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流盘、电池及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8483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7
本技术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汇流盘、电池及用电设备,汇流盘包括连接的第一汇流部和第二汇流部,所述第一汇流部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汇流部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一汇流部被配置为与电池的壳体贴合。电池包括壳体、电芯及上述的汇流盘,所述壳体的至少一端设有开口,所述汇流盘设置于所述开口,且所述汇流盘的第一汇流部与所述壳体贴合,所述电芯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汇流部和/或所述第二汇流部与所述电芯电连接。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的电池。本技术提供的汇流盘能够更好地匹配电池的壳体,不容易与壳体发生刮擦,提高了汇流盘与电池的装配质量和装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汇流盘、电池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1、圆柱电池通常包括壳体、卷芯、汇流盘及盖体,卷芯设置在壳体内,壳体的一端为敞口端,汇流盘设置在壳体内,并与卷芯的极耳连接,盖体盖设在敞口端。汇流盘的主要功能是聚集电流,将电流从卷芯聚集到汇流盘上,再通过外部电路传输。汇流盘的设置增大了与极耳的接触面积,减少了能耗。

2、现有技术中,汇流盘焊接在壳体的内壁,但是,由于汇流盘及壳体均具有制造误差,较容易导致汇流盘的外径尺寸与壳体的内径不匹配,还会导致汇流盘与壳体的同心度不好,汇流盘与壳体之间存在刮擦,影响圆柱电池的装配质量。

3、因此,亟需一种汇流盘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汇流盘、电池及用电设备,汇流盘能够更好地匹配电池的壳体,不容易与壳体发生刮擦,提高了汇流盘与电池的装配质量和装配效果。

2、如上构思,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汇流盘,包括连接的第一汇流部和第二汇流部,所述第一汇流部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汇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汇流盘,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的第一汇流部(111)和第二汇流部(112),所述第一汇流部(111)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汇流部(112)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一汇流部(111)被配置为与电池的壳体(200)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部(111)的圆心角小于所述第二汇流部(112)的圆心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盘还包括弯折部(120),所述弯折部(120)设置于所述第一汇流部(111)的边缘并垂直于所述第一汇流部(111),所述弯折部(120)被配置为与所述电池的壳体(200)贴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汇流盘,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的第一汇流部(111)和第二汇流部(112),所述第一汇流部(111)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汇流部(112)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一汇流部(111)被配置为与电池的壳体(200)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部(111)的圆心角小于所述第二汇流部(112)的圆心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盘还包括弯折部(120),所述弯折部(120)设置于所述第一汇流部(111)的边缘并垂直于所述第一汇流部(111),所述弯折部(120)被配置为与所述电池的壳体(200)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盘开设有缺口(150),所述缺口(150)的一侧为所述第一汇流部(111),所述缺口(150)的另一侧为所述第二汇流部(1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汇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150)沿所述汇流盘的径向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思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