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卷芯夹具,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卷芯极耳夹具。
技术介绍
1、在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采用多极耳工艺以,电芯在装配前进行极耳预焊和极耳裁切是必不可少的工序之一,其目的保证卷芯与盖板焊接强度,但在现有生产过程中,卷芯上下夹具频繁,极耳预焊经常出现极耳破裂、位置偏移、裁切尺寸长短不一致,此两种方式均存在烘烤时间长、烘烤效率低、能耗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卷芯极耳夹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卷芯上下夹具频繁,效率低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卷芯极耳夹具,包括:上盖,上盖包括盖体和两个压板,两个压板相对地设置于盖体的两侧;底座,底座设有容纳槽,上盖设置于容纳槽的开口处时,容纳槽的侧壁上设有两个垫板,两个垫板相对地设置于容纳槽的侧壁上,两个垫板与两个压板一一对应地设置,各垫板与对应的压板之间形成用于限制卷芯的极耳的限位空间;其中,上盖具有与底座相连接的封闭位置,上盖具有与底座分离的打开位置,当上盖处于封闭位置时,上盖与底座之间共同形成放置卷芯的容纳腔,且压板与垫板相贴合以夹紧位于限位空间内的极耳。
3、进一步地,容纳槽的侧壁上设有两个第一凹槽,两个第一凹槽相对地设置,两个垫板与两个第一凹槽对应设置,垫板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一凹槽连接,垫板的另一端远离第一凹槽延伸至底座外。
4、进一步地,容纳槽的侧壁上还设有两个第二凹槽,两个第二凹槽相对地设置,当上盖处于封闭位置时,部分上
5、进一步地,上盖具有两个凸起部,两个凸起部相对地设置于盖体的两侧,凸起部与第二凹槽一一对应地设置,当上盖处于封闭位置时,凸起部延伸至第二凹槽内。
6、进一步地,压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板体的第一端与盖体连接;第二板体,第二板体的第一端与第一板体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板体的第二端远离第一板体延伸设置。
7、进一步地,上盖处于封闭位置时,第二板体与垫板相贴合以夹紧部分极耳,部分极耳延伸于第二板体和垫板外以用于焊接。
8、进一步地,垫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多个第一通孔间隔地设置于垫板上。
9、进一步地,第二板体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多个第二通孔间隙地设置于第二板体上,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一一对应地设置。
10、进一步地,容纳腔的侧壁上设有防静电模。
11、进一步地,上盖和底座采用绝缘材质制成。
12、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具有压板的上盖和具有垫板的底座,压板和垫板一一对应地设置,并且,底座设有具有开口的容纳槽,上盖设置于容纳槽的开口处时,上盖与底座共同形成放置卷芯的容纳腔,使得卷芯可以稳定地放置于容纳腔内,同时上盖具有与底座相连接的封闭位置,上盖具有与底座分离的打开位置,当上盖处于封闭位置时,压板与垫板相贴合以夹紧卷芯的极耳。使得压板与垫板可以将卷芯的极耳进行定位,防止出现极耳预焊接时极耳破裂,以及造成极耳位置偏移的现象,这样有效地保证了卷芯在加工过程中的加工效率与加工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卷芯极耳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卷芯极耳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21)的侧壁上设有两个第一凹槽(210),两个所述第一凹槽(210)相对地设置,两个所述垫板(22)与两个所述第一凹槽(210)对应设置,所述垫板(22)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凹槽(210)连接,所述垫板(22)的另一端远离所述第一凹槽(210)延伸至所述底座(20)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卷芯极耳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21)的侧壁上还设有两个第二凹槽(211),两个所述第二凹槽(211)相对地设置,当所述上盖(10)处于所述封闭位置时,部分所述上盖(10)延伸至所述第二凹槽(2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卷芯极耳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0)具有两个凸起部(12),两个所述凸起部(12)相对地设置于所述盖体(100)的两侧,所述凸起部(12)与所述第二凹槽(211)一一对应地设置,当所述上盖(10)处于所述封闭位置时,所述凸起部(12)延伸至所述第二凹槽(2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卷芯极耳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0)处于所述封闭位置时,所述第二板体(111)与所述垫板(22)相贴合以夹紧部分所述极耳(31),部分所述极耳(31)延伸于所述第二板体(111)和所述垫板(22)外以用于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卷芯极耳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22)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220),多个所述第一通孔(220)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垫板(2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卷芯极耳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111)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112),多个所述第二通孔(112)间隙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板体(111)上,所述第二通孔(112)与所述第一通孔(220)一一对应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卷芯极耳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上设有防静电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卷芯极耳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0)和所述底座(20)采用绝缘材质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卷芯极耳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卷芯极耳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21)的侧壁上设有两个第一凹槽(210),两个所述第一凹槽(210)相对地设置,两个所述垫板(22)与两个所述第一凹槽(210)对应设置,所述垫板(22)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凹槽(210)连接,所述垫板(22)的另一端远离所述第一凹槽(210)延伸至所述底座(20)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卷芯极耳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21)的侧壁上还设有两个第二凹槽(211),两个所述第二凹槽(211)相对地设置,当所述上盖(10)处于所述封闭位置时,部分所述上盖(10)延伸至所述第二凹槽(2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卷芯极耳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0)具有两个凸起部(12),两个所述凸起部(12)相对地设置于所述盖体(100)的两侧,所述凸起部(12)与所述第二凹槽(211)一一对应地设置,当所述上盖(10)处于所述封闭位置时,所述凸起部(12)延伸至所述第二凹槽(211)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鸿宇,李中胜,周军,李金星,詹世英,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