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的充电兼容性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29220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的充电兼容性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新能源车辆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行车放电过程控制步骤S1以及车辆放电过程控制步骤S2;其中,行车放电过程控制步骤S1具体包括:VCU接收钥匙信号,并向BMS发送高压请求;BMS在接收到高压请求后,闭合预充继电器和主回路正继电器以开始预充过程,并根据后端电压与电池组电压的电压差闭合控制主回路负继电器;PDU控制板执行快充正继电器、快充负继电器的状态检测。充电时,BMS设定一种延迟与充电桩交互策略,保证充电继电器故障检测过程,适配不同品牌充电桩,提升不同品牌桩的充电兼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车辆,更具体地,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的充电兼容性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新能源物流车的高压安全是整车企业关注的核心,在满足法规要求下,尽量做到冗余设计,保护车辆使用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2、在新能源商用车轻卡类的高压架构中,电池包和高压盒是两个至关重要的组件,它们共同协作以确保车辆的安全、高效运行。现有技术中的新能源商用车轻卡类高压架构,受制于电池包集成化开发,电池包内设置主回路正、负继电器,充电继电器会放置在高压盒中,因充电的管理由电池管理系统(bms)负责协调,充电时,bms会请求充电继电器闭合。行车放电时候,需求充电继电器不能意外闭合,以免直流充电插座高压端子带电。现有的充电继电器布置在高压盒内,高压盒控制板接受bms请求指令,闭合或断开充电继电器。

3、新能源物流车作为现代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压安全性能不仅是整车企业关注的核心焦点,也是保障驾驶员、乘客及周围人员安全的关键所在。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新能源物流车可能采用不同的充电接口标准和通信协议,导致车辆在使用不同品类、不同地区的充电桩时面临兼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充电兼容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车放电过程控制步骤S1以及车辆放电过程控制步骤S2;其中,行车放电过程控制步骤S1具体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充电兼容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3中的快充正继电器、快充负继电器状态检测在每次行车放电时自动执行一次,且每次车辆上电过程中仅执行一次,以使在行车放电期间,充电DC+/-端子不带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充电兼容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2中,当检测到后端电压与电池组电压差小于或等于预设电压值或后端电压达到电池组电压的95%及以上时,闭合主回路负继电器,并在延时预设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充电兼容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车放电过程控制步骤s1以及车辆放电过程控制步骤s2;其中,行车放电过程控制步骤s1具体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充电兼容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3中的快充正继电器、快充负继电器状态检测在每次行车放电时自动执行一次,且每次车辆上电过程中仅执行一次,以使在行车放电期间,充电dc+/-端子不带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充电兼容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2中,当检测到后端电压与电池组电压差小于或等于预设电压值或后端电压达到电池组电压的95%及以上时,闭合主回路负继电器,并在延时预设时间后断开预充继电器,同时向pdu控制板同步报送高压闭合状态及主回路负继电器闭合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充电兼容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3具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充电兼容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辆放电过程控制步骤s2具体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充电兼容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3具体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充电兼容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bms与充电桩之间的交互报文延迟设置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松林燕逸飞吴兆亮朱勇长陈冲郭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