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芳纶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卧式丝束上油机。
技术介绍
1、芳纶纤维全称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稳定的化学结构、理想的机械性质。芳纶纤维突出的性能是阻燃、耐高温、高强度、高模量、绝缘等,可广泛应用于飞机、火箭、航天等领域,也可作为涂覆织物使用,如用作空气支撑结构建筑物以及充气胶布制品等。
2、上油机对芳纶生产线是不可缺少的一道重要设备,为了增加芳纶丝束的抱合力,减少丝束的表面静电效应,通常在烘干工序后对丝束进行上油,从而改善成品纤维的纺织加工性能。
3、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上油机分为立式与卧式两种,而这两种上油机各有其缺点:立式上油机分别从丝束的左、右两侧上油,出丝高度高,操作不方便,且上油速度过快,易造成油剂飞溅,对操作员造成伤害;卧式上油机则是从丝束的上、下两个方向上油,其中上侧方向的常见上油方式为油剂计量泵与喷嘴式结合上油,油剂计量泵泵出的油液经过喷嘴雾化后喷洒在丝束上,不仅油雾环境污染大,且需要一定的密闭环境,另外上油量不易控制,上油不均匀,由此造成上侧上油不便,而若只采用下侧单面上油,又会导致上油不均匀,成品纤维纺织加工性能不能保证,直接影响下游的编织、加捻等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上油均匀、污染较少的新型卧式上油机。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卧式丝束上油机,包括安装架、上油卷辊以
4、所述上油卷辊的辊轴可升降的转动设置在安装架上,在上油卷辊上方设有用于为上油卷辊的辊面涂油的刮板系统,丝束从上油卷辊的下方通过,并与辊面相接触;
5、所述刮板系统包括固定设置在上油卷辊上方的刮板,
6、所述刮板设有使油液流向上油卷辊辊面的导流坡面,导流坡面与上油卷辊旋转方向相向设置,
7、导流坡面与上油卷辊的切线形成80~100°的夹角,
8、在导流坡面的下端与上油卷辊之间设有用于控制上油量的上油间隙;
9、所述刮板上方设有固定在安装架上的用于为刮板注油的注油管,注油管上设有用于向导流坡面滴油的若干出油孔;
10、所述上油卷辊下方设有接油盒。
1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一步实现,所述注油管与上油卷辊平行设置,注油管的一端设置为与供油系统相连通的进油口,另一端设置为与回油系统相连通的溢流口。
12、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一步实现,所述注油管的溢流口通过溢流管路与接油盒连通。
1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一步实现,所述上油卷辊的辊轴两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设置在安装架上,在轴承座与安装架之间设有用于驱动轴承座升降滑动的升降气缸。
1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一步实现,所述导流坡面的下端向内倾斜设有用于配合上油卷辊转动将油液压入上油间隙的挤压坡面。
1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一步实现,所述挤压坡面与导流坡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1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一步实现,所述上油间隙的宽度为0.1-1mm。
17、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一步实现,所述驱动系统包括与安装架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上油卷辊的辊轴相连接,驱动上油卷辊转动。
18、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一步实现,在上油卷辊一侧的安装架上转动设有上油导辊,丝束从上油导辊的上方通过,并与上油导辊的辊面相接触。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刮板系统,在上油卷辊的表面形成油膜为丝束上油,工作可靠、上油均匀;通过控制辊面与刮板的距离来控制上油量大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设置接油盒使油液循环利用,减小使用成本;整个上油过程既不产生油雾颗粒,也不会造成油液飞溅,有效减小环境污染,保障员工健康安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丝束上油机,包括安装架、上油卷辊以及驱动上油卷辊转动的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丝束上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管与上油卷辊平行设置,注油管的一端设置为与供油系统相连通的进油口,另一端设置为与回油系统相连通的溢流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丝束上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管的溢流口通过溢流管路与接油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丝束上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卷辊的辊轴两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设置在安装架上,在轴承座与安装架之间设有用于驱动轴承座升降滑动的升降气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丝束上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坡面的下端向内倾斜设有用于配合上油卷辊转动将油液压入上油间隙的挤压坡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式丝束上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坡面与导流坡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丝束上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间隙的宽度为0.1-1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丝束上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系统包括与安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丝束上油机,其特征在于:在上油卷辊一侧的安装架上转动设有上油导辊,丝束从上油导辊的上方通过,并与上油导辊的辊面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丝束上油机,包括安装架、上油卷辊以及驱动上油卷辊转动的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丝束上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管与上油卷辊平行设置,注油管的一端设置为与供油系统相连通的进油口,另一端设置为与回油系统相连通的溢流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丝束上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管的溢流口通过溢流管路与接油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丝束上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卷辊的辊轴两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设置在安装架上,在轴承座与安装架之间设有用于驱动轴承座升降滑动的升降气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丝束上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明立,杨得利,崔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明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