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单克隆抗体检测板、检测试剂盒和一种单克隆抗体的高效筛选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单克隆抗体检测板、检测试剂盒和一种单克隆抗体的高效筛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29043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克隆抗体检测板、检测试剂盒和一种单克隆抗体的高效筛选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单克隆抗体检测板包括包被在检测板上的SpyCatcher蛋白和与SpyCatcher蛋白偶联的Spytag;所述Spytag连接有抗原蛋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单克隆抗体检测试剂盒和单克隆抗体的高效筛选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筛选方法利用SpyCatcher蛋白和Spytag产生的肽‑蛋白质的化学反应将抗原蛋白间接地固定在ELISA板上,使抗原蛋白离检测板底部有一定的距离,保持抗原的表位完整,能有效解决杂交瘤筛选过程中抗原包被导致表位被覆盖而影响抗体结合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克隆抗体检测板、检测试剂盒和一种单克隆抗体的高效筛选方法,属于生物工程。


技术介绍

1、杂交瘤技术(hybridoma technique),即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又称单克隆抗体技术,其是在体细胞融合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georges kohler和cesar milstein两位科学家发现,在体外将小鼠骨髓瘤细胞和免疫后小鼠脾细胞进行细胞的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既有骨髓瘤细胞无限繁殖的特性,又具有抗体形成细胞的合成和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特点。而单克隆抗体则是由一个杂交瘤细胞增殖分泌的抗体,具有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优势,目前杂交瘤技术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主要方法。

2、杂交瘤技术的简要过程如下:小鼠骨髓瘤细胞与小鼠的脾脏细胞(主要是b淋巴细胞)融合,将融合后的细胞铺板,加入hat选择性培养基(一种骨髓瘤缺陷培养基)筛选,骨髓瘤细胞无法存活,而脾脏细胞在体外条件下也只能存活7-10天。最终使得只有融合了淋巴细胞的骨髓瘤细胞(即杂交瘤细胞)存活。此时,当克隆长到一定大小后,即上清中富集的抗体满足筛选的过程时,即进行杂交瘤的筛选工作。通常是使用elisa的方式,筛选具有结合特异性抗原的杂交瘤细胞株。但大多数情况下,所得到的细胞株均为混合的细胞株,需要进一步筛选培养获得单克隆细胞株。此时标准的进一步筛选方法为有限稀释法(limiteddilution),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无需其他设备辅助,但是其筛选过耗时且工作量巨大,而且在亚克隆的过程中,有可能将阳性细胞株丢失。

3、为了克服传统有限稀释法的缺陷,davis等利用甲基纤维素构建了半固体培养基,使得杂交瘤能够在半固体培养基中有效地形成单细胞群落。使用半固体法培养基克隆培养杂交瘤细胞和传统有限稀释法相比,融合细胞之间彼此分离,呈集落生长,相互不产生干扰、不混杂,一步即可完成单克隆的分离工作。将筛选的单个杂交瘤细胞扩大培养后,再通过elisa验证单个的杂交瘤对抗原的特异性,但是目前常用的elisa验证是将筛选抗原包被在elisa板上,包被过程会导致抗原部分区域吸附于elisa板上,导致部分与该区域结合的抗体表位被遮盖,影响单克隆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最终影响筛选阳性单克隆抗体的数量,从侧面上也导致筛选到目的抗体的周期加长,导致筛选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单克隆抗体的检测板,为现有技术单克隆抗体的筛选提供一种高效的筛选工具。

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单克隆抗体的检测试剂盒,为现有技术单克隆抗体的筛选提供一种高效的筛选工具。

3、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单克隆抗体的高效筛选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单克隆抗体筛选过程中效率较低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单克隆抗体的检测板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单克隆抗体的检测板,所述检测板包括包被在检测板上的spycatcher蛋白和与spycatcher蛋白偶联的spytag;所述spytag连接有抗原蛋白。

6、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单克隆抗体的检测板为开拓性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经过大量的调研和实验发现,利用spycatcher/spytag产生的肽-蛋白质的化学反应将抗原蛋白固定在elisa板,能使抗原蛋白与底板保持一定距离,从而抗原表位充分暴露。进而使得抗体与抗原结合不受elisa板底的影响,并与elisa底板保持一定距离,同时保留了抗原的完整构象,从而将抗原表位充分暴露出来,提高抗体筛选效率。

7、具体地,所述检测板为本领域常用的细胞培养检测板,如elisa板等。

8、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spycatcher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时,所述spytag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4;所述spycatcher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时,所述spytag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5;所述spycatcher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no.3时,所述spytag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6。

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单克隆抗体的检测试剂盒的技术方案是:

10、一种单克隆抗体的检测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检测板、spycatcher蛋白、包被缓冲液、连接有spytag的抗原蛋白、偶联缓冲液;所述抗原蛋白与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

11、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单克隆抗体的检测试剂盒利用spycatcher/spytag产生的肽-蛋白质的化学反应将抗原蛋白固定在elisa板,可以使得抗体与抗原结合不受elisa板底的影响,并与elisa底板保持一定距离,同时保留了抗原的完整构象,能显著提高单克隆抗体的筛选数量。

12、具体地,所述检测板为本领域常用的细胞培养检测板,如elisa板等。

13、进一步具体地,在实际操作用,先将spycatcher蛋白包被在检测板上,然后加入连接有spytag的抗原蛋白,通过spycatcher蛋白和spytag产生的肽-蛋白质的化学反应将抗原蛋白间接地固定在elisa板上。

14、具体地,所述连接可以采用linker将spytag与抗原蛋白进行串联,linker为本领域常规的,可以为柔性linker,具体序列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15、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包被缓冲液包括磷酸盐缓冲液或tris盐酸缓冲液;所述偶联缓冲液包括磷酸盐缓冲液或tris盐酸缓冲液。

16、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spycatcher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时,所述spytag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4;所述spycatcher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时,所述spytag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5;所述spycatcher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no.3时,所述spytag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6。

1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单克隆抗体的高效筛选方法的技术方案是:

18、一种单克隆抗体的高效筛选方法,将含有单克隆抗体的液体加入到检测板中进行elisa筛选;所述检测板包被有spycatcher蛋白;所述spycatcher蛋白与连接有抗原蛋白的spytag偶联。

19、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单克隆抗体的高效筛选方法,利用spycatcher蛋白和spytag产生的肽-蛋白质的化学反应将抗原蛋白间接地固定在elisa板上,使抗原蛋白离检测板底部有一定的距离,保持抗原的表位完整,能有效解决杂交瘤筛选过程中抗原包被导致表位被覆盖而影响抗体结合的问题,对后续药物抗体筛选和开发提供便利,而且能够筛选多种类抗体,尤其是构象表位抗体。同时使得抗体与抗原结合不受elisa板底的影响,减少重复筛选的工作量,且整体操作容易,短时高效。

20、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含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克隆抗体的检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板包括包被在检测板上的SpyCatcher蛋白和与SpyCatcher蛋白偶联的Spytag;所述Spytag连接有抗原蛋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克隆抗体的检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SpyCatcher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时,所述Spytag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4;所述SpyCatcher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时,所述Spytag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5;所述SpyCatcher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3时,所述Spytag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No.6。

3.一种单克隆抗体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包括检测板、SpyCatcher蛋白、包被缓冲液、连接有Spytag的抗原蛋白、偶联缓冲液;所述抗原蛋白与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克隆抗体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被缓冲液包括磷酸盐缓冲液或Tris盐酸缓冲液;所述偶联缓冲液包括磷酸盐缓冲液或Tris盐酸缓冲液。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单克隆抗体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SpyCatcher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时,所述Spytag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4;所述SpyCatcher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时,所述Spytag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No.5;所述SpyCatcher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3时,所述Spytag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No.6。

6.一种单克隆抗体的高效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有单克隆抗体的液体加入到检测板中进行ELISA筛选;所述检测板包被有SpyCatcher蛋白;所述SpyCatcher蛋白与连接有抗原蛋白的Spytag偶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克隆抗体的高效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单克隆抗体的液体来源于通过半固体培养法挑取的单个融合杂交瘤细胞扩大培养后得细胞上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克隆抗体的高效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杂交瘤细胞的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使用连接有抗原蛋白的Spytag免疫小鼠,尾血检测合格后取脾脏细胞融合,获得杂交瘤细胞。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克隆抗体的高效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板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单克隆抗体的高效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pyCatcher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时,所述Spytag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No.4;所述SpyCatcher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时,所述Spytag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No.5;所述SpyCatcher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3时,所述Spytag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克隆抗体的检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板包括包被在检测板上的spycatcher蛋白和与spycatcher蛋白偶联的spytag;所述spytag连接有抗原蛋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克隆抗体的检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spycatcher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时,所述spytag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4;所述spycatcher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时,所述spytag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5;所述spycatcher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3时,所述spytag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no.6。

3.一种单克隆抗体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包括检测板、spycatcher蛋白、包被缓冲液、连接有spytag的抗原蛋白、偶联缓冲液;所述抗原蛋白与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克隆抗体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被缓冲液包括磷酸盐缓冲液或tris盐酸缓冲液;所述偶联缓冲液包括磷酸盐缓冲液或tris盐酸缓冲液。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单克隆抗体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spycatcher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时,所述spytag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4;所述spycatcher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时,所述spytag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鹏程宋辉靳冉梁陈申玉姣柴素真常秋霜王迎利曹晓菲翟晋豫李三华齐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赛诺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