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希平专利>正文

一种呼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8952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呼吸器,包括呼吸管、吹气口、上接触罩、下接触罩和出气口,呼吸管内设有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下部的呼吸管连通有进气管,进气管内所有第二单向阀,进气管连通有充气装置,单向阀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交叉感染,限位装置可以根据情况调整充气量的多少,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呼吸器,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病人呼吸困难时,往往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式来进行抢救,这种方式对医护人员来说非常不卫生,容易与患者之间产生交叉感染。而且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也容易漏气,对患者的舌体也无法调整,影响抢救的成功率,另外,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在病重时需带上氧气罩进行吸氧,当病情危及需紧急抢救人工呼吸时要摘下氧气罩进行,反复操作非常麻烦有可能贻误抢救时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呼吸器。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呼吸器,包括呼吸管、吹气口、上接触罩、下接触罩和出气口,呼吸管内设有第一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下部的呼吸管连通有进气管,进气管内所有第二单向阀,进气管连通有充气装置。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气装置包括一个按压式充气囊,充气囊的底部设有第三单向阀,充气囊设有用来调整充气量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充气囊上的按压板和支撑杆,按压板上设有容纳支撑杆的通孔,支撑杆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支撑杆螺纹连接。本技术采取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单向阀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交叉感染,限位装置可以根据情况调整充气量的多少,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呼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呼吸管,2-下接触罩,3-出气口,4-上接触罩,5-吹气口,6-第一单向阀,7-进气管,8-第二单向阀,9-充气囊,10-按压板,11-支撑杆,12-限位块,13-第三单向阀,14-出气管。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附图为呼吸器的结构示意图,呼吸器包括呼吸管1、吹气口5、上接触罩4、下接触罩2和出气口3,呼吸管1内设有第一单向阀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6下部的呼吸管1连通有进气管7,进气管7内所有第二单向阀8,进气管7连通有充气装置,充气装置包括一个按压式充气囊9,充气囊9的底部设有第三单向阀13,充气囊9设有用来调整 -->充气量的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充气囊9上的按压板10和支撑杆11,按压板10上设有容纳支撑杆11的通孔,支撑杆11上设有限位块12,限位块12与支撑杆11螺纹连接,充气囊9的出气管14与进气管7螺纹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呼吸器,包括呼吸管(1)、吹气口(5)、上接触罩(4)、下接触罩(2)和出气口(3),呼吸管(1)内设有第一单向阀(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6)下部的呼吸管(1)连通有进气管(7),进气管(7)内所有第二单向阀(8),进气管(7)连通有充气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器,包括呼吸管(1)、吹气口(5)、上接触罩(4)、下接触罩(2)和出气口(3),呼吸管(1)内设有第一单向阀(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6)下部的呼吸管(1)连通有进气管(7),进气管(7)内所有第二单向阀(8),进气管(7)连通有充气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包括一个按压式充气囊(9),充气囊(9)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希平郑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韩希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