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温型塑态脂及塑态脂轴承和塑态脂元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31813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18
耐高温型塑态脂,该塑态脂在不高于使用温度下呈硬质塑料状,按重量份数计,其包括以下组分:聚合物15~40份、耐温不低于180℃润滑脂60~85份、固体润滑剂0.1~3份、增强剂0~4份、交联剂0.5~3份和添加剂1~1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原料配方的有效调整以及制备工艺的过程精细控制,制备并提供了一种耐高温型塑态脂以及塑态脂轴承和塑态脂元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塑态脂在高温环境下依然能够正常使用,为摩擦副连续稳定地提供可靠润滑,并兼具耐磨损、抗冲击、耐化学腐蚀等优异性能,能够较好地适应主机设备的高标准要求,实用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润滑材料,具体的说是一种塑态脂以及塑态脂轴承和塑态脂元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摩擦副在机械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机械设备中摩擦副的润滑效果直接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产品质量。

2、目前,我司现有专利cn201610002077.1公布了一种多孔含油润滑材料(塑态油)技术及产品。其在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和停机时间、特殊位置提供持久润滑、减少或消除润滑油脂滴漏、低温超低温等应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这种微孔聚合物润滑材料中的主体原料为聚乙烯和润滑油,而其中起主要润滑作用的是润滑油,微孔聚合物润滑材料在工作过程中,通过与摩擦副接触,将内部所储存的润滑油转移到摩擦面,来实现对摩擦副的润滑。

3、现有塑态油技术及产品,虽然对比通用润滑技术来说优势明显,但其也存在一定缺陷,如其通常适宜于在常温、低温和超低温环境下使用。在高温环境下,塑态油的易软化塌陷性和高膨胀性,使其物理性能显著降低,从而大大限制了其在市场上的应用范围。同时,随着机械设备的快速发展,主机设备在抗磨损、抗极压、抗腐蚀等方面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相应的润滑技术也有了较高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耐高温型塑态脂,其特征在于,该塑态脂在不高于使用温度下呈硬质塑料状,按重量份数计,其包括以下组分:聚合物15~40份、耐温不低于180℃润滑脂60~85份、固体润滑剂0.1~3份、增强剂0~4份、交联剂0.5~3份和添加剂0~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型塑态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为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丙烯、超高分子量聚丙烯、聚酰胺和聚苯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耐温不低于180℃润滑脂中的基础油为半合成油和全合成油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型塑态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体润滑剂为氧化铝、二硫化钼、脂肪酸盐、聚四氟乙烯中的...

【技术特征摘要】

1.耐高温型塑态脂,其特征在于,该塑态脂在不高于使用温度下呈硬质塑料状,按重量份数计,其包括以下组分:聚合物15~40份、耐温不低于180℃润滑脂60~85份、固体润滑剂0.1~3份、增强剂0~4份、交联剂0.5~3份和添加剂0~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型塑态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为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丙烯、超高分子量聚丙烯、聚酰胺和聚苯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耐温不低于180℃润滑脂中的基础油为半合成油和全合成油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型塑态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体润滑剂为氧化铝、二硫化钼、脂肪酸盐、聚四氟乙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增强剂为玻璃纤维、碳纤维、全氟化碳树脂和芳纶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型塑态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联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氢叔丁基和过氧化二异丙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添加剂为丁基化磷酸三苯酯和磷酸三苯酯中的至少一种。

5.耐常温型塑态脂,其特征在于,该塑态脂在不高于使用温度下呈硬质塑料状,按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志武赵联春赵纪辉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摩梯普润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