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压缩机减振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1890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19
本技术公开的是压缩机技术领域的空调压缩机减振安装结构,包括压缩机安装耳、减振件、底板和将所述压缩机安装耳、减振件和底板相连的螺栓和螺母,所述减振件包括减振主体和减振盖体,所述减振盖体下端具有与压缩机安装耳上表面接触的第一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上设置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中部竖直贯通设置第一空腔,所述减振主体上端具有与压缩机安装耳下底面接触的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二配合面上设置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中部竖直贯通设置第二空腔,第二空腔上端完全容纳所述第一限位凸起,或者第一空腔下端完全容纳第二限位凸起。本技术提高了减振件的拆装效率、减振效果和使用寿命,并降低了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压缩机减振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空调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生活电器。对于空调结构中的压缩机在运转过程中,内部转子高速转动时将引发压缩机振动,振动沿着压缩机与空调壳体的连接结构传递至空调上,继而产生振动噪声。

2、如图5所示,在相关现有技术中,采用一体式减振垫,为了避免螺栓5直接与压缩机安装耳3接触,一体式减振垫9设计为上端细小,下端粗大,上端呈喇叭形,上端和下端连接位置设置环形槽8,安装方式是将一体式减振垫9上端用力旋入压缩机安装耳3的安装孔31内,直至安装孔31与一体式减振垫9上端环形槽8配合,实现螺栓5和压缩机安装耳3的隔离,再通过螺母1与螺栓5配合连接,实现减振结构的固定。但这种一体式减振垫上端在安装过程中,安装难度较大,并且安装孔孔周存在一定毛刺,在旋入过程中易损伤减振垫,从而降低减振垫使用寿命,且一体式减振垫随着压缩机使用时间的增加,橡胶材质的减振垫会发生疲劳变形,导致其无法与压缩机底板紧密贴合,从而导致压缩机松动,使得减振效果大打折扣。此外,一体式减振垫的更换难度也较大,售后会面临较大的维护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减振安装结构的安装和维护难度较大,且易损伤减振垫,造成减振垫寿命降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压缩机减振安装结构。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空调压缩机减振安装结构,包括压缩机安装耳、减振件、底板和将所述压缩机安装耳、减振件和底板相连的螺栓和螺母,所述减振件包括减振主体和减振盖体,所述减振盖体上端与螺母接触,所述减振盖体下端具有与压缩机安装耳上表面接触的第一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上设置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中部竖直贯通设置第一空腔,所述减振主体上端具有与压缩机安装耳下底面接触的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二配合面上设置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中部竖直贯通设置第二空腔,所述减振主体下端与底板接触,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空腔上端采用可拆卸的卡合结构进行配合,或者第二限位凸起与第一空腔下端采用可拆卸的卡合结构进行配合,所述螺栓由下往上依次穿过底板、减振主体的第二空腔和减振盖体的第一空腔,最后与螺母连接。

4、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二空腔由上往下依次包括第一段腔和第二段腔,所述第一段腔内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段腔,所述第一段腔完全容纳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二段腔与螺栓配合。

5、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段腔和第二段腔之间还设置有第三段腔,第三段腔为连接第一段腔和第二段腔的锥形腔,所述减振主体的第三段腔的坡状内壁与螺栓外周侧形成一个环形空腔。

6、进一步的是,所述减振主体下端外周侧尺寸大于顶端外周侧尺寸,在所述减振主体外周侧设置连接减振主体上端和下端的加强斜坡。

7、进一步的是,所述减振主体由配合段和支撑段组成,所述配合段底部设置第三空腔,所述支撑段上端设置第三限位凸起,第三空腔套接在第三限位凸起外,所述第三限位凸起的顶面与第三空腔内部的台阶面相接触。

8、进一步的是,所述螺栓包括螺纹段、平滑段和螺栓头,所述螺栓同时穿设于减振盖体、减振主体配合段、减振主体支撑段和底板,所述平滑段位于所述螺纹段轴向下侧,所述减振件套设于所述平滑段,所述螺栓头位于所述平滑段轴向下侧,所述螺栓头与底板下底面相接触,所述螺母安装在螺纹段,所述螺母在旋紧过程中对所述减振盖体施加预紧力。

9、进一步的是,所述螺栓头通过焊接与底板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是,所述减振盖体和减振主体材质为橡胶材质。

11、本方案减振件安装和拆卸方便,也不会损伤减振件,其中一种实施例的安装步骤是将减振主体的第二限位凸起插入所述压缩机安装耳的安装孔中,将减振盖体的第一限位凸起插入所述减振主体的第二空腔的第一段腔,依次将螺栓从底板穿入,穿设进减振主体的第二空腔和减振盖体的第一空腔,最后旋紧螺母,对减振盖体施加预紧力。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本方案将减振件分体设置,使得减振件安装和拆卸方便,也不会损伤减振件,有效提高拆装效率、减振效果和使用寿命。此外,所述减振件与螺栓外周侧形成一个环形空腔,增大了减振件的弹性可变形空间,进而提升了减振件对振动能量的衰减能力,减少了因压缩机所导致的空调器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噪声,另外将螺栓的螺栓头与底板焊接固定,使螺栓与底板为一整体,避免因压缩机突然启动,瞬时冲击损坏压缩机的气管等内部元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空调压缩机减振安装结构,包括压缩机安装耳(3)、减振件、底板(6)和将所述压缩机安装耳(3)、减振件和底板(6)相连的螺栓(5)和螺母(1),其特征是:所述减振件包括减振主体(4)和减振盖体(2),所述减振盖体(2)上端与螺母(1)接触,所述减振盖体(2)下端具有与压缩机安装耳(3)上表面接触的第一配合面(23),所述第一配合面(23)上设置第一限位凸起(22),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2)中部竖直贯通设置第一空腔(21),所述减振主体(4)上端具有与压缩机安装耳(3)下底面接触的第二配合面(43),所述第二配合面(43)上设置第二限位凸起(42),所述第二限位凸起(42)中部竖直贯通设置第二空腔(41),所述减振主体(4)下端与底板(6)接触,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2)和第二空腔(41)上端采用可拆卸的卡合结构进行配合,或者第二限位凸起(42)与第一空腔(21)下端采用可拆卸的卡合结构进行配合,所述螺栓(5)由下往上依次穿过底板(6)、减振主体(4)的第二空腔(41)和减振盖体(2)的第一空腔(21),最后与螺母(1)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压缩机减振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空腔(41)由上往下依次包括第一段腔(411)和第二段腔(412),所述第一段腔(411)内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段腔(412),所述第一段腔(411)完全容纳第一限位凸起(22),所述第二段腔(412)与螺栓(5)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压缩机减振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段腔(411)和第二段腔(412)之间还设置有第三段腔(413),第三段腔(413)为连接第一段腔(411)和第二段腔(412)的锥形腔,所述第三段腔(413)的坡状内壁与螺栓(5)外周侧形成一个环形空腔(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压缩机减振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减振主体(4)下端外周侧尺寸大于顶端外周侧尺寸,在所述减振主体(4)外周侧设置连接减振主体(4)上端和下端的加强斜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压缩机减振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减振主体由配合段(44)和支撑段(45)组成,所述配合段(44)底部设置第三空腔(441),所述支撑段(45)上端设置第三限位凸起(451),第三空腔(441)套接在第三限位凸起(451)外,所述第三限位凸起(451)的顶面与第三空腔(441)内部的台阶面相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压缩机减振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螺栓(5)包括螺纹段(51)、平滑段(52)和螺栓头(53),所述螺栓(5)同时穿设于减振盖体(2)、减振主体配合段(44)、减振主体支撑段(45)和底板(6),所述平滑段(52)位于所述螺纹段(51)轴向下侧,所述减振件套设于所述平滑段(52),所述螺栓头(53)位于所述平滑段(52)轴向下侧,所述螺栓头(53)与底板(6)下底面相接触,所述螺母(1)安装在螺纹段(51),所述螺母(1)在旋紧过程中对所述减振盖体(2)施加预紧力。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压缩机减振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螺栓头(53)通过焊接与底板(6)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压缩机减振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减振盖体(2)和减振主体(4)的材质为橡胶材质。

...

【技术特征摘要】

1.空调压缩机减振安装结构,包括压缩机安装耳(3)、减振件、底板(6)和将所述压缩机安装耳(3)、减振件和底板(6)相连的螺栓(5)和螺母(1),其特征是:所述减振件包括减振主体(4)和减振盖体(2),所述减振盖体(2)上端与螺母(1)接触,所述减振盖体(2)下端具有与压缩机安装耳(3)上表面接触的第一配合面(23),所述第一配合面(23)上设置第一限位凸起(22),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2)中部竖直贯通设置第一空腔(21),所述减振主体(4)上端具有与压缩机安装耳(3)下底面接触的第二配合面(43),所述第二配合面(43)上设置第二限位凸起(42),所述第二限位凸起(42)中部竖直贯通设置第二空腔(41),所述减振主体(4)下端与底板(6)接触,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2)和第二空腔(41)上端采用可拆卸的卡合结构进行配合,或者第二限位凸起(42)与第一空腔(21)下端采用可拆卸的卡合结构进行配合,所述螺栓(5)由下往上依次穿过底板(6)、减振主体(4)的第二空腔(41)和减振盖体(2)的第一空腔(21),最后与螺母(1)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压缩机减振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空腔(41)由上往下依次包括第一段腔(411)和第二段腔(412),所述第一段腔(411)内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段腔(412),所述第一段腔(411)完全容纳第一限位凸起(22),所述第二段腔(412)与螺栓(5)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压缩机减振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段腔(411)和第二段腔(412)之间还设置有第三段腔(413),第三段腔(413)为连接第一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鸣贵郭继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