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具体涉及电池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1、电池广泛应用在储能系统、交通工具以及消费电子等领域。电池的极耳和电池的电极需要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
2、相关技术中,电池的极耳和电池的电极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及用电设备,可以改善壳体和极耳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不足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连接件和封装部,所述连接件具有电极引出部和极耳连接部,所述电极引出部用于连接所述电池的电极,所述极耳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电池的极耳;
3、其中,所述封装部的至少部分结构设置于所述电极引出部和所述极耳连接部的连接处,和/或所述封装部的至少部分结构设置于所述电极引出部与所述电池的电极的连接处。
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的电极包括电池壳体或电池极柱。
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极连接件和极耳连接件,所述电极连接件具有所述电极引出部,所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和封装部,所述连接件具有电极引出部和极耳连接部,所述电极引出部用于连接所述电池的电极,所述极耳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电池的极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电极包括电池壳体或电池极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极连接件和极耳连接件,所述电极连接件具有所述电极引出部,所述极耳连接件具有极耳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连接件与所述电池的电极的连接处设有所述封装部;和/或,
5.根据权利要求3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和封装部,所述连接件具有电极引出部和极耳连接部,所述电极引出部用于连接所述电池的电极,所述极耳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电池的极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电极包括电池壳体或电池极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极连接件和极耳连接件,所述电极连接件具有所述电极引出部,所述极耳连接件具有极耳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连接件与所述电池的电极的连接处设有所述封装部;和/或,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壳体,所述电极连接件与所述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所述封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部延伸至所述壳体的侧壁面处并与所述壳体的侧壁面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连接件与所述壳体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壳体的径向,所述极耳连接件的长度为l1,所述壳体的直径为l2,其中,l1与l2的比值在0.01到0.99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壳体的径向,所述极耳连接件和所述壳体之间的间距为l3,其中,l1+2l3≤l2。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所述电极连接件和所述壳体的固定连接部位的高度为l6,所述电极连接件和所述壳体的接触部位的高度为l7,0<l6≤l7≤15mm。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壳体的径向或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所述电极连接件与所述极耳连接件的固定连接部位的长度,小于所述电极连接件与所述极耳连接件的接触部位的长度。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壳体的径向,所述电极连接件与所述极耳连接件的固定连接部位的长度为l8,l8和l1的比值在0.05到0.5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连接件的厚度在0.05mm到2mm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连接件的厚度都在0.05mm到2mm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厚度在0.2mm到1mm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连接件和电极连接件中的至少一个的硬度在hv 50到hv 120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连接件和所述电极连接件中的至少一个的抗拉强度大于180mpa。
1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连接件和所述电极连接件中的至少一个的阻抗小于2mω。
1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硬度在hv 80到hv 200之间;和/或,所述壳体的抗拉强度在240mpa到600mpa之间;和/或,所述壳体的阻抗小于2mω。
2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连接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极耳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二侧面处。
2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连接件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极耳连接件,所述电极连接件的第二端凸出于所述极耳连接件,所述电极连接件的第二端和所述极耳连接件之间,和/或所述电极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极耳连接件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所述封装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电极连接件叠设于所述极耳连接件的一侧。
2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连接件的数量的至少两个,沿着所述壳体的径向,至少存在两个不同的所述电极连接件与所述极耳连接件的接触部位的长度不同。
2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壳体,所述第一连接段的第二端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第一端向远离所述极耳连接件的方向凸出或者弯折;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的连接处设有所述封装部;或,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连接段处设有所述封装部;或,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连接段处设有所述封装部;或,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所述封装部。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背离所述壳体的内底壁的一侧。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连接件还包括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三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段和所述第一连接段的连接处设有所述封装部;或,所述第三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的连接处设有所述封装部;或,至少部分所述第三连接段处设有所述封装部。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壳体的径向,所述极耳连接件的长度为l1,所述壳体的直径为l2,其中,l1与l2的比值在0.1到0.95之间。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壳体的径向,所述极耳连接件的端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之间的距离为l10,其中,
31.根据权利要求5至30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连接件包括第一极耳连接件和第二极耳连接件,所述第一极耳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极耳连接件的端部,所述第二极耳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极耳,所述电极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极耳连接件背离所述第二极耳连接件的一侧。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连接件和所述壳体间隔设置。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极耳连接件的背离所述电极连接件的表面的延长面与所述壳体的侧壁面的相交线为第三相交线,所述电极连接件朝向所述第二极耳连接件的端面与所述壳体的侧壁面的相交线为第四相交线,所述第三相交线和所述第四相交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0.12mm。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所述电极连接件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极耳连接件的高度,其中,
35.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荣伟,陈泮东,李仁冰,燕波,何巍,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亿纬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