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克隆抗体检测板、检测试剂盒和一种单克隆抗体的高效筛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29043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克隆抗体检测板、检测试剂盒和一种单克隆抗体的高效筛选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单克隆抗体检测板包括包被在检测板上的SpyCatcher蛋白和与SpyCatcher蛋白偶联的Spytag;所述Spytag连接有抗原蛋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单克隆抗体检测试剂盒和单克隆抗体的高效筛选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筛选方法利用SpyCatcher蛋白和Spytag产生的肽‑蛋白质的化学反应将抗原蛋白间接地固定在ELISA板上,使抗原蛋白离检测板底部有一定的距离,保持抗原的表位完整,能有效解决杂交瘤筛选过程中抗原包被导致表位被覆盖而影响抗体结合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克隆抗体检测板、检测试剂盒和一种单克隆抗体的高效筛选方法,属于生物工程。


技术介绍

1、杂交瘤技术(hybridoma technique),即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又称单克隆抗体技术,其是在体细胞融合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georges kohler和cesar milstein两位科学家发现,在体外将小鼠骨髓瘤细胞和免疫后小鼠脾细胞进行细胞的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既有骨髓瘤细胞无限繁殖的特性,又具有抗体形成细胞的合成和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特点。而单克隆抗体则是由一个杂交瘤细胞增殖分泌的抗体,具有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优势,目前杂交瘤技术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主要方法。

2、杂交瘤技术的简要过程如下:小鼠骨髓瘤细胞与小鼠的脾脏细胞(主要是b淋巴细胞)融合,将融合后的细胞铺板,加入hat选择性培养基(一种骨髓瘤缺陷培养基)筛选,骨髓瘤细胞无法存活,而脾脏细胞在体外条件下也只能存活7-10天。最终使得只有融合了淋巴细胞的骨髓瘤细胞(即杂交瘤细胞)存活。此时,当克隆长到一定大小后,即上清中富集的抗体满足筛选的过程时,即进行杂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克隆抗体的检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板包括包被在检测板上的SpyCatcher蛋白和与SpyCatcher蛋白偶联的Spytag;所述Spytag连接有抗原蛋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克隆抗体的检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SpyCatcher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时,所述Spytag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4;所述SpyCatcher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时,所述Spytag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5;所述SpyCatcher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3时,所述Spytag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克隆抗体的检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板包括包被在检测板上的spycatcher蛋白和与spycatcher蛋白偶联的spytag;所述spytag连接有抗原蛋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克隆抗体的检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spycatcher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时,所述spytag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4;所述spycatcher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时,所述spytag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5;所述spycatcher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3时,所述spytag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no.6。

3.一种单克隆抗体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包括检测板、spycatcher蛋白、包被缓冲液、连接有spytag的抗原蛋白、偶联缓冲液;所述抗原蛋白与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克隆抗体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被缓冲液包括磷酸盐缓冲液或tris盐酸缓冲液;所述偶联缓冲液包括磷酸盐缓冲液或tris盐酸缓冲液。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单克隆抗体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spycatcher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时,所述spytag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4;所述spycatcher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时,所述spytag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鹏程宋辉靳冉梁陈申玉姣柴素真常秋霜王迎利曹晓菲翟晋豫李三华齐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赛诺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