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波炉,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够实现良好散热功能的便携式微波炉。
技术介绍
1、微波炉作为常用的家用电器,用于加热食品时不需要明火和燃气,使用便捷,具有加热食品速度快、操作方便等优点。常用的微波炉多放置在厨房中,体积较重,占用较大空间。当用户根据需要挪动微波炉时,不便于搬运,且不便于外出携带。因此为了适应不同场合,人们对于便携式微波炉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6114186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微波炉,通过在其顶部设置提手,可以提高微波炉的便携性,使用活动提手携带微波炉便于搬运挪动至不同场合。但是提手在顶部占用较大空间,且便捷式微波炉为方便搬运移动,整体体积设置相对较小,导致内部磁控管、变频板、电路板等结构距离较近,影响散热,且加热腔距离壳体也较近,加热腔内部进出风设置不合理易造成内部热量也难以散失,影响微波炉长期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便携式微波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便携式微波炉内部零部件距离较近、散热不理想等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便携式微波炉,包括
4、壳体,形成微波炉的外壳,所述壳体包括设置在后侧的后壳;
5、加热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用于盛放加热食物,所述加热腔的后侧设置后板,所述后壳设置在所述后板的后侧;
6、门组件,设置在所述加热腔的前侧,用于密封所述加热腔;
7、滤网组件,设置在
8、电气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且位于所述加热腔的外侧下部,所述电气腔内部设置隔板,由所述隔板将所述电气腔内部分隔为第一区和第二区,所述第一区内设置有磁控管组件和第一风机,所述第二区内设置有变频板、电路板和第二风机,在所述后板上设置有散热孔,在所述后壳上设置有出风口经过所述第一区和第二区后的风经过所述散热孔、出风口排出至所述壳体外部。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风机与所述磁控管组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风机设置在靠近所述滤网组件的一侧,由所述第一风机引导的进风吹向所述磁控管组件,以对所述磁控管组件进行散热。
10、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风机与磁控管组件之间设置有聚风罩,所述聚风罩扩口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风机连接,所述聚风罩收口的一侧与所述磁控管组件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风机设置在靠近所述滤网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风机与所述变频板相对设置,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变频板远离所述第二风机的一侧,由所述第二风机引导的进风吹向所述变频板和电路板,以对所述变频板和电路板进行散热。
12、进一步的,在所述加热腔的侧面设置有侧进风孔,所述侧进风孔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区的一侧,所述第一区内由所述第一风机引导的进风至少部分经过所述侧进风孔进入所述加热腔内部,以带走所述加热腔内部的热量。
13、进一步的,所述侧进风孔设置在所述加热腔的侧面且靠近所述后板的位置,所述侧进风孔沿所述加热腔的侧面高度方向设置多个呈阵列式排布。
14、进一步的,在所述加热腔的另一侧面设置有侧出风孔,所述侧出风孔设置在所述加热腔的左侧面且靠近顶部的位置,所述加热腔内部的风从所述侧出风孔排出至所述加热腔外部,所述侧出风孔沿所述加热腔的侧面前后方向设置多个且呈阵列式排布。
15、进一步的,在所述后板靠近左侧的边缘设置有过风孔,所述过风孔设置在靠近所述侧出风孔的位置。
16、进一步的,在所述加热腔的顶盖上还设置有顶出风孔,所述后板的顶部低于所述后壳的顶部,在所述后壳靠近上部的位置设置有上出风口,经过所述加热腔的顶出风孔排出的热风经过所述后板顶部和所述上出风口后排出至所述壳体外部。
17、进一步的,在所述加热腔的前侧还设置由前固定板,所述滤网组件设置在所述前固定板的前侧且靠近下部的位置。
1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便携式微波炉具有以下优势:
19、将电气元件集成在加热腔下部,不与顶部的提手产生相互干扰,为提手提供避让空间,与电气元件设置在顶部相比,也避免了电气元件将热量传递给提手而影响手持挪动操作。
20、电气腔内部分区设置结合两个风机,能够分别对不同零部件进行降温散热,避免磁控管与变频板、电路板等产生热量干扰。
21、加热腔侧面以及后板、后壳的独特结构设计,使得电气腔内的风部分进入加热腔内部,使得进入加热腔内部的风由左至右、由下之上流动,对加热腔内起到充分降温散热的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33)与所述磁控管组件(3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风机(33)设置在靠近所述滤网组件(5)的一侧,由所述第一风机(33)引导的进风吹向所述磁控管组件(31),以对所述磁控管组件(31)进行散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风机(33)与磁控管组件(31)之间设置有聚风罩(32),所述聚风罩(32)扩口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风机(33)连接,所述聚风罩(32)收口的一侧与所述磁控管组件(3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机(35)设置在靠近所述滤网组件(5)的一侧,所述第二风机(35)与所述变频板(36)相对设置,所述电路板(37)设置在所述变频板(36)远离所述第二风机(35)的一侧,由所述第二风机(35)引导的进风吹向所述变频板(36)和电路板(37),以对所述变频板(36)和电路板(37)进行散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热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进风孔(211)设置在所述加热腔(2)的侧面且靠近所述后板(23)的位置,所述侧进风孔(211)沿所述加热腔(2)的侧面高度方向设置多个且呈阵列式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热腔(2)的另一侧面设置有侧出风孔(212),所述侧出风孔(212)设置在所述加热腔(2)的左侧面且靠近顶部的位置,所述加热腔(2)内部的风从所述侧出风孔(212)排出至所述加热腔(2)外部,所述侧出风孔(212)沿所述加热腔(2)的侧面前后方向设置多个且呈阵列式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板(23)靠近左侧的边缘设置有过风孔(231),所述过风孔(231)设置在靠近所述侧出风孔(212)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热腔(2)的顶盖(22)上还设置有顶出风孔(221),所述后板(23)的顶部低于所述后壳(11)的顶部,在所述后壳(11)靠近上部的位置设置有上出风口(111),经过所述加热腔(2)的顶出风孔(221)排出的热风经过所述后板(23)顶部和所述上出风口(111)后排出至所述壳体(1)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热腔(2)的前侧还设置由前固定板(24),所述滤网组件(5)设置在所述前固定板(24)的前侧且靠近下部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33)与所述磁控管组件(3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风机(33)设置在靠近所述滤网组件(5)的一侧,由所述第一风机(33)引导的进风吹向所述磁控管组件(31),以对所述磁控管组件(31)进行散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风机(33)与磁控管组件(31)之间设置有聚风罩(32),所述聚风罩(32)扩口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风机(33)连接,所述聚风罩(32)收口的一侧与所述磁控管组件(3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机(35)设置在靠近所述滤网组件(5)的一侧,所述第二风机(35)与所述变频板(36)相对设置,所述电路板(37)设置在所述变频板(36)远离所述第二风机(35)的一侧,由所述第二风机(35)引导的进风吹向所述变频板(36)和电路板(37),以对所述变频板(36)和电路板(37)进行散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热腔(2)的侧面设置有侧进风孔(211),所述侧进风孔(211)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区(3b)的一侧,所述第一区(3b)内由所述第一风机(33)引导的进风至少部分经过所述侧进风孔(211)进入所述加热腔(2)内部,以带走所述加热腔(2)内部的热量。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强,王权兵,王晓波,李丰,郑广法,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