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束连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防护式车载线束连接器。
技术介绍
1、车载线束作为汽车各电器元件连接的通道,为保障汽车各电器元件之间相互配体提供基础,而线体用线束连接器相连,现有的线束连接器通过卡合件夹持固定,采用这种方式压合固定的线束一定程度上会延伸线体内的金属导线,从而影响金属导线电源或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同样的现有连接器需要提前使用工具剥离线体端部的表皮导致便捷性不能够保证,而工人工作时需要进入车体内使用工具操作空间受限,裁剪线头时容易产生遗落物容易产生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卡合件固定线体影响电源或数据传输稳定性和便捷性受限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防护式车载线束连接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防护式车载线束连接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数量有四个,且四个所述壳体堆叠呈矩形,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安装孔,且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式车载线束连接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数量有四个,且四个所述壳体(1)堆叠呈矩形,所述壳体(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孔(2)和第二安装孔(3),所述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安装孔(4),且所述第一安装孔(2)、第二安装孔(3)和第三安装孔(4)相通且中轴线重合,所述壳体(1)位于第一安装孔(2)与第三安装孔(4)之间连通开设有第四连接孔(5),所述第一安装孔(2)的内部设有末端连接组件,所述第四连接孔(5)的内部设有并接组件,所述壳体(1)位于第二安装孔(3)的一端开设有插接槽(6),所述插接槽(6)的数量有四个,且四个所述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式车载线束连接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数量有四个,且四个所述壳体(1)堆叠呈矩形,所述壳体(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孔(2)和第二安装孔(3),所述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安装孔(4),且所述第一安装孔(2)、第二安装孔(3)和第三安装孔(4)相通且中轴线重合,所述壳体(1)位于第一安装孔(2)与第三安装孔(4)之间连通开设有第四连接孔(5),所述第一安装孔(2)的内部设有末端连接组件,所述第四连接孔(5)的内部设有并接组件,所述壳体(1)位于第二安装孔(3)的一端开设有插接槽(6),所述插接槽(6)的数量有四个,且四个所述插接槽(6)以第二安装孔(3)的中轴线为轴心呈环形阵列设置,所述插接槽(6)的内壁插接有可滑动的夹持片(7),所述夹持片(7)的外侧固定有增厚板(8),所述夹持片(7)远离壳体(1)的一端固定有组装组件,所述插接槽(6)的内壁通过轴铰接有压合轮(9),所述壳体(1)位于插接槽(6)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对位孔(10),所述第一对位孔(10)的内壁插接有活动轴(11),所述活动轴(11)的一端固定有斜口环(12),四个所述夹持片(7)插接于第三安装孔(4)的一端通过弧形板(13)固定连接呈环形,所述夹持片(7)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斜板(14),所述夹持片(7)位于第一斜板(14)的一端外侧通过滑动组件与第三安装孔(4)相连,所述第三安装孔(4)的内壁固定有管道(15),所述管道(15)的内腔与第一安装孔(2)和第二安装孔(3)相连通,所述管道(15)的凸起端内部开设有传送道(16),所述管道(15)腔体内部位于传送道(16)的一端固定有分离管道(17),所述管道(15)的侧面位于相邻两个传送道(16)之间开设有插接槽(18),所述插接槽(18)的内部插接有分割片(19),所述管道(15)中部开设有连通孔(20),所述连通孔(20)与传送道(16)相对开设,所述管道(15)外侧顶端的沉孔内壁插接有伸缩架(21),所述伸缩架(21)的数量有四个,所述伸缩架(21)的底部与管道(15)的沉孔内底壁之间固定有弹簧(22),所述伸缩架(21)靠近斜口环(12)的一端固定有对位斜台(23),所述伸缩架(21)远离斜口环(12)的一端固定有压合板(24),所述压合板(24)的内壁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友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君奥连接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