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生产,具体为一种航空发动机壳体装夹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1、航空发动机是一种高度复杂和精密的热力机械,现代航空发动机主要是涡喷/涡扇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壳体包覆在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和尾喷管外侧,航空发动机壳体由多块弯曲的壳体薄板组成,通过焊接或铆接的方式连接形成筒状结构。
2、现有的航空发动机壳体装夹定位装置,仅通过底部凹槽对多块弯曲的壳体薄板组件进行定位,整体稳定性不足,且无法对不同规格的航空发动机壳体进行便捷定位,装置整体适用性较低。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航空发动机壳体装夹定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壳体装夹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至少一项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航空发动机壳体装夹定位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外侧曲面上固定安装有侧螺纹杆,所述侧螺纹杆末端贯穿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开设在外活动板底端,所述基板底面边缘固定安装有支撑板;
3、所述外活动板顶部末端固定安装有外定位板,所述外定位板侧面安装有外保护垫,所述外定位板底面与基板顶面边缘贴合,所述基板顶面开设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内侧底面开设有定位槽;
4、所述支撑板上通过轴承座贯穿安装有调节螺纹杆,所述调节螺纹杆贯穿内活动板底端,所述内活动板贯穿轨道窗,所述轨道窗开设在装配槽底部,所述内活动板顶端固定安装有内定位板,所述内定位板侧面安装有内保护垫。
5、优选的,
6、优选的,所述侧螺纹杆和外活动板均关于基板中心等角度分布,所述外活动板的侧视形状为“l”字型,所述外活动板底端开设的限位孔与侧螺纹杆为滑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装配槽和定位槽的俯视形状均为环形,所述定位槽在装配槽底部等间距分布。
8、优选的,所述调节螺纹杆、内定位板、侧螺纹杆和外定位板的中心均在同一垂面上,所述调节螺纹杆的长度和侧螺纹杆的长度均大于装配槽的宽度。
9、优选的,所述调节螺纹杆与内活动板为螺纹连接,所述内活动板与轨道窗为滑动连接。
10、本技术的航空发动机壳体装夹定位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通过新型的结构设计,不仅能够对不同规格航空发动机壳体底部进行限位,而且内外两侧的装夹机构能够便捷的调整水平位置,从底部对弯曲的壳体薄板组件贴合处进行挤压限位,便于焊接或铆接操作的进行;
12、1、通过基板顶面开设的装配槽,对弯曲的壳体薄板组件底端进行限位,令弯曲的壳体薄板组件不仅能够竖直放置,而且边缘能够贴合,并通过直径不同的定位槽,对尺寸不同的壳体薄板组件进行稳定定位,便于装夹和连接操作的进行;
13、2、通过外活动板带着限位孔沿着侧螺纹杆水平滑动,配合旋转调节螺纹杆,利用螺纹连接关系驱动内活动板沿着轨道窗直线滑动,令外活动板和内定位板能够对壳体薄板组件底部进行挤压定位,保证壳体薄板组件边缘稳定对齐,并便于壳体薄板组件的焊接或铆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空发动机壳体装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外侧曲面上固定安装有侧螺纹杆(2),所述侧螺纹杆(2)末端贯穿限位孔(3),所述限位孔(3)开设在外活动板(4)底端,所述基板(1)底面边缘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发动机壳体装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螺纹杆(2)末端安装有锁定螺母(5),所述锁定螺母(5)关于限位孔(3)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发动机壳体装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螺纹杆(2)和外活动板(4)均关于基板(1)中心等角度分布,所述外活动板(4)的侧视形状为“L”字型,所述外活动板(4)底端开设的限位孔(3)与侧螺纹杆(2)为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发动机壳体装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槽(8)和定位槽(9)的俯视形状均为环形,所述定位槽(9)在装配槽(8)底部等间距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发动机壳体装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纹杆(11)、内定位板(14)、侧螺纹杆(2)和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发动机壳体装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纹杆(11)与内活动板(12)为螺纹连接,所述内活动板(12)与轨道窗(13)为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发动机壳体装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外侧曲面上固定安装有侧螺纹杆(2),所述侧螺纹杆(2)末端贯穿限位孔(3),所述限位孔(3)开设在外活动板(4)底端,所述基板(1)底面边缘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发动机壳体装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螺纹杆(2)末端安装有锁定螺母(5),所述锁定螺母(5)关于限位孔(3)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发动机壳体装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螺纹杆(2)和外活动板(4)均关于基板(1)中心等角度分布,所述外活动板(4)的侧视形状为“l”字型,所述外活动板(4)底端开设的限位孔(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恒江,刘丹,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三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