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自动化生产,具体涉及一种对位检测上下料设备。
技术介绍
1、在电芯的生产过程中,涉及将电芯极耳与焊盘焊接在一起的作业流程,现有技术中,为克服人工操作存在的效率低下问题,采用了自动化的对位检测技术。
2、在现有的对位检测技术中,通过在电芯的传输线上设置用于对位检测的视觉检测机构,对电芯极耳与焊盘的位置进行相关检测,如不满足焊接需求,则对该不良品进行标记,并集中至传输线上末位工位进行不良品下料。在通过人工对不良品进行二次判别以及改良后,利用单独的作业机构完成对位检测后的相关作业流程,存在重复搬运工作,浪费工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对位检测上下料设备,实现了不良品的及时下料和便于改良后产品的上料,节省工时,以及无需另设单独作业机构。
2、本技术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
3、一种对位检测上下料设备,包括传送机构、ccd检测机构、第一开夹机构、第二开夹机构、上料传输机构、下料传输机构和搬运机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位检测上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机构(100)、CCD检测机构(200)、第一开夹机构(300)、第二开夹机构(400)、上料传输机构(500)、下料传输机构(600)和搬运机构(7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位检测上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模块(130)至少包括沿不同方向夹紧载具的第一夹紧件(131)和第二夹紧件(132),且所述第一夹紧件(131)的对侧设置有第一基准块(133),所述第二夹紧件(132)的对侧设置有第二基准块(1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位检测上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夹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位检测上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机构(100)、ccd检测机构(200)、第一开夹机构(300)、第二开夹机构(400)、上料传输机构(500)、下料传输机构(600)和搬运机构(7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位检测上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模块(130)至少包括沿不同方向夹紧载具的第一夹紧件(131)和第二夹紧件(132),且所述第一夹紧件(131)的对侧设置有第一基准块(133),所述第二夹紧件(132)的对侧设置有第二基准块(1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位检测上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夹机构(300)至少包括沿不同方向驱动的第一驱动模块(310)和第二驱动模块(320),所述第一驱动模块(310)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紧件(131)朝远离所述第一基准块(133)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驱动模块(320)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紧件(132)朝远离所述第二基准块(134)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位检测上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件(131)包括第一安装板(1311)、第一夹紧块(1312)和第一弹簧(1313),所述第一弹簧(1313)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一安装板(1311)和所述第一夹紧块(1312),所述第一弹簧(1313)朝所述第一基准块(133)方向布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位检测上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310)包括第一驱动块(311)、沿不同方向驱动的第一驱动气缸(312)和第二驱动气缸(313),所述第一驱动块(311)连接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浩铎,杨震,陈韩,陈豫川,聂龙如,陈月座,陈良辉,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