的温度,在升温区温度变化剧烈的情况下,其无法全面反映窑炉内部的温度场,且本身具有时滞的特性。这说明单点测温获得的温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由于热电偶容易老化,也会造成温度检测精度逐渐变低,以致影响产品烧成质量。对于辊道窑内部温度分布,如何精确检测,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3、现有的文献1[luo a,liu b.temperature predictio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红外温度补偿混合模型的辊道窑温度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红外温度测温补偿混合模型进行校准,所述红外温度测温补偿混合模型式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温度补偿混合模型的辊道窑温度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测温对象为匣钵区域时,对应的匣钵区域的等效角系数Fh_o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红外温度补偿混合模型的辊道窑温度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计算公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温度补偿混合模型的辊道窑温度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测温对象为左二热电偶时,对应的角系数为:
5.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红外温度补偿混合模型的辊道窑温度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红外温度测温补偿混合模型进行校准,所述红外温度测温补偿混合模型式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温度补偿混合模型的辊道窑温度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测温对象为匣钵区域时,对应的匣钵区域的等效角系数fh_o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红外温度补偿混合模型的辊道窑温度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计算公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温度补偿混合模型的辊道窑温度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测温对象为左二热电偶时,对应的角系数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温度补偿混合模型的辊道窑温度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测温对象为上层热电偶时,对应的角系数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温度补偿混合模型的辊道窑温度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据驱动模型由rnn-dnn串联网络组成,rnn网络的输入由生产数据和硅碳棒的红外测温数据构成,dnn网络的输入由rnn网络的输出以及红外图像特征组成,则rnn和dnn形成串联网络结构,rnn和dnn网络的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宁,金雷鸣,桂瑰,綦彪,桂卫华,李喜坤,陈嘉瑶,谢沐言,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