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共用部分成型部件的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9454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13
本技术公开可共用部分成型部件的冲压模具,包括一模具组件和一支撑组件。所述模具组件包括一正模具单元、一反模具单元和一型面共用压边圈,所述型面共用压边圈的上表面形成有一正型面,所述型面共用压边圈的下表面形成有一反型面,所述型面共用压边圈中部形成有一容纳通道。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一凸模共用垫板和两内压边圈共用垫板,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模具组件拆卸连接并用于支撑所述模具组件,所述容纳通道用以在成型一对镜向对称的零件时,容纳所述正模具单元或所述反模具单元和正向或反向放置于所述容纳通道中的所述支撑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零件冲压成型模具领域,尤其涉及可共用部分成型部件的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1、随着近些年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各汽车主机厂持续不断地开发新车型、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汽车行业竞争也愈发激烈,为了面对市场竞争,各大主机厂为了新车型尽快占有市场份额,不断降低单车价格,迫切需要控制成本。冲压模具是制作车身零件的工装,其主要用于汽车车身冲压零件的生产制造,属于汽车四大工艺中第一阶段的冲压工艺,在冲压生产中模具生产制作的成本是一项必不可少且高昂的支出。

2、目前的常规试制冲压行业中,在生产镜像对称的零件时,由于现有的冲压模具都是只有正面为成型面,底面为支撑面,使得成型镜像对称的两个零件时,需要两套模具,但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模具制作的成本,还降低了模具制作的效率。其次由于模具多为铸铁部件、磨损较为严重,导致无法长期重复利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模具的使用成本。

3、与此同时,在使用模具成型零件时为了使模具空隙部分得到膨胀调整、延长模具使用寿命,能使模具产生热疲劳裂纹的时候时间延长,通常需要对模具预加热,但在交替生产镜像对称的零件时,则需要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共用部分成型部件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共用部分成型部件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模具单元包括一正凸模、两正内压边圈和一正凹模,所述两正内压边圈被分别放置于所述正凸模水平间隔形成的两正腔体内,所述正凸模上表面形成有一正上成型面,所述正凹模下表面形成有一正下成型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可共用部分成型部件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模具单元包括与所述正模具单元镜像对称的一反凸模、两反内压边圈和一反凹模,所述两反内压边圈被安装于所述正凸模内,所述反凸模具有两反腔体,所述两反内压边圈嵌设于所述反腔体,所述反凸模上表面形成有一...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共用部分成型部件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共用部分成型部件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模具单元包括一正凸模、两正内压边圈和一正凹模,所述两正内压边圈被分别放置于所述正凸模水平间隔形成的两正腔体内,所述正凸模上表面形成有一正上成型面,所述正凹模下表面形成有一正下成型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可共用部分成型部件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模具单元包括与所述正模具单元镜像对称的一反凸模、两反内压边圈和一反凹模,所述两反内压边圈被安装于所述正凸模内,所述反凸模具有两反腔体,所述两反内压边圈嵌设于所述反腔体,所述反凸模上表面形成有一反上成型面,所述反凹模下表面形成有一反下成型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可共用部分成型部件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共用垫板具有与两个所述正腔体或两个所述反腔体分别相对应的两放置腔,用以分别放置两个所述内压边圈共用垫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共用部分成型部件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面共用压边圈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边沿处还各形成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超明
申请(专利权)人:菲格瑞特苏州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