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灭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灭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28261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5
本申请涉及电力设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灭弧装置,包括离子栅结构、触头结构和连杆结构,触头结构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离子栅结构包括支撑架和多个灭弧片,多个灭弧片均设置于支撑架上,灭弧片上开设有容纳槽,相邻两个灭弧片之间形成小气室,连杆结构包括第一连杆和驱动杆,第一连杆设置于动触头上,驱动杆用于带动第一连杆转动,本申请中驱动杆通过第一连杆带动动触头转动,让动触头能够快速和静触头实现分开或者连接,通过离子栅结构把电弧分成若干短弧,从而实现电弧的快速拉长分段,使得电弧重新燃烧困难,并且燃烧的电弧让小气室的气压产生变化,让小气室快速带走游离气体,让外界冷空气对电弧进行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力设备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灭弧装置


技术介绍

1、复合开关是一种集隔离、短路、过载和欠压保护于一体的开关设备,通常复合开关由隔离开关、负载开关和灭弧装置组成,灭弧装置用于在电路断开时迅速熄灭电弧,以保护系统的安全运行,灭弧装置需要在短时间和有限的空间内熄灭高温电弧,避免对附近零件造成损害。

2、相关技术灭弧装置包括离子栅结构和触头结构,触头结构包括静触头和动触头,离子栅结构包括支撑架和多个灭弧片,多个灭弧片固定连接于支撑架上。当动触头和静触头抵接或者分离的时候,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产生电弧,电弧通过进入多个灭弧片而分解成若干短电弧,若干短电弧进行燃烧,从而实现灭弧的情况。

3、当电弧产生时,电弧被多个灭弧片分隔开来,但相邻两个灭弧片之间的电弧可能长时间燃烧,使得电弧无法及时降温而消失,从而电弧可能会降低复合开关的分断性能,甚至电弧长时间燃烧可能烧坏其他零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电弧长时间燃烧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灭弧装置。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灭弧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灭弧装置,包括离子栅结构和触头结构,所述触头结构包括动触头、静触头和触头座,所述动触头转动连接于触头座上,所述离子栅结构包括支撑架和多个灭弧片,多个所述灭弧片均设置于支撑架上,所述灭弧片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贯穿至灭弧片朝向触头结构的侧面,相邻两个所述灭弧片之间形成小气室。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灭弧片上开设有容纳槽,且容纳槽贯穿至灭弧片朝向触头结构的侧面,再加上灭弧片设置于支撑架上,使得相邻两个灭弧片之间形成有小气室,当电弧进入相邻两个灭弧片中时,电弧能够在小气室内进行燃烧,使得小气室的气压产生变化,从而让小气室内部和外界形成一定的气压差,能够让小气室快速带走残余游离气体,外界冷空气对电弧进行冷却,实现对电弧的快速冷却,从而让电弧难以长时间燃烧,避免影响复合开关的分断能力。

5、可选的,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灭弧片上设有用于插入安装孔的安装条,所述安装条上设有用于插入固定槽的固定块,当所述固定块插入固定槽内时,所述安装条位于安装孔内。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条插入安装孔内,且固定块插入固定槽内,让固定槽的槽壁对固定块进行限制,使得灭弧片能够固定于支撑架上,从而让灭弧片能够固定于支撑架上,并且多个灭弧片之间的间距能够固定。

7、可选的,还包括罩体,所述支撑架设置于罩体内,所述动触头的转动路径位于罩体内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架设置于罩体内,且动触头的转动路径位于罩体内部,使得动触头在移动时产生的电弧也在罩体内部,避免电弧随着动触头的移动而对其他零部件进行破坏,进一步降低电弧对零部件的破坏。

9、可选的,所述罩体上转动连接有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上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位于动触头的移动路径上,所述主动齿轮用于带动从动齿轮转动,所述从动齿轮上设有风扇,所述风扇朝离子栅结构的方向。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固定板位于动触头的移动路径上,让动触头在移动的时候能够带动第一固定板产生移动,使得第一固定板能够带动主动齿轮进行转动,再加上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且风扇设置于从动齿轮上,使得风扇能够产生转动,通过风扇朝离子栅结构的方向,使得风扇带动空气朝离子栅结构的方向移动,从而离子栅结构内的空气能够快速流动,让小气室内的气体能够更加快速的流通,实现对电弧的快速冷却,避免电弧长时间燃烧。

11、可选的,所述主动齿轮上设有第二固定板,在所述动触头分离静触头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固定板位于动触头的移动路径上,在所述动触头抵接静触头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固定板位于动触头的移动路径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动触头分离静触头,此时第二固定板位于动触头的移动路径上,使得动触头能够带动第二固定板移动,让风扇实现离子栅结构的空气快速流动;通过动触头抵接静触头,此时第一固定板位于动触头的移动路径上,使得动触头能够带动第一固定板移动,让风扇实现离子栅结构的空气快速流动;从而让动触头在分离或者抵接静触头时都能够带动主动齿轮进行转动,通过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风扇,实现离子栅结构的空气流通,降低电弧产生的风险。

13、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一磁铁,所述罩体上设有第三磁铁,当所述第一磁铁吸附第三磁铁时,所述第一固定板位于动触头的移动路径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磁铁吸附第三磁铁,让第一固定板能够固定于罩体上,使得第一固定板能够稳定的位于动触头的移动路径上,防止主动齿轮在转动的过程中动触头不能抵接第一固定板,进一步增加主动齿轮转动的稳定程度。

15、可选的,所述风扇包括支撑杆和扇叶,所述支撑杆上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限位条,所述从动齿轮上开设有供限位条插入的限位槽,当所述限位条插入限位槽内时,所述支撑板和从动齿轮相互固定。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条插入限位槽内,让限位槽的槽壁对限位条进行限制,让支撑板和从动齿轮相互固定,使得从动齿轮能够带动限位条进行转动,从而让从动齿轮和支撑杆能够一起转动,支撑杆通过扇叶转动带动空气的流通;若是风扇产生损坏时,人们将限位条从限位槽内取出,让风扇能够实现更换。

17、可选的,所述罩体上转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安装杆,所述从动齿轮上开设有供安装杆插入的通孔,当所述安装杆插入通孔内时,所述从动齿轮固定于安装板上。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杆插入通孔内,让通孔的孔壁对安装杆进行限制,使得安装板和从动齿轮能够相互固定,若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之间产生磨损,人们能够将从动齿轮从安装板中拆卸出来,让从动齿轮能够更好的进行转动。

19、可选的,所述通孔上开设有连通限位槽的穿孔,所述穿孔内滑动连接有锁定杆,所述锁定杆朝向限位槽的方向和锁定杆朝从动齿轮轴线的方向之间具有斜面,所述安装杆上开设有供锁定杆插入的锁定槽,当所述锁定杆插入锁定槽内时,所述安装板和从动齿轮相互固定。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安装杆插入通孔内,让安装板和从动齿轮相互固定,然后将限位条插入限位槽内,通过锁定杆朝向限位槽的方向和锁定杆朝从动齿轮轴线的方向之间具有斜面,使得限位条通过斜面带动锁定杆在穿孔内移动,直到锁定杆插入锁定槽内,实现锁定杆和安装杆的相互固定,让安装板和从动齿轮实现锁定。

21、可选的,还包括连杆结构,所述动触头包括抵接部、连接部和转动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抵接部和转动部之间,所述转动部转动连接于触头座上,所述连杆结构包括第一连杆和驱动杆,所述第一连杆设置于连接部上,所述驱动杆用于带动第一连杆转动。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杆通过第一连杆带动动触头在触头座上转动,通常情况下驱动杆直接驱动动触头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灭弧装置,包括离子栅结构(2)和触头结构(3),所述触头结构(3)包括动触头(31)、静触头(32)和触头座(34),所述动触头(31)转动连接于触头座(34)上,所述离子栅结构(2)包括支撑架(21)和多个灭弧片(22),多个所述灭弧片(22)均设置于支撑架(2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片(22)上开设有容纳槽(26),所述容纳槽(26)贯穿至灭弧片(22)朝向触头结构(3)的侧面,相邻两个所述灭弧片(22)之间形成小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1)上设有安装孔(24),所述安装孔(24)的孔壁上开设有固定槽(241),所述灭弧片(22)上设有用于插入安装孔(24)的安装条(25),所述安装条(25)上设有用于插入固定槽(241)的固定块(251),当所述固定块(251)插入固定槽(241)内时,所述安装条(25)位于安装孔(24)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罩体(1),所述支撑架(21)设置于罩体(1)内,所述动触头(31)的转动路径位于罩体(1)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上转动连接有主动齿轮(11)和从动齿轮(16),所述主动齿轮(11)上设有第一固定板(12),所述第一固定板(12)位于动触头(31)的移动路径上,所述主动齿轮(11)用于带动从动齿轮(16)转动,所述从动齿轮(16)上设有风扇(5),所述风扇(5)朝离子栅结构(2)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11)上设有第二固定板(13),在所述动触头(31)分离静触头(32)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固定板(13)位于动触头(31)的移动路径上,在所述动触头(31)抵接静触头(32)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固定板(12)位于动触头(31)的移动路径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2)上设有第一磁铁(14),所述罩体(1)上设有第三磁铁(142),当所述第一磁铁(14)吸附第三磁铁(142)时,所述第一固定板(12)位于动触头(31)的移动路径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5)包括支撑杆(51)和扇叶(52),所述支撑杆(51)上设有支撑板(53),所述支撑板(53)上设有限位条(531),所述从动齿轮(16)上开设有供限位条(531)插入的限位槽(174),当所述限位条(531)插入限位槽(174)内时,所述支撑板(53)和从动齿轮(16)相互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上转动连接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上设有安装杆(41),所述从动齿轮(16)上开设有供安装杆(41)插入的通孔(161),当所述安装杆(41)插入通孔(161)内时,所述从动齿轮(16)固定于安装板(4)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61)上开设有连通限位槽(174)的穿孔(177),所述穿孔(177)内滑动连接有锁定杆(178),所述锁定杆(178)朝向限位槽(174)的方向和锁定杆(178)朝从动齿轮(16)轴线的方向之间具有斜面(179),所述安装杆(41)上开设有供锁定杆(178)插入的锁定槽(42),当所述锁定杆(178)插入锁定槽(42)内时,所述安装板(4)和从动齿轮(16)相互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杆结构(6),所述动触头(31)包括抵接部(313)、连接部(314)和转动部(315),所述连接部(314)设置于抵接部(313)和转动部(315)之间,所述转动部(315)转动连接于触头座(34)上,所述连杆结构(6)包括第一连杆(61)和驱动杆(63),所述第一连杆(61)设置于连接部(314)上,所述驱动杆(63)用于带动第一连杆(61)转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灭弧装置,包括离子栅结构(2)和触头结构(3),所述触头结构(3)包括动触头(31)、静触头(32)和触头座(34),所述动触头(31)转动连接于触头座(34)上,所述离子栅结构(2)包括支撑架(21)和多个灭弧片(22),多个所述灭弧片(22)均设置于支撑架(2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片(22)上开设有容纳槽(26),所述容纳槽(26)贯穿至灭弧片(22)朝向触头结构(3)的侧面,相邻两个所述灭弧片(22)之间形成小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1)上设有安装孔(24),所述安装孔(24)的孔壁上开设有固定槽(241),所述灭弧片(22)上设有用于插入安装孔(24)的安装条(25),所述安装条(25)上设有用于插入固定槽(241)的固定块(251),当所述固定块(251)插入固定槽(241)内时,所述安装条(25)位于安装孔(24)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罩体(1),所述支撑架(21)设置于罩体(1)内,所述动触头(31)的转动路径位于罩体(1)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上转动连接有主动齿轮(11)和从动齿轮(16),所述主动齿轮(11)上设有第一固定板(12),所述第一固定板(12)位于动触头(31)的移动路径上,所述主动齿轮(11)用于带动从动齿轮(16)转动,所述从动齿轮(16)上设有风扇(5),所述风扇(5)朝离子栅结构(2)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11)上设有第二固定板(13),在所述动触头(31)分离静触头(32)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固定板(13)位于动触头(31)的移动路径上,在所述动触头(31)抵接静触头(32)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固定板(12)位于动触头(31)的移动路径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继龙傅杰龚立俊蒋浩宋建敏高斌凯郑小锋杨帅
申请(专利权)人:信一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