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盖结构及电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3340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30
本技术提供一种顶盖结构及电芯,该顶盖结构具体包括顶盖片、端子压块、极柱、上塑胶以及密封胶;顶盖片具有第一通孔;端子压块位于顶盖片的一侧,端子压块的一端设置有灌胶槽;极柱位于顶盖片远离端子压块的一侧,极柱穿过第一通孔与端子压块连接;上塑胶位于顶盖片和端子压块之间,上塑胶包括本体和位于本体一端的凸出部;本体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在上塑胶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通孔内;凸出部与灌胶槽组合为灌胶口;本体上还设置有第一流胶槽,第一流胶槽用于连通灌胶口和第二通孔;密封胶覆盖灌胶口的底部区域、第一流胶槽所在区域以及第二通孔内除极柱所在位置之外的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涉及一种顶盖结构及电芯


技术介绍

1、在相关技术中,顶盖结构的极柱密封主要依靠氟橡胶密封圈,但是在生产和长期使用过程中,氟橡胶存在开裂、破损或者老化,导致密封性下降、漏液的情况发生;而且对于一些安装方向有区分的顶盖,未设置防呆易导致密封圈装反,也会导致后续电芯制作过程中漏液。另外,电芯含氟达不到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顶盖结构及电芯,可以改善采用氟橡胶密封圈密封的密封效果差,容易漏液以及无法满足环保要求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顶盖结构,包括顶盖片、端子压块、极柱、上塑胶以及密封胶;所述顶盖片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端子压块位于所述顶盖片的一侧,所述端子压块的一端设置有灌胶槽;所述极柱位于所述顶盖片远离所述端子压块的一侧,所述极柱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端子压块连接;所述上塑胶位于所述顶盖片和所述端子压块之间,所述上塑胶包括本体和位于所述本体一端的凸出部;所述本体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上塑胶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凸出部与所述灌胶槽组合为灌胶口;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第一流胶槽,所述第一流胶槽用于连通所述灌胶口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密封胶覆盖所述灌胶口的底部区域、所述第一流胶槽所在区域以及所述第二通孔内除所述极柱所在位置之外的区域。

3、在一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顶盖片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凸出部的厚度大于所述本体的厚度。

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端子压块上还设置有第二流胶槽,所述第二流胶槽与所述灌胶槽连通,所述第二流胶槽的开口方向面向所述上塑胶,所述第二流胶槽在所述上塑胶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流胶槽所在区域重合。

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胶槽为贯穿所述本体的通槽。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胶槽的底面为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靠近所述灌胶口的一端高于所述第一斜面靠近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

7、在一实施例中,在平行于所述顶盖片所在平面的截面上,所述灌胶口的宽度大于或等于3毫米且小于或等于8毫米。

8、在一实施例中,在平行于所述顶盖片所在平面的截面上,所述灌胶口的形状为圆形或方形。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胶的原材料为uv胶或环氧树脂。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顶盖结构还包括连接片以及套设于所述极柱上的下塑胶,所述连接片与所述极柱远离所述顶盖片的一端焊接,所述下塑胶位于所述连接片和所述顶盖片之间。

11、第二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芯,包括铝壳、芯包以及上述的顶盖结构,所述芯包设置于所述铝壳内,所述顶盖结构扣设于所述铝壳上。

12、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13、本技术提供的顶盖结构具体包括顶盖片、端子压块、极柱、上塑胶以及密封胶;顶盖片具有第一通孔;端子压块位于顶盖片的一侧,端子压块的一端设置有灌胶槽;极柱位于顶盖片远离端子压块的一侧,极柱穿过第一通孔与端子压块连接;上塑胶位于顶盖片和端子压块之间,上塑胶包括本体和位于本体一端的凸出部;本体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在上塑胶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通孔内;凸出部与灌胶槽组合为灌胶口;本体上还设置有第一流胶槽,第一流胶槽用于连通灌胶口和第二通孔;密封胶覆盖灌胶口的底部区域、第一流胶槽所在区域以及第二通孔内除极柱所在位置之外的区域,由此通过设置灌胶口和第一流胶槽,使得密封胶可以从灌胶口注入,顺着第一流胶槽流入极柱与顶盖片之间的间隙,密封胶凝固后即可达到密封的效果;通过密封胶取代氟橡胶密封圈,极大的加强了极柱与顶盖片之间的密封性,密封效果更好,不仅可以避免漏液,还可以避免密封圈装反的情况发生,满足环保的要求;其中,上塑胶上的凸出部与端子压块上的灌胶槽组合形成灌胶口,可以减少占用的端子压块的外露面积,以供模组端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顶盖片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凸出部的厚度大于所述本体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压块上还设置有第二流胶槽,所述第二流胶槽与所述灌胶槽连通,所述第二流胶槽的开口方向面向所述上塑胶,所述第二流胶槽在所述上塑胶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流胶槽所在区域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胶槽为贯穿所述本体的通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胶槽的底面为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靠近所述灌胶口的一端高于所述第一斜面靠近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所述顶盖片所在平面的截面上,所述灌胶口的宽度大于或等于3毫米且小于或等于8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所述顶盖片所在平面的截面上,所述灌胶口的形状为圆形或方形。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的原材料为UV胶或环氧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结构还包括连接片以及套设于所述极柱上的下塑胶,所述连接片与所述极柱远离所述顶盖片的一端焊接,所述下塑胶位于所述连接片和所述顶盖片之间。

10.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壳、芯包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顶盖结构,所述芯包设置于所述铝壳内,所述顶盖结构扣设于所述铝壳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顶盖片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凸出部的厚度大于所述本体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压块上还设置有第二流胶槽,所述第二流胶槽与所述灌胶槽连通,所述第二流胶槽的开口方向面向所述上塑胶,所述第二流胶槽在所述上塑胶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流胶槽所在区域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胶槽为贯穿所述本体的通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胶槽的底面为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靠近所述灌胶口的一端高于所述第一斜面靠近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顶盖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兵舒宽金段栋刘子文何巍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亿纬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