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秀英专利>正文

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用喷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3381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3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用喷药装置,包括底座、推杆、混合筒、混合结构、搅拌结构、调节结构、喷药结构和万向轮;推杆设于底座顶部的一侧,混合筒设于底座顶部靠近述推杆的一侧,混合结构设于混合筒顶部,搅拌结构设于混合筒内部,调节结构设于底座顶部远离混合筒的一侧,喷药结构设于调节结构顶部,万向轮设于底座底部四角。本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不仅能便于自动添加病虫害防治的药物且能将药物与水之间混合均匀,还能自动调节装置喷药的高度与角度减轻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林业病虫害防治,具体是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用喷药装置


技术介绍

1、病虫害防治是为了减轻或防止病原微生物和害虫危害作物或人畜,而人为地采取某些手段,一般可以分为采用杀虫剂等化学物质进行的化学防治和利用光或射线等物理能或建造障壁的物理防治。其中,采用杀虫剂等化学物质进行的化学防治时,将杀虫剂和水进行配比,倒入到水箱中混合,然后将运输到林场附件,并通过喷药装置将农药抽取喷洒在周边树木上。

2、现有技术中的专利号为cn21812656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用喷药装置,包括推车主体和水箱,所述推车主体后上端另一侧安装有收卷结构,且输药管贯穿卷绕在收卷结构上,所述推车主体正端面一侧贯穿开设有连接孔,且连接孔一端面上下对称安装有两个清理机构,所述卷绕在收卷结构上的输药管一端贯穿连接孔和两个清理机构,并连接有喷头;通过收卷结构,将输药管与水泵分离,使用者抓住摇把转动,从而带动收卷筒旋转,对拉出的输药管进行收卷工作,相对省时省力,提高收卷效率,且输药管外表面与两个清理机构的多个刷毛接触摩擦,将表面沾染的泥土和碎叶进行清理,使其收卷的输药管相对干净,无需人工清理,进一步提高收卷效率。

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专利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4、(1)现有技术的装置不便于自动添加病虫害防治的药物,且不便于将药物与水之间进行混合,从而导致药液混合不均匀,而且不同植物有时需要喷洒的药物也不同,所以需要配比不同的药液进行更换使用,极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5、(2)现有技术的装置无搅拌结构,不具备自动混合功能,药物不容易与水混合,还需要人工将药剂混合好,增加了工作程序,影响工作效率,同时储存药物的水箱内的药液在静置后容易发生沉淀,使得药液浓度不均匀,若药液浓度较高则会对植物产生负面影响,若药液浓度较低则无法对害虫起到较好的灭杀效果,而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水箱会沾染农药残留,不易进行清洁,容易因药物残留而影响后续使用。

6、(3)现有技术的装置是通过人工携带喷药器,手持喷药装置进行喷药,喷洒时需要人工举着喷洒器,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所喷药物的高度有限,对于较高林业植株难以充分喷洒,需要频繁调节喷药结构,来对植物的高处及低处进行喷药,从而降低喷药效率,浪费大量的人力体力,增加林业人员的工作时间,且药物容易喷淋到工作人员身上,对操作人员造成危害,杀虫防虫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不仅能便于自动添加病虫害防治的药物且能将药物与水之间混合均匀,还能自动调节装置喷药的高度与角度减轻劳动强度。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用喷药装置,包括底座、推杆、混合筒、混合结构、搅拌结构、调节结构、喷药结构和万向轮;

3、所述推杆设于底座顶部的一侧,所述混合筒设于底座顶部靠近述推杆的一侧,所述混合结构设于混合筒顶部,所述搅拌结构设于混合筒内部,所述调节结构设于底座顶部远离混合筒的一侧,所述喷药结构设于调节结构顶部,所述万向轮设于底座底部四角;

4、调节结构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固定连接于底座顶部远离混合筒的一侧,所述安装框顶部活动连接有转盘,所述安装框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转盘底部,所述转盘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伸出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上转动连接有支撑轴,所述转动架前端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三,所述电机三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支撑轴。

5、进一步,所述混合结构包括排药管,所述排药管固定连接于混合筒顶部四角,所述排药管顶部固定连通有药液箱,所述排药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药液箱顶部连通有进药管,所述进药管上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混合筒顶部靠近推杆的一侧固定连通有进水管。

6、进一步,所述搅拌结构包括电机一,所述电机一固定连接于混合筒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电机一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混合筒内壁的顶部和底部,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搅拌杆,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靠近混合筒内壁的一侧设有清洁垫。

7、进一步,所述喷药结构包括水泵,所述水泵固定连接于混合筒与安装框之间的底座顶部,所述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连通于混合筒内部的底部,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出水软管,所述出水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管,所述支撑管固定连接于支撑轴,所述支撑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头。

8、本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9、(1)本技术上设置了混合结构,通过开启对应药液箱的电磁阀,可以使药液箱内的药物沿对应的进药管落入混合筒内部,之后通过进水管进水与药物混合,进而可控制喷洒药物的种类,方便了根据植物的种类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喷洒,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10、(2)本技术上设置了搅拌结构,通过电机一带动搅拌杆进行旋转,从而带动药物和水进行混合搅拌并使药液混合均匀,能够使药物与溶剂混合均匀,不易发生沉淀的现象,通过电机一带动横杆转动,进而可以带动固定板一侧的清洁垫对混合筒内壁进行清洁,避免药物残留,方便加入其它的药物,提高了对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效果;

11、(3)本技术上设置了调节结构和喷药结构,通过电机二带动转盘旋转,通过电机三带动支撑轴在转动架上旋转,进而带动支撑管和喷头在转动架上摇摆,从而调整对树木喷药的角度,通过电动伸缩杆可以调整药液喷撒的高度位置,从而实现多方位喷洒,并且能够在喷淋时避免药物喷涂到林业人员身上,使得树木喷药过程更加的充分,从而更好的实现对树木的喷药,提高喷药的效率,减少林业人员的工作时间,提高林业人员和喷药装置的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用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推杆(2)、混合筒(3)、混合结构(4)、搅拌结构(5)、调节结构(6)、喷药结构(7)和万向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用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结构(4)包括排药管(41),所述排药管(41)固定连接于混合筒(3)顶部四角,所述排药管(41)顶部固定连通有药液箱(42),所述排药管(41)上设有电磁阀(43),所述药液箱(42)顶部连通有进药管(44),所述进药管(44)上螺纹连接有密封盖(45),所述混合筒(3)顶部靠近推杆(2)的一侧固定连通有进水管(4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用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结构(5)包括电机一(51),所述电机一(51)固定连接于混合筒(3)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电机一(5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52),所述转轴(52)转动连接于混合筒(3)内壁的顶部和底部,所述转轴(52)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搅拌杆(53),所述转轴(52)上固定连接有横杆(54),所述横杆(54)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5),所述固定板(55)靠近混合筒(3)内壁的一侧设有清洁垫(5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用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药结构(7)包括水泵(71),所述水泵(71)固定连接于混合筒(3)与安装框(61)之间的底座(1)顶部,所述水泵(71)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抽水管(72),所述抽水管(72)连通于混合筒(3)内部的底部,所述水泵(7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出水软管(73),所述出水软管(7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管(74),所述支撑管(74)固定连接于支撑轴(66),所述支撑管(7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头(7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用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推杆(2)、混合筒(3)、混合结构(4)、搅拌结构(5)、调节结构(6)、喷药结构(7)和万向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用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结构(4)包括排药管(41),所述排药管(41)固定连接于混合筒(3)顶部四角,所述排药管(41)顶部固定连通有药液箱(42),所述排药管(41)上设有电磁阀(43),所述药液箱(42)顶部连通有进药管(44),所述进药管(44)上螺纹连接有密封盖(45),所述混合筒(3)顶部靠近推杆(2)的一侧固定连通有进水管(4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用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结构(5)包括电机一(51),所述电机一(51)固定连接于混合筒(3)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电机一(51)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秀英
申请(专利权)人:胡秀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