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没式液冷罐箱及其温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28787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浸没式液冷罐箱及其温控方法。浸没式液冷罐箱包括框架、罐体、隔板及温控系统。罐体的内部形成有收容空间。隔板设于罐体内部,隔板用于将收容空间分隔形成冷却腔及安装腔,冷却腔为一密闭空间,用于收容待换热介质及冷却液,待换热介质浸入于冷却液中。温控系统包括设于罐体内部的冷却组件及设于罐体外周的换热组件。冷却组件包括用于提供冷量的制冷器,制冷器位于安装腔并与冷却腔相通。换热组件对应位于冷却腔外,其用于供换热剂流动。其中,冷却组件启动以对冷却腔内的冷却液进行冷却,和/或,通过换热组件供换热剂流动,以冷却待换热介质。或者,通过换热组件供换热剂流动,以升温待换热介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装箱,特别涉及一种浸没式液冷罐箱及其温控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现代物流行业发展,罐式集装箱用作货物的储运载体,人们对其需求越来越多。而由于部分装载货物,例如储能电池、服务器等在工作时对温度的要求较高,高温或低温均会容易影响其正常工作。

2、而目前用于装载储能电池或者服务器的集装箱往往仅考虑到了降温。其中,风冷是最常见、最广泛、最简单的散热方式。但是,风冷换热效率低、热传导时间长,不足以支撑日益增长的热管理需求。与其他冷却策略相比,液体冷却具有更高的热导率、更大的热容量和更好的冷却性能。液体冷却主要包括非接触式液冷和浸没式液冷两种形式,在非接触式液冷中,需要添加冷板和支撑冷板的铝框架,并涂抹导热硅脂或环氧粘合剂以消除储能电池或者服务器表面和冷板之间存在的空气间隙,这将导致更高的成本、更大的系统重量和更高的系统复杂性。浸没式液冷也即:将储能电池或者服务器浸没在冷却液中并与冷却液进行热交换,以实现散热,且散热效果较前述两种形式更好。但是,现有技术中在采用浸没式液冷形式时,往往只考虑到采用内部制冷机降温,冷却方式单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浸没式液冷罐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没式液冷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冷却组件、所述换热组件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浸没式液冷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调节所述冷却组件以及所述换热组件的运行功率;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浸没式液冷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系统还包括电压/电流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待换热介质的电压/电流信号,所述电压/电流检测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没式液冷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储存箱,所述储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浸没式液冷罐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没式液冷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冷却组件、所述换热组件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浸没式液冷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调节所述冷却组件以及所述换热组件的运行功率;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浸没式液冷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系统还包括电压/电流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待换热介质的电压/电流信号,所述电压/电流检测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没式液冷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储存箱,所述储存箱设于所述安装腔内,用于储存所述冷却液,所述制冷器的进液口与所述储存箱连通,所述制冷器的出液口与所述冷却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浸没式液冷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器的出液口通过输出管路与所述冷却腔相通,所述制冷器的进液口通过输入管路与所述储存箱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没式液冷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设于所述冷却腔内,且位于所述冷却液的上方;所述冷凝器具有输入口及输出口,所述输入口与所述制冷器的出液口相通,所述输出口与所述制冷器的进液口相通,所述制冷器用于向所述冷凝器输送冷媒,以使位于所述冷凝器内的冷媒与所述冷却液进行热交换而冷凝气态冷却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没式液冷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器及换热管路,所述换热器用于加热或者冷却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佳维孟庆国柏伟陈晓春徐玮李秀丽朱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集安瑞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