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钢板上下表面宽度差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31847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钢板上下表面宽度差的方法,包括:1)、板坯出炉温度上下表面温差控制:通过强化板坯下加热,提高下表面加热温度,使出炉板坯上下表面温差小于等于20℃;2)、粗轧机上下工作辊辊径差控制:将粗轧机工作辊上下辊径差控制在40mm以内;3)、钢板轧制时的雪橇控制:钢板在粗轧机展宽序列轧制时,将雪橇值控制在3~8%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钢板上下表面宽度差的方法,通过优化加热和轧制工艺,解决了我厂宽厚板厚度端面不平造成的钢板边部切割量增大,造成钢板宽度短尺风险,提高钢板成材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热轧,尤其涉及一种改善钢板上下表面宽度差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宽厚板坯在浇铸时,铸机为提高铸坯内部质量,一般都采用轻压下,连铸坯会出现厚度端面不齐,上表面宽度宽下表面宽度窄的情况。钢板轧制时,展宽轧制后,由于受展宽比的影响,钢板上下表面的宽度差进一步加大,钢板越厚、宽度越宽、展宽比越大这种现象越明显,呈现“倒梯形”现象,钢板宽度上表面比下表面一般大30mm左右,最大达到50mm以上。宽厚板一般采用四切交货,需要对钢板双边进行切割,由于下表面宽度比上表面宽度窄,为保证钢板下表面的剪切质量,必然增加轧制大板的宽度余量,这样会造成浪费,并造成成材率损失,同时,由于钢板厚度端面倒梯形,在剪切线上不能被切掉,只能追加火切工序,严重时造成脱合同,造成较大损失。因此如何减少轧制大板的上下表面宽度差,减少轧制大板宽度余量,减少质量不合格产品,是宽厚钢板生产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文献“板坯宽度偏差控制实践”,通过调整化学成分、确定钢种宽度收缩系数和动态控制浇次的冷却强度来提升板坯宽度控制精度。本专利是通过优化板坯加热、轧制工艺,有效改善了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钢板上下表面宽度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钢板上下表面宽度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中,使出炉板坯上下表面温差小于等于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善钢板上下表面宽度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出炉板坯上下表面温差小于等于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钢板上下表面宽度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中,将粗轧机工作辊上下辊径差控制在30mm以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善钢板上下表面宽度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粗轧机工作辊上下辊径差控制在25mm以内。

<p>6.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钢板上下表面宽度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钢板上下表面宽度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中,使出炉板坯上下表面温差小于等于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善钢板上下表面宽度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出炉板坯上下表面温差小于等于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钢板上下表面宽度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中,将粗轧机工作辊上下辊径差控制在30mm以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善钢板上下表面宽度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粗轧机工作辊上下辊径差控制在25mm以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钢板上下表面宽度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中,钢板在粗轧机展宽序列轧制时,将雪橇值控制在5~6%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钢板上下表面宽度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连铸坯断面宽度上表面比下表面宽11mm,板坯加热时强化下加热,出炉板坯上下表面温差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智俊温利军徐晓明管胜勇孙长玉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