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电器四工位隔离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1890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电器四工位隔离开关,涉及组合电器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右端口、下端口、上端口及侧端口;其中,右端口安装有第一静触头,下端口安装有第二静触头,上端口有安装隔离动触座,侧端口为传动输入端并安装有传动盖板,传动盖板上安装有外传动轴;隔离动触座上装有第一动触头、第二动触头,第一动触头、第二动触头的末端分别安装有第一齿条、第二齿条;隔离动触座内还安装有齿轮轴,齿轮轴外部安装有齿轮,齿轮轴的一端连接有绝缘杆,绝缘杆的另一端与外传动轴连接,当外传动轴发生轴向位移能够同步带动齿轮移动,并使齿轮与第一齿条或第二齿条啮合。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整体施工进度,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组合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电器四工位隔离开关


技术介绍

1、电力设备安装及检修时,工期、质量、成本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关注的重点指标。一些变电站在设计时,结合变电站附近情况会考虑组合电器采用电缆出线形式,以节省占地面积。

2、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电缆和组合电器耐压方法不同,需两者断开电气连接分别进行耐压试验。传统的操作方法需要至少三次打开气室,进行电缆连接导体的安装与拆解,以实现两者的独立耐压试验。这一过程中,每次开闭气室都需要进行抽真空、充气等操作,不仅工作量巨大,还涉及到多个操作步骤的协调配合。

3、专利技术人发现,目前在实施上述操作过程中至少存在如下缺陷:由于需要反复打开气室,因此会导致试验周期延长,不仅影响了整体施工进度,还增加了施工成本及用料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组合电器四工位隔离开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需要反复打开气室,因此会导致试验周期延长,不仅影响了整体施工进度,还增加了施工成本及用料成本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电器四工位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有右端口、下端口、上端口及侧端口;其中,右端口安装有第一静触头(2),下端口安装有第二静触头(3),上端口安装有隔离动触座(4),侧端口为传动输入端并安装有传动盖板(11),传动盖板(11)上安装有外传动轴(12);隔离动触座(4)上装有第一动触头(5)、第二动触头(6),第一动触头(5)、第二动触头(6)的末端分别安装有第一齿条(13)、第二齿条(14);隔离动触座(4)内还安装有齿轮轴(7),齿轮轴(7)外部安装有齿轮(8),齿轮轴(7)的一端连接有绝缘杆(10),绝缘杆(10)的另一端与外传动轴(1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电器四工位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有右端口、下端口、上端口及侧端口;其中,右端口安装有第一静触头(2),下端口安装有第二静触头(3),上端口安装有隔离动触座(4),侧端口为传动输入端并安装有传动盖板(11),传动盖板(11)上安装有外传动轴(12);隔离动触座(4)上装有第一动触头(5)、第二动触头(6),第一动触头(5)、第二动触头(6)的末端分别安装有第一齿条(13)、第二齿条(14);隔离动触座(4)内还安装有齿轮轴(7),齿轮轴(7)外部安装有齿轮(8),齿轮轴(7)的一端连接有绝缘杆(10),绝缘杆(10)的另一端与外传动轴(12)连接,当外传动轴(12)发生轴向位移能够同步带动齿轮(8)移动,并使齿轮(8)与第一齿条(13)或第二齿条(14)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电器四工位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绝缘杆(10)上用来与齿轮轴(7)连接的一端设有内腔,内腔与齿轮轴(7)键连接,齿轮(8)与齿轮轴(7)滑键连接;隔离动触座内还安装有换位拨叉(9),换位拨叉(9)的一端卡合在齿轮(8)的轴向两侧,换位拨叉的另一端卡合在绝缘杆(10)外周的一个环形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电器四工位隔离开关,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亮刘永尚玉祺赵兴凯李伟孙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开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