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医疗器具
,尤其是一种微型髌骨骨折加压固定器。
技术介绍
目前,髌骨骨折并移位的治疗,通常采用克氏针和张力带钢丝固定方法,此方法可 使骨折端获得均勻的压缩力,但钢丝拉力有限,克氏针易松动退出致固定失效,所以常采用 石膏辅助固定,无法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影响关节功能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方便调整牵拉力的微型髌骨骨折加压 固定器。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底盘上开有齿轮槽及固定钩槽,且 齿轮槽及固定钩槽联通在一体。齿轮槽内相对设置两个齿轮,两个齿轮之间设有固定钩且 与固定钩上的齿条啮合,两个齿轮的外沿分别设有固定钩且分别与固定钩上的齿条啮合。 相对两个齿轮分别开有螺丝孔,螺丝孔内设有顶紧螺丝,加压后防止齿轮转动滑脱。底盘上 设有螺母孔,与底盘相对应有一盒盖,盒盖上对应螺母孔开有螺孔,用来将底盘与盒盖扣为 一体。齿轮上设有方孔,利用方口搬手调节齿轮转动进行加压。本技术体积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手术创伤面小,固定牢固,不用石膏辅助 固定,可使关节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在底盘上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盒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A向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的单支固定钩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的双支固定钩示意图;图中,1、底盘,2、齿轮槽,3、固定钩槽,4、左齿轮,5、右齿轮,6、下固定钩,7、下固定 钩齿条,8、上固定钩,9、上固定钩齿条,10、螺丝孔,11、顶紧螺丝,12、螺母孔,13、盒盖,14、 通孔,15、方孔,16、搬手孔,17、方口搬手,18、单支固定钩,19、双支固定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髌骨骨折加压固定器,其特征是在底盘(1)上开有齿轮槽(2)及固定钩槽(3),且齿轮槽(2)及固定钩槽(3)联通在一体,齿轮槽(2)内相对设置左齿轮(4)和右齿轮(5),左齿轮(4)和右齿轮(5)之间设有下固定钩(6)且与下固定钩(6)上的下固定钩齿条(7)啮合,左齿轮(4)和右齿轮(5)的外沿分别设有上固定钩(8)且分别与上固定钩(8)上的上固定钩齿条(9)啮合,相对左齿轮(4)和右齿轮(5)分别开有螺丝孔(10),螺丝孔(10)内设有顶紧螺丝(11),底盘(1)上设有螺母孔(12),与底盘(1)相对应有一盒盖(13),盒盖(13)上对应螺母孔(12)开有通孔(14),利用螺丝将底盘(1)与盒盖(13)扣为一体,左齿轮(4)和右齿轮(5)齿轮上设有方孔(15),盒盖(13)上开有搬手孔(16)。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微型髌骨骨折加压固定器,其特征是在底盘(1)上开有齿轮槽(2)及固定钩槽(3),且齿轮槽(2)及固定钩槽(3)联通在一体,齿轮槽(2)内相对设置左齿轮(4)和右齿轮(5),左齿轮(4)和右齿轮(5)之间设有下固定钩(6)且与下固定钩(6)上的下固定钩齿条(7)啮合,左齿轮(4)和右齿轮(5)的外沿分别设有上固定钩(8)且分别与上固定钩(8)上的上固定钩齿条(9)啮合,相对左齿轮(4)和右齿轮(5)分别开有螺丝孔(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宁生,战国栋,姜爱田,石洪柱,
申请(专利权)人:王宁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