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电机组,尤其涉及智能降温燃气发电机组。
技术介绍
1、燃气发电机组是适应世界环保要求和市场新环境而开发的新型发电机组;而天然气发电机组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联合循环燃气轮机,一种是燃气内燃机;但现有的燃气发电机组在降温时,一般通过风扇对设备外部进行散热处理,导致散热不够均匀,而且没法对设备内部进行降温处理,降低了降温效果,而且没法将冷却的清水洒在汽化结构上,需要人工进行喷水,增加了人工负担,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果,而且一般不具有汽化结构,不能通过汽化吸热,使设备周围处于高温环境,从而对降温过程造成影响,降低了降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智能降温燃气发电机组,可以使风扇在设备内部进行移动降温,使散热较为均匀,从而对设备的不同部分进行散热处理,提高了散热效果,而且可以将冷却的清水自动洒在汽化结构上,无需人工进行辅助喷水,降低了人工负担,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果,而且通过汽化结构对设备外部进行吸热处理,使设备周围处于低温环境,确保了降温过程,提高了降温效果。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智能降温燃气发电机组,包括燃气发电机组主体、降温槽、调节降温组件、冷水进料组件和调节汽化组件,所述燃气发电机组主体内开设有降温槽,所述降温槽内安装有调节降温组件,所述降温槽内安装有冷水进料组件,所述燃气发电机组主体上安装有调节汽化组件;
3、所述调节降温组件包括导轨、第一弧形挤压板、第一电机、丝杆、滑块、螺纹孔、
4、优选的,所述转动板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鼓风扇,所述降温槽的顶端内壁上对应鼓风扇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挤压板。
5、优选的,所述冷水进料组件包括制冷盒、冷却器、水泵、进水管、蓄水管、连通孔、活塞柱、第二弹簧、连接板、第二弧形挤压板、连接架和挤压块,所述燃气发电机组主体的顶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制冷盒,所述制冷盒上镶嵌安装有冷却器,所述制冷盒的底端内壁上对称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上贯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降温槽的两侧内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蓄水管,且进水管的底端贯通连接于蓄水管的内壁上,所述蓄水管上分布开设有连通孔,两个所述连通孔内套接有活塞柱,九个所述活塞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挤压板,所述连接板的底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底端固接于蓄水管的外壁上。
6、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底端外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顶端外壁上对应第二弧形挤压板位置固接有挤压块。
7、优选的,所述调节汽化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一齿轮、支撑板、转动孔、转动杆、收卷辊、吸水棉带、第二齿轮、齿带和导向口,所述燃气发电机组主体的两侧外壁上分布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另一个所述支撑板上对应转动杆位置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收卷辊,两个所述收卷辊上固定连接有吸水棉带,且吸水棉带的一侧位于蓄水管的底端外壁上,所述降温槽的两侧对应吸水棉带位置均开设有导向口,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两个所述第二齿轮的一侧啮合安装有齿带,所述齿带内啮合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燃气发电机组主体上镶嵌安装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固接于第一齿轮的外壁上。
8、优选的,所述燃气发电机组主体的底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分布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套接有螺丝。
9、优选的,所述降温槽的底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内镶嵌连接有空气过滤网。
10、优选的,所述制冷盒的顶端贯通连接有补水管,所述补水管上镶嵌安装有阀门。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内套接有转动轴的外壁上,且第一弹簧为一种扭转弹簧。
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调节降温组件,可以使风扇在设备内部进行移动降温,使散热较为均匀,从而对设备的不同部分进行散热处理,提高了散热效果;
13、采用了冷水进料组件,可以将冷却的清水自动洒在汽化结构上,无需人工进行辅助喷水,降低了人工负担,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果;
14、采用了调节汽化组件,通过汽化结构对设备外部进行吸热处理,使设备周围处于低温环境,确保了降温过程,提高了降温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智能降温燃气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发电机组主体(1)、降温槽(2)、调节降温组件(3)、冷水进料组件(4)和调节汽化组件(5),所述燃气发电机组主体(1)内开设有降温槽(2),所述降温槽(2)内安装有调节降温组件(3),所述降温槽(2)内安装有冷水进料组件(4),所述燃气发电机组主体(1)上安装有调节汽化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降温燃气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3010)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鼓风扇(3011),所述降温槽(2)的顶端内壁上对应鼓风扇(3011)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挤压板(3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降温燃气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进料组件(4)包括制冷盒(401)、冷却器(402)、水泵(403)、进水管(404)、蓄水管(405)、连通孔(406)、活塞柱(407)、第二弹簧(408)、连接板(409)、第二弧形挤压板(4010)、连接架(4011)和挤压块(4012),所述燃气发电机组主体(1)的顶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制冷盒(401),所述制冷盒(401)上镶嵌安装有冷却器(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降温燃气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05)的底端外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架(4011),所述连接架(4011)的顶端外壁上对应第二弧形挤压板(4010)位置固接有挤压块(40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降温燃气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汽化组件(5)包括第二电机(501)、第一齿轮(502)、支撑板(503)、转动孔(504)、转动杆(505)、收卷辊(506)、吸水棉带(507)、第二齿轮(508)、齿带(509)和导向口(5010),所述燃气发电机组主体(1)的两侧外壁上分布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03),所述支撑板(503)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505),另一个所述支撑板(503)上对应转动杆(505)位置开设有转动孔(504),所述转动杆(505)上固定连接有收卷辊(506),两个所述收卷辊(506)上固定连接有吸水棉带(507),且吸水棉带(507)的一侧位于蓄水管(405)的底端外壁上,所述降温槽(2)的两侧对应吸水棉带(507)位置均开设有导向口(5010),所述转动杆(505)的一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508),两个所述第二齿轮(508)的一侧啮合安装有齿带(509),所述齿带(509)内啮合安装有第一齿轮(502),所述燃气发电机组主体(1)上镶嵌安装有第二电机(501),且第二电机(501)的输出轴一端固接于第一齿轮(502)的外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降温燃气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发电机组主体(1)的底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座(6),所述支撑座(6)上分布开设有连接孔(7),所述连接孔(7)内套接有螺丝(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降温燃气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槽(2)的底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隔离板(9),所述隔离板(9)内镶嵌连接有空气过滤网(1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降温燃气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盒(401)的顶端贯通连接有补水管(11),所述补水管(11)上镶嵌安装有阀门(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降温燃气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309)内套接有转动轴(308)的外壁上,且第一弹簧(309)为一种扭转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降温燃气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发电机组主体(1)、降温槽(2)、调节降温组件(3)、冷水进料组件(4)和调节汽化组件(5),所述燃气发电机组主体(1)内开设有降温槽(2),所述降温槽(2)内安装有调节降温组件(3),所述降温槽(2)内安装有冷水进料组件(4),所述燃气发电机组主体(1)上安装有调节汽化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降温燃气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3010)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鼓风扇(3011),所述降温槽(2)的顶端内壁上对应鼓风扇(3011)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挤压板(3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降温燃气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进料组件(4)包括制冷盒(401)、冷却器(402)、水泵(403)、进水管(404)、蓄水管(405)、连通孔(406)、活塞柱(407)、第二弹簧(408)、连接板(409)、第二弧形挤压板(4010)、连接架(4011)和挤压块(4012),所述燃气发电机组主体(1)的顶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制冷盒(401),所述制冷盒(401)上镶嵌安装有冷却器(402),所述制冷盒(401)的底端内壁上对称安装有水泵(403),所述水泵(403)上贯通连接有进水管(404),所述降温槽(2)的两侧内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蓄水管(405),且进水管(404)的底端贯通连接于蓄水管(405)的内壁上,所述蓄水管(405)上分布开设有连通孔(406),两个所述连通孔(406)内套接有活塞柱(407),九个所述活塞柱(40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09),所述连接板(409)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挤压板(4010),所述连接板(409)的底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408),且第二弹簧(408)的底端固接于蓄水管(405)的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降温燃气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05)的底端外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架(4011),所述连接架(4011)的顶端外壁上对应第二弧形挤压板(4010)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门海宁,刘书刚,张伟,张洪文,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亚冠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