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人机,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地形变化的公路勘察无人机系统。
技术介绍
1、无人机公路勘察是指对通过无人机对公路建设的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进行调查和研究,确定公路线路、设计标准和建设方案的过程。公路勘察需要考虑路线的地形、地貌、土壤、岩石等地质条件,以及交通流量、车速、车型等交通条件。无人机通过勘察设备对地面进行空中拍摄。勘察设备包括激光扫描仪、全景相机、多光谱相机等。
2、申请号为cn202310579943.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地质勘查的遥感无人机,可在无人机进行勘察时,对摄像头进行多方位调节。用于地质勘查的遥感无人机包括有:机体和支脚;机体下侧转动连接有若干个呈矩形分布的支脚。该专利技术通过在机体起飞或飞行时,由于摄像头被伸缩板防护住,从而避免摄像头的外漏,避免在干燥天气中,因为野外尘埃较多,导致尘埃等杂物易划伤摄像头,且尘埃还容易附着在摄像头外表面,同时若在下雨天,雨水还将飘洒在摄像头外表面,从而使得摄像头在对地质勘察时,避免摄像头拍摄得不清晰,影响对地质勘察的精确度。该专利技术虽然能够调节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地形变化的公路勘察无人机系统,包括无人机(1)、检测传感器(2)和位于所述无人机(1)上设置的中央处理器(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地形变化的公路勘察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连接架(51),所述连接架(51)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呈圆周等距分布的支撑板(52),相对的两个所述支撑板(52)之间均转动连接有呈弧形设置的限位件(53),两个所述限位件(53)呈交叉错位设置,相邻的其中两个所述支撑板(52)的外侧均设置有驱动电机(54),两个所述驱动电机(54)分别驱动两个所述限位件(53)进行转
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地形变化的公路勘察无人机系统,包括无人机(1)、检测传感器(2)和位于所述无人机(1)上设置的中央处理器(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地形变化的公路勘察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连接架(51),所述连接架(51)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呈圆周等距分布的支撑板(52),相对的两个所述支撑板(52)之间均转动连接有呈弧形设置的限位件(53),两个所述限位件(53)呈交叉错位设置,相邻的其中两个所述支撑板(52)的外侧均设置有驱动电机(54),两个所述驱动电机(54)分别驱动两个所述限位件(53)进行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地形变化的公路勘察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机构(4)还包括开设在所述固定仓(41)外壁上的第一滑槽(48),所述第一滑槽(48)的数量与所述支撑板(52)的数量一致,且位置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一滑槽(48)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与固定件(45)固定连接的连接板(49),每个所述连接板(49)远离所述固定件(45)的一端底部均铰接有与连接架(51)固定连接的伸缩杆(410),所述固定件(45)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容纳腔(411),所述第一容纳腔(4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板(412),所述第一活塞板(412)的底部与第一容纳腔(411)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件(413),所述第一活塞板(4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挤压件(414),所述挤压件(414)的远离所述第一活塞板(412)的一端延伸至调节槽(46)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地形变化的公路勘察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件(44)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容纳腔(415)和第二滑槽(416),所述第二容纳腔(41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板(417),所述第二滑槽(416)的内部设有摩擦件(418),所述第二活塞板(417)的顶部与第二容纳腔(415)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件(419),所述第二活塞板(417)与摩擦件(418)之间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铰接件(44)滑动连接的连接轴(420),所述第二弹性件(419)套设在连接轴(420)的外壁上,所述固定件(45)的内部开设有连通第一容纳腔(411)和第二容纳腔(415)的导流槽(4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地形变化的公路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小虎,古献军,赵鑫,李堃,王驷猛,薛冰,夏永可,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华杰公路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