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装置的散热风道结构及烹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0238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8 1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装置的散热风道结构及烹饪装置,烹饪装置具有腔体,散热风道结构被设置在腔体的外部,散热风道结构包括外壳、底板、导流部件,外壳与腔体的外壁之间形成依次连通的左侧流道空间、顶部流道空间、右侧流道空间,底板与腔体的底壁之间形成底部流道空间,导流部件被设置在气流的至少部分流动路径上,用于对流经散热风道结构的气流进行导流;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常规烹饪装置的散热风道中的气流杂乱、无规则流动的问题,也优化了对气流的引导、导流效果,避免气流在散热风道中发生滞留、产生流动死区等情况,也能够有效地降低气流在散热风道中的流动阻力,使得气流能够顺畅、有序地流动,以提高散热风道结构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烹饪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烹饪装置的散热风道结构及烹饪装置


技术介绍

1、对于以微波炉、蒸烤箱为代表的烹饪装置而言,为了确保烹饪装置外表面温度与装配在烹饪装置内部各元器件的表面温度,避免其温度过高,一般都是采用把散热风机装配在后板上面,且后板上面有多排通孔,散热风机通过后板的通孔在扇叶的作用下,从烹饪装置外部吸风进入烹饪装置内部进行散热。

2、而烹饪装置在通电加热工作的条件下,烹饪装置内部各加热源及各元器件工作时发出来的热量,散发在烹饪装置内部,形成了内部环境温度较高,其中内部环境温度一部分通过热传导的方式,把热量传导在烹饪装置的各个零部件外表面进行散热,另外一部分内部热量则通过散热风机的扇叶作用下,把热量从各个烹饪装置零部件的通孔或者百叶窗散发出来,形成一个循环风道系统,因在散热风机的扇叶作用下吸收外部空气的温度都是常温,通过内外对流的方式把烹饪装置内部环境温度降低,以实现烹饪装置各元器件性能达到最佳效果及各零部件表面温度达到安全规范要求。

3、当前常用的散热风道结构,如图1所示,当散热风机工作时,吸入烹饪装置内部的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装置的散热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具有腔体(5),所述散热风道结构被设置在腔体(5)的外部,所述散热风道结构包括外壳(3)、底板(7)、导流部件,所述外壳(3)与腔体(5)的外壁之间形成依次连通的左侧流道空间(12)、顶部流道空间(13)、右侧流道空间(14),所述底板(7)与腔体(5)的底壁之间形成底部流道空间,所述底部流道空间与右侧流道空间(14)连通,所述左侧流道空间(12)的入口、底部流道空间的出口分别与外部环境连通;所述导流部件被设置在气流的至少部分流动路径上,用于对流经散热风道结构的气流进行导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烹饪装置的散热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装置的散热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具有腔体(5),所述散热风道结构被设置在腔体(5)的外部,所述散热风道结构包括外壳(3)、底板(7)、导流部件,所述外壳(3)与腔体(5)的外壁之间形成依次连通的左侧流道空间(12)、顶部流道空间(13)、右侧流道空间(14),所述底板(7)与腔体(5)的底壁之间形成底部流道空间,所述底部流道空间与右侧流道空间(14)连通,所述左侧流道空间(12)的入口、底部流道空间的出口分别与外部环境连通;所述导流部件被设置在气流的至少部分流动路径上,用于对流经散热风道结构的气流进行导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烹饪装置的散热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件包括挡风条(8),所述挡风条(8)被设置在左侧流道空间(12)靠近腔体(5)的一侧,所述挡风条(8)对腔体(5)、底板(7)之间进行密封,并能够将左侧流道空间(12)中的气流向上引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烹饪装置的散热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件包括导流板(9),所述导流板(9)被设置在顶部流道空间(13)的前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烹饪装置的散热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9)的前侧边设置导向翻边(91),所述导流板(9)的左侧边设置导流斜边(92),所述导流斜边(92)沿着右前方至左后方的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烹饪装置的散热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件包括引流罩(10),所述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业团李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