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泄同轴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2702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漏泄同轴电缆,包括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以及外护套,内导体和外导体处于同心圆位置上,所述内导体采用铜材管结构,其铜管壁厚δ与工作频率F之比δ/F=0.15μm/MHz;在铜管状的内导体芯部置于填充体。所述填充体为纤维编织绳。该漏泄同轴电缆,结构合理,性价比高,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电缆成本,并保持优良的传输性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移动通信基站用同轴电缆,尤其涉及射频漏泄同轴电缆结构的改 进。
技术介绍
移动通信已成为当今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我国移动通信事业将出现一个突飞猛 进的发展时期。而作为通信发射设备与发射天线之间的连接馈线、跳线、附件以及其它为移 动通信系统配套的各种射频电缆的需求量也相应地急剧增加。据资料显示,现在我国每年 要新增基站几千个,年需求射频同轴电缆达五万公里以上;今后几年每年射频同轴电缆的 需求量将超过六万公里。可见移动通信的高速发展将带来射频同轴电缆需求的增加,这也 为移动通信用射频同轴电缆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射频同轴电缆主要包括内导体、绝缘体、外导体以及护套层组成。其外导体大都由 铜带切边、成型,形成管状,再经氩弧焊焊管定径,形成所需求直径的铜管;绝缘层大都采用 物理发泡绝缘层,该绝缘层置于管状的外导体内,在绝缘层中心位置又穿有内导体;外导体 与内导体处于同心圆位置上。内导体采用实心铜线,或在铝芯材上包裹铜管材,其厚度大都 均较为厚,以7/8射频同轴电缆为例,铜管管壁厚度为0. 57mm。这种铜管结构的内导体虽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铜材的消耗,但由于并未考虑其厚度与其工作频率的关联性,因而其 铜材利用率并不理想。然而对于移动通信领域来说,射频同轴电缆的工作频率均在100MHz 以上,由于趋肤效应的存在,电流均集中在导体表面流过,而非均勻分布于整个导体的截面 积中,其芯部材料对电流的传输并不发挥作用,而且工作频率越高,趋肤效用越显著。随着铜材使用量和使用范围的增大,铜资源紧缺,铜价格不断上涨,造成电缆成本 的大幅提升,因此应当在保证电缆传输性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电缆成本,以获得最 为理想的性能价格比。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 一种不仅能有效保证电缆的传输性能,而且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电缆铜材料的消耗,具有理 想性价比的漏泄同轴电缆。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漏泄同轴电缆,包括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 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以及外护套,内导体和外导体处于同心圆位置上,所述内导体采用 铜材管结构,其铜管壁厚S与工作频率F之比S/F = 0. 15i!m/MHZ;在铜管状的内导体芯 部置于填充体。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内导体采用铜管结构,且其铜管壁厚与电缆的工作频率之 比控制在0. 15 ym/MHz,使得内导体铜管的壁厚与电缆的工作频率直接相关,工作频率越 高,则可采用相对较薄的内导体铜管管壁厚度,而工作频率相对较低,则选用较厚的内导体 铜管管壁厚度。由于趋肤效应的作用,在移动通信基站用射频同轴电缆的工作频率范围一般均在100MHz以上,如在100 800MHz,采用与工作频率相关的内导体铜管壁厚,就可以最 大限度地发挥铜导体的效益,使得在保证电缆良好的传输性能前提下,耗用最少的铜资源, 该结构的射频用同轴电缆具有最为理想的情能价格比;从而有效地控制了铜价格上涨所带 来的电缆成本增加问题。电缆用铜量的减少,使电缆重量变轻,也给电缆的敷设和运输带来 了方便。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导体由铜包铝线或铜包钢线交叉编织而 成。外导体采用铜包铝线或铜包钢线,既可保证了电缆的电性能,也增强了电缆抗拉等机械强度。本技术的又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填充体为纤维编织绳。所述填充体为铝 材线。在内导体芯部置有填充体,铜管内增加填充体,不仅保留原厚度内导体同轴电缆电性 能,而且使其铜管截面形状能稳定地保持圆整而不变形,也增加电缆的机械强度。本技术又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导体的螺旋形皱纹铜管的螺旋节距为t =2 12mm,螺旋峰谷高度差h = 1. 5 5. 5mm。采用合理的螺旋节距和峰谷高度差,即可 以使电缆施工中能自如地弯曲,便于敷设,又合理地减少因节距和峰谷高度差所带来的金 属材料耗用量变大的问题。本技术还有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绝缘层从内向外依次为实心内皮层,发 泡绝缘层以及外皮层的三层结构。实心内皮层增加了绝缘层与内导体的粘附力,提高绝缘 层的气密性,防潮性。发泡层合理的发泡度,大大降低了介电常数,实心外皮层增强了绝缘 层的强度,提高了绝缘层的防潮性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漏泄同轴电缆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漏泄同轴电缆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护套,2-外导体,3-绝缘层,4-内导体,5-填充体。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所示的漏泄同轴电缆,该同轴电缆从外向里依次为外护套1、外导体2、绝缘 层3、内导体4以及填充体5。外护套1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外导体2为螺旋形 皱纹铜管或者轧纹成环形皱纹铜管;绝缘层3采用三层结构,从内向外依次为绝缘聚乙烯 实心内皮层,中层为发泡绝缘层,该发泡绝缘层为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层或化学发泡绝缘 层,该发泡层的发泡度控制在75 85%之间。外层为绝缘聚乙烯实心外皮层;内导体4为 薄铜带通过氩弧焊焊接而成的光滑铜管;填充体5则采用铝线并充满内导体4的铜管管芯 位置。内导体的铜管壁厚S应当与其工作频率F直接关联,因而铜管壁厚8与工作频率F 之比S/F = 0. 15iim/MHz,且工作频率F越高,其铜管壁厚5则应越薄,例如当工作频率F =800MHz时,其铜管壁厚8 = 120u m ;工作频率F = 1000MHz时,铜管壁厚8 = 150 u m。 螺旋管的节距t以及螺纹峰谷高度差h则应与外导体的直径大小相关,当外导体2采用螺 旋形皱纹铜管结构时,其螺旋节距t = 2 12mm,螺纹峰谷高度差h = 1. 5 5. 5mm。图2示出了另一种结构的漏泄同轴电缆,除外导体2和填充体5结构不同外,其他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其外导体2采用铜包铝线或者铜包钢线交叉编织而成;填充体5则采 用纤维编织绳。 上述仅举出了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 从本专利的公开内容直接联想到的改进或变换,或者从现有技术常用手段替代,具有相同 的功能和技术效果,均属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漏泄同轴电缆,包括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导体(4)、绝缘层(3)、外导体(2)以及外护套(1),内导体(4)和外导体(2)处于同心圆位置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4)采用铜材管结构,其铜管壁厚δ与工作频率F之比δ/F=0.15μm/MHz;在铜管状的内导体(4)芯部置于填充体(5)。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漏泄同轴电缆,包括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导体(4)、绝缘层(3)、外导体(2)以及外护套(1),内导体(4)和外导体(2)处于同心圆位置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4)采用铜材管结构,其铜管壁厚δ与工作频率F之比δ/F=0.15μm/MHz;在铜管状的内导体(4)芯部置于填充体(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2)由铜包铝线或 铜包钢线交叉编织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2)为螺旋形皱纹 铜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泄同轴电缆,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纯吴荣美陈子洪陈彩云徐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