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低碳氮比废水同步脱氮除磷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33746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低碳氮比废水同步脱氮除磷的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微藻和细菌天然的共生作用,微藻利用细菌释放的CO<subgt;2</subgt;,细菌利用微藻释放的O<subgt;2</subgt;,实现气体交换。此外,微藻在生长过程中释放到周围环境中的高分子聚合物能被细菌分解成更小的分子,成为藻类可用的底物。微藻和细菌分泌的胞外聚合物电荷中和会导致生物量聚集,这将有利于菌藻生物量的收获,且微藻生长产生的碱可以被细菌释放的二氧化碳中和,从而稳定整个体系的pH值。可见,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利用了低碳氮比废水中的氮磷培养微藻,避开传统硝化反硝化的单一线性经济模式,将污染物资源化向循环经济靠拢,从而实现低成本微藻培养和污水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低碳氮比废水同步脱氮除磷的方法


技术介绍

1、由于低碳氮比废水中有机碳含量较低,不易被反硝化细菌所利用,故传统脱氮处理工艺效果不甚理想,废水中总氮的深度去除依赖于外部碳源的投加,处理成本高昂。碳源“投不起”成为污水处理厂普遍面临的瓶颈问题。此外,富磷污泥的处理也大大增加了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故而,亟待一种经济高效的脱氮除磷工艺来处理低碳氮比废水。

2、然而对于藻类来说,含有大量氮磷的低碳氮比废水是其良好的培养基,藻类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同化废水中的氮磷。通过藻类来处理低碳氮比废水是一种双赢的策略,不仅能够增加藻生物量从而产生以藻类为基础的清洁能源,也节省了大量投入处理低碳氮比废水的人力物力,实现废水清洁化、资源化。

3、但是,单一的微藻体系光合作用效率低,生长量和脱氮效率缓慢。通过引入共生菌,并通过优化菌藻初始比例,加快微生物启动速率。利用细菌与微藻天然的共生关系,实现菌藻间的气体物质交换,刺激微藻生物量与活性增长,最终实现微藻培养以及废水中氮磷的高效同化去除。

<br/>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株绿球藻(Cladophora aegagrophila),其特征在于,所述绿球藻(Cladophoraaegagrophila)已于2024年04月0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41189,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2.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绿球藻(Cladophora aegagrophila)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为市政废水或稀土尾矿废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为废水脱氮除磷。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绿球藻(cladophora aegagrophila),其特征在于,所述绿球藻(cladophoraaegagrophila)已于2024年04月0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41189,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2.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绿球藻(cladophora aegagrophila)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为市政废水或稀土尾矿废水。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丹刘卓超余永涛张宇航谢恒闫汝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