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流体泵领域,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泵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各种芯片性能的不断提升,相应功耗快速增长,而在芯片所消耗的功 率中,热耗损占据了绝大部分。热耗损功率的不断攀升将增加芯片失效的可能性。因此,如 果没有有效的热管理手段,必将导致芯片的可靠性降低、寿命縮短,严重者还会引起芯片失 效甚至烧毁。为了应对芯片热耗损功率增长的问题,防止芯片过热,研究人员开发出了大量 的芯片散热技术,包括热管结合风冷、液冷、浸没蒸发冷却、喷射冷却、热电制冷、蒸汽压縮 制冷等,其中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刘静等于2002年提出的液态金属芯片散热技 术(可参见中国专利《一种芯片散热用散热装置》,专利号02257291.0)引起了国内外的广 泛关注,该技术具有功耗低、无噪音、性能优异等优点,已成为芯片散热领域极具发展前景 的先进技术之一。该技术的重点在于是实现对液态金属的驱动。液态金属是一种可导电的 高密度流体,在核电及电解铝工业中均采用大型耐高温直流电磁泵进行驱动,而应用于芯 片散热涉及的是常温下使用的小型电磁泵。刘静提出的液态金属散热系统(可参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驱动导电流体的电磁泵,包括泵体、引管和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具有通孔,该通孔作为导电液体的流道,所述流道包括置于磁场内的作用段;所述泵体一次成型并在成型时与所述引管形成一体,所述引管与所述流道两端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用于驱动导电流体的电磁泵,包括泵体、引管和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具有通孔,该通孔作为导电液体的流道,所述流道包括置于磁场内的作用段;所述泵体一次成型并在成型时与所述引管形成一体,所述引管与所述流道两端连通。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驱动导电流体的电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作用段 为扁平状,所述流道还包括位于所述作用段和引管之间的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截面形状 由作用段截面形状平滑地过渡到引管的截面形状。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驱动导电流体的电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场由磁体 和导磁部件提供,所述磁体的两极嵌入所述泵体内形成扁平状的磁隙;所述流道的作用段 置于所述磁隙内。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驱动导电流体的电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由电极 片和引线组成,所述电极片完全包裹在所述泵体内部,正负两极的电极片分别伸入所述流 道作用段的两侧;所述引线一端与电极片连接,另一端从泵体内部引出以连接供电电路。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驱动导电流体的电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作用段 为扁长方体形,长为5毫米-20毫米,宽为5毫米-20毫米,厚度为500纳米-10毫米。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驱动导电流体的电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纵剖 面的外轮廓线为直线或弧线。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驱动导电流体的电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隙的厚度 为600纳米-20毫米。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驱动导电流体的电磁泵,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泵体的 浇注材料为透明材料。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驱动导电流体的电磁泵,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泵体的 浇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刘静,周一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