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却油管总成的测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冷却油管总成的喷油孔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1、电驱冷却系统用于对电驱电机进行降温,保证电驱电机的正常运转;电驱电机冷却除了可以整体冷却,通过加注大量润滑油来实现;还可以进行定点冷却,通过冷却油管实现定点喷油冷却。公开号cn210653134u一种油冷电机的冷却喷油管以及申请号2024224932223一种冷却油管总成,均包括主油道以及与主油道相连通的喷油支管,喷油支管内为分油道,在喷油支管和集油管凹模上均分布有喷油孔;使用时,将冷却油管总成绕设在电驱电机的外侧并靠近电驱电机,并使喷油孔朝向电驱电机上特定的待冷却点位,喷油孔对电驱电机定点喷油冷却,从而使少量的注油量就可以满足电驱电机降温的需求。为便于对冷却油管总成的质量进行把控,故,需对冷却油管总成进行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冷却油管总成的喷油孔测试方法,目的在于提高对冷却油管总成的测试精度。
2、一种用于冷却油管总成的喷油孔测试方法,冷却油管总成包括弧形的喷油主管以及与喷油主管相连通的喷油支管,在喷油主管的内弧侧面上以及喷油支管的侧壁上均分布有喷油孔,喷油支管位于喷油主管的下侧侧壁上,在喷油主管的一端设置有进油接嘴,喷油孔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1:对冷却油管总成的喷油主管和喷油支管进行定位固定;
4、步骤2:在喷油主管的喷油孔处设置第一拾气靶,在喷油支管的喷油孔处设置第二拾气靶;
6、步骤4:通过第一拾气靶和第二拾气靶收集相应喷油孔喷出的气体;
7、步骤5:通过与第一拾气靶和第二拾气靶一一对应的管路将收集的气体分别送入相应的气体数据传感器内;
8、步骤6:气体数据传感器将模数转换的数字量送入处理器中;
9、步骤7:判断数字量是否位于设定阈值范围内,是,则判定相应的喷油孔合格;否,则判定相应的喷油孔不合格。
10、进一步为:气体为惰性气体,气体数据传感器用于检测惰性气体的浓度,阈值范围为浓度减少量的范围。
11、进一步为:气体为空气,气体数据传感器用于检测进入其内空气的压力,阈值范围为进入气体数据传感器内空气的压力范围。
12、进一步为:第一拾气靶和第二拾气靶上均设置有用于收集气体的集气孔,集气孔为圆形且其中心点位于相应喷油孔的轴线上,集气孔的中心点距喷油孔的距离在3mm~6mm内同时集气孔半径为喷油孔半径的2~3倍。
13、进一步为:将集气嘴的进口作为用于对相互靠近的喷油孔进行测试的集气孔,集气嘴凸出设置在第二拾气靶的侧面上并与之固定,集气嘴的壁厚小于2mm。
14、进一步为:设置工作台并在工作台上固定设置弧形的定位台,定位台的顶面为用于与喷油主管底面贴合的定位面,在定位台的底面与工作台之间留有用于裸露喷油支管的工作间隙;在定位台上对应喷油支管的位置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与喷油支管的根部相匹配;在定位台的内弧面上分布有第一拾气靶,在工作台上位于定位孔与工作台之间垂直连线的侧方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二拾气靶;
15、其中,使喷油支管插入定位孔内,并使喷油支管的根部与定位孔相互贴合,同时喷油主管的下侧侧壁与定位台的顶面贴合并将喷油主管压持在定位台上。
16、进一步为:在定位台的内圈上对应第一拾气靶的位置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与第一拾气靶的下端端部相匹配,第一拾气靶的底面与定位台的底面齐平,第一拾气靶的下端端部栓接在定位台上,从而便于快速对第一拾气靶进行固定定位。
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拾气靶对喷油孔喷出的气体进行收集,并通过气体数据传感器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判定喷油孔的误差或是否存在毛刺,从而提高对喷油孔的测试精度,提高产品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冷却油管总成的喷油孔测试方法,冷却油管总成包括弧形的喷油主管以及与喷油主管相连通的喷油支管,在喷油主管的内弧侧面上以及喷油支管的侧壁上均分布有喷油孔,喷油支管位于喷油主管的下侧侧壁上,在喷油主管的一端设置有进油接嘴,其特征在于:喷油孔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却油管总成的喷油孔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气体为惰性气体,气体数据传感器用于检测惰性气体的浓度,阈值范围为浓度减少量的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却油管总成的喷油孔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气体为空气,气体数据传感器用于检测进入其内空气的压力,阈值范围为进入气体数据传感器内空气的压力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冷却油管总成的喷油孔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拾气靶和第二拾气靶上均设置有用于收集气体的集气孔,集气孔为圆形且其中心点位于相应喷油孔的轴线上,集气孔的中心点距喷油孔的距离在3mm~6mm内,同时集气孔半径为喷油孔半径的2~3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却油管总成的喷油孔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集气嘴的进口作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却油管总成的喷油孔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工作台并在工作台上固定设置弧形的定位台,定位台的顶面为用于与喷油主管底面贴合的定位面,在定位台的底面与工作台之间留有用于裸露喷油支管的工作间隙;在定位台上对应喷油支管的位置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与喷油支管的根部相匹配;在定位台的内弧面上分布有第一拾气靶,在工作台上位于定位孔与工作台之间垂直连线的侧方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二拾气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冷却油管总成的喷油孔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定位台的内圈上对应第一拾气靶的位置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与第一拾气靶的下端端部相匹配,第一拾气靶的底面与定位台的底面齐平,第一拾气靶的下端端部栓接在定位台上,从而便于快速对第一拾气靶进行固定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冷却油管总成的喷油孔测试方法,冷却油管总成包括弧形的喷油主管以及与喷油主管相连通的喷油支管,在喷油主管的内弧侧面上以及喷油支管的侧壁上均分布有喷油孔,喷油支管位于喷油主管的下侧侧壁上,在喷油主管的一端设置有进油接嘴,其特征在于:喷油孔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却油管总成的喷油孔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气体为惰性气体,气体数据传感器用于检测惰性气体的浓度,阈值范围为浓度减少量的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却油管总成的喷油孔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气体为空气,气体数据传感器用于检测进入其内空气的压力,阈值范围为进入气体数据传感器内空气的压力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冷却油管总成的喷油孔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拾气靶和第二拾气靶上均设置有用于收集气体的集气孔,集气孔为圆形且其中心点位于相应喷油孔的轴线上,集气孔的中心点距喷油孔的距离在3mm~6mm内,同时集气孔半径为喷油孔半径的2~3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彬,孙彦鹏,陈军燕,刘强,赵金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平和滤清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