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分子吊带编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28733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吊装带生产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分子吊带编织装置,包括加工台,其上安装有转动底座,转动底座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安装有多组送丝结构,所述送丝结构包括支撑底板以及支撑顶板,送丝辊竖直固定安装在送丝结构内,所述送丝结构内设有第一升降滑块以及第二升降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一侧安装有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块,所述导丝组件包括安装块以及两组导丝轮,所述支撑顶板上安装有辅助导轮以及导丝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弹性设置的压紧块对送丝辊外侧绕卷的丝进行压紧防松,同时两组所述导丝轮辅助对高强纤维送丝进行导向输送的同时,对送丝进行进行绷直,从而满足编织高强纤维承力内芯的紧密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吊装带生产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分子吊带编织装置


技术介绍

1、高分子吊装带又称为高分子吊带,其由承力内芯和保护套组成,常为圆形结构,其中承力内芯常为高强纤维编织的绳索,保护套为面料或股条编织结构,实现对承力内芯的摩擦防护。

2、目前在进行承力内芯的编织时,编织过程中常需要将高强纤维编织通过编织装置进行规则缠绕,但由于现有缠绕收卷高强纤维编织的绕丝棍规格较大,使得在实际送丝过程,由于高强纤维其长度和位置发生变化,使其发生松弛,高强纤维呈未绷直状态,从而影响编织的紧密度,影响编织的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分子吊带编织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缠绕收卷高强纤维编织的绕丝棍规格较大,使得在实际送丝过程中常会发生高强纤维于未绷直状态,影响编织紧密度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分子吊带编织装置,包括加工台,其上安装有转动底座,所述转动底座由加工台上的转动组件带动转动,所述转动底座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安装有多组送丝结构,所述送丝结构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分子吊带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台,其上安装有转动底座,所述转动底座由加工台上的转动组件带动转动,所述转动底座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安装有多组送丝结构,所述送丝结构包括支撑底板以及支撑顶板,所述支撑底板固定安装在转动底座上,所述支撑顶板设置在支撑底板的上侧,并通过升降组件带动升降,所述支撑底座和支撑顶板的靠近端同轴阻尼转动安装有用于固定送丝辊的回转工装,所述支撑底座两侧分别安装有一组固定轨道,两组所述固定轨道内分滑动安装有第一升降滑块以及第二升降滑块,所述第一升降滑块和第二升降滑块分别与对应固定轨道内的升降螺杆形成螺旋副传动,两组所述升降螺杆通过传动杆件与支撑顶板上的动力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分子吊带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台,其上安装有转动底座,所述转动底座由加工台上的转动组件带动转动,所述转动底座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安装有多组送丝结构,所述送丝结构包括支撑底板以及支撑顶板,所述支撑底板固定安装在转动底座上,所述支撑顶板设置在支撑底板的上侧,并通过升降组件带动升降,所述支撑底座和支撑顶板的靠近端同轴阻尼转动安装有用于固定送丝辊的回转工装,所述支撑底座两侧分别安装有一组固定轨道,两组所述固定轨道内分滑动安装有第一升降滑块以及第二升降滑块,所述第一升降滑块和第二升降滑块分别与对应固定轨道内的升降螺杆形成螺旋副传动,两组所述升降螺杆通过传动杆件与支撑顶板上的动力组件传动连接,由动力组件带动两组升降螺杆同步转动,所述第一滑块靠近送丝辊一侧安装有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块,所述压紧块弹性安装在第一滑块靠近送丝辊一侧,由所述压紧块对送丝辊表面进行压紧,所述第二滑块上安装有导丝组件,所述导丝组件包括安装块以及两组导丝轮,所述安装块上滑动安装有两组驱动滑块,两组所述导丝轮转动安装在对应驱动滑块上,所述安装块设有供两组驱动滑块滑动安装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设有两张第一弹力件,由两组所述第一弹力件支撑两组驱动滑块反向滑动,所述支撑顶板上安装有辅助导轮以及导丝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子吊带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传动轴以及第一动力电机,所述传动轴同轴固定安装在转动底座的底部,所述第一动力电机固定安装在加工台底部,并通过齿轮组件与传动轴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子吊带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惠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君威钢绳索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