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酯共聚物、压敏胶黏剂、压敏胶带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33431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压敏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丙烯酸酯共聚物、压敏胶黏剂、压敏胶带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丙烯酸酯共聚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单体原料:80~96份的软单体,2~6份的可交联单体,1~7份的硬单体,1~7份的特殊单体,其中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具有700000~1500000克/摩尔的重均分子量,Tg在‑70℃~‑3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中加入的特殊大分子单体具有良好的界面粘结力与润湿性,尤其是在高温状态下,其粘结效果依然优异;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丙烯酸酯共聚物分子量在700000克/摩尔以上,主链通过含有至少两种可固化基团,经少量交联剂交联后可获得致密的网络互穿结构,此时在筛选添加合适的增粘树脂,使得胶黏剂在具有良好的初粘效果的基础上,提高了粘着力、内聚力,因此容易得到较好的粘接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压敏胶带在初期具有良好的初粘以及高的粘结力,且在长期的湿热环境使用中依然不残胶、贴附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压敏胶,具体涉及一种丙烯酸酯共聚物、压敏胶黏剂、压敏胶带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电子消费品尤其是手机、平板电脑等,越来越趋向于薄型化、轻量化,现有的胶粘带为了有足够的粘结力,厚度普遍偏高。这与手机的薄型化、轻量化相驳。因此需要一款超薄胶带来满足粘结需求。

2、为了在胶厚变薄的情况下维持甚至要提升粘结力,现有技术中会加入大量的增粘树脂。但是加入大量的增粘树脂后会导致胶体偏硬,初粘下降,贴合材料时容易造成翘曲或粘附性不佳;而若追求初粘,将胶体做软或加入软化点较低的增粘树脂则胶体内聚偏差,贴合材料后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耐久性不佳,且不易返工,容易出现残胶。

3、因此,对上述薄型胶粘带要求其不仅具有较高的粘着力性能,还要拥有良好的初粘以及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使用的耐久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丙烯酸酯共聚物、压敏胶黏剂、压敏胶带及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丙烯酸酯共聚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单体原料:...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丙烯酸酯共聚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单体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酯共聚物,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酯共聚物,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酯共聚物,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酯共聚物,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丙烯酸酯共聚物,其特征在于,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8.一种压敏胶黏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9.一种压敏胶带的制备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烯酸酯共聚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单体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酯共聚物,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酯共聚物,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酯共聚物,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酯共聚物,其特征在于,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峰刘少锋龙冲
申请(专利权)人:新纶光电材料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