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盒组件及其控制方法和电器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4329897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15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器盒组件及其控制方法和电器设备。电器盒组件包括:电器盒(1),用于电器设备(100),并包括盒体(11)和电器件单元(16),所述电器件单元(16)设置于所述盒体(11)内,并包括至少一个电器元件(17);和温控系统(2),与所述电器件单元(16)热耦合,并根据环境温度,调节所述电器件单元(16)的温度。这样,可提升电器盒的运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器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电器盒组件及其控制方法和电器设备


技术介绍

1、电器盒是空调等电器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设有大量元器件,这些元器件在电器设备工作过程中,执行控制等功能。

2、相关技术中,电器盒内元器件环境温度偏高或偏低时性能变差,影响电器盒的运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为:提升电器盒的运行可靠性。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器盒组件,其包括:

3、电器盒,用于电器设备,并包括盒体和电器件单元,电器件单元设置于盒体内,并包括至少一个电器元件;和

4、温控系统,与电器件单元热耦合,并根据环境温度,调节电器件单元的温度。

5、在一些实施例中,温控系统根据环境温度,对电器件单元进行降温和/或升温。

6、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器件单元包括第一元件单元和第二元件单元,第一元件单元包括ipm模块,第二元件单元的发热量小于第一元件单元,温控系统根据环境温度,对第一元件单元进行降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器盒组件(1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盒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系统(2)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对所述电器件单元(16)进行降温和/或升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器盒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件单元(16)包括第一元件单元(12)和第二元件单元(13),所述第一元件单元(12)包括IPM模块(15),所述第二元件单元(13)的发热量小于所述第一元件单元(12),所述温控系统(2)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对所述第一元件单元(12)进行降温,并对所述第二元件单元(13)进行降温和/或升温。

4.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器盒组件(1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盒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系统(2)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对所述电器件单元(16)进行降温和/或升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器盒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件单元(16)包括第一元件单元(12)和第二元件单元(13),所述第一元件单元(12)包括ipm模块(15),所述第二元件单元(13)的发热量小于所述第一元件单元(12),所述温控系统(2)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对所述第一元件单元(12)进行降温,并对所述第二元件单元(13)进行降温和/或升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器盒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系统(2)被构造为以下至少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器盒组件(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境温度小于t0时,所述温控系统(2)将所述第一元件单元(12)的热量传递至所述第二元件单元(13),以对所述第一元件单元(12)和所述第二元件单元(13)分别降温和升温。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电器盒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系统(2)包括冷媒流路(21)和温控装置(22),所述冷媒流路(21)用于与所述电器设备(100)的冷媒循环回路(20)连接,以将所述冷媒循环回路(20)中的冷媒引至所述冷媒流路(21)中,所述温控装置(22)设置于所述冷媒流路(21)上,并与所述电器件单元(16)热耦合,以通过对所述冷媒流路(21)中的冷媒与所述电器件单元(16)进行热交换,来调节所述电器件单元(16)的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器盒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装置(22)与所述电器件单元(16)的包括ipm模块(15)的第一元件单元(12)和发热量小于所述第一元件单元(12)的第二元件单元(13)热耦合,以通过对所述冷媒流路(21)中的冷媒与所述第一元件单元(12)和所述第二元件单元(13)进行热交换,来调节所述第一元件单元(12)和所述第二元件单元(13)的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器盒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流路(21)包括第一流路(211),所述第一流路(211)连接于所述冷媒循环回路(20),所述温控装置(22)设置于所述第一流路(211)上,并包括第一温控装置(221)和第二温控装置(222),所述第一温控装置(221)和所述第二温控装置(222)分别与所述第一元件单元(12)和第二元件单元(13)所述热耦合,以分别通过对所述第一流路(211)中的冷媒与所述第一元件单元(12)和所述第二元件单元(13)进行热交换,来分别调节所述第二元件单元(13)和所述第一元件单元(12)的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器盒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控装置(221)包括换热件(225),所述换热件(225)位于所述第一流路(211)上,并与所述第一元件单元(12)热耦合,以实现流经所述换热件(225)的冷媒与所述第一元件单元(12)之间的热交换,对所述第一元件单元(12)进行温度调节;和/或,所述第二温控装置(222)包括导热件(223)和风扇(224),所述导热件(223)位于所述第一流路(211)上,所述风扇(224)与所述导热件(223)热耦合,并向所述盒体(11)内吹风,以实现流经所述导热件(223)的冷媒与所述第二元件单元(13)之间的热交换,对所述第二元件单元(13)进行温度调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器盒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件(225)与所述第一元件单元(12)贴合,以实现所述换热件(225)与所述第一元件单元(12)之间的热耦合;和/或,所述风扇(224)与所述导热件(223)贴合,以实现所述风扇(224)与所述导热件(223)之间的热耦合。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器盒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温控装置(222)和所述第一温控装置(221)沿着所述冷媒由所述冷媒循环回路(20)流入所述第一流路(211)的方向依次布置。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器盒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路(211)包括第一管路(213)和第二管路(214),所述第一管路(213)连接于所述冷媒循环回路(20),所述第二管路(214)连接所述第一温控装置(221)和所述第二温控装置(222),使得所述冷媒可通过所述第一管路(213)和所述第二管路(214)在所述第一温控装置(221)和所述第二温控装置(222)之间循环流动,所述温控系统(2)还包括驱动机构(23),所述驱动机构(23)驱动所述冷媒在所述第一温控装置(221)和所述第二温控装置(222)之间循环流动,以由所述冷媒将所述第一元件单元(12)的热量传递至所述第二元件单元(13),实现对所述第一元件单元(12)的降温以及对所述第二元件单元(13)的升温;和/或,所述冷媒流路(21)还包括第二流路(212),所述第二流路(212)与所述第一流路(211)并联地连接于所述冷媒循环回路(2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器盒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3)位于所述第一温控装置(221)内;和/或,所述第二流路(212)与所述第一流路(211)第一管路(213)并联。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器盒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流路(2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潭奚明耀徐金辉林肖纯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