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连拱隧道施工结构的,尤其涉及一种中隔墙与初期支护连接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连拱隧道一般是将两个隧道之间的岩体用水泥混凝土来替代,采用三导洞施工法,形成双洞拱墙相连的一种结构,连接中间的部分称之为中隔墙。随着目前国内外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连拱隧道的使用量日益增大,特别是在某些地质复杂的地区,对于连拱隧道承受偏压能力的要求更高。
2、传统结构中采用单一的浇注混凝土或钢筋搭接的方式对中隔墙进行加固,不能更好的地方围岩因偏压所产生的内力,致使中隔墙的稳定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的中隔墙与初期支护连接的连接结构,解决现有技术的结构致使中隔墙稳定性降低的技术问题。
2、一种中隔墙与初期支护连接的连接结构,用于中隔墙的加固,在所述中隔墙设置多个加固组件,多个所述加固组件用于将中隔墙与围岩形成整体,以抵抗围岩在偏压时所产生的内力。
3、优选的或可选的,在中隔墙的底面设置墙肩,所述墙肩的宽度与中隔墙顶面的宽度相同。
4、优选的或可选的,在所述墙肩上设置中隔墙拱部,所述中隔墙拱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墙肩的宽度,以在墙肩的顶面上形成错开段,所述错开段用于多个安装钢拱架的一端的搭接并且中隔墙拱部与每个所述钢拱架均留有间隙,钢拱架的另一端沿围岩进行锚固。
5、优选的或可选的,所述中隔墙拱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多个注浆管,所述注浆管对应与所述钢拱架的一端固定连接。
6、优选的或可选的,所述注浆管的一端设置有环
7、优选的或可选的,所述环耳与钢拱架之间设置有橡胶垫板,所述橡胶垫板用于降低环耳与钢拱架的磨损,且将中隔墙与钢拱架形成整体,能够抵抗围岩所产生的内力。
8、有益效果
9、通过上多个加固组件的作用,减少初期支护不均匀变形对偏压的影响,避免中隔墙顶部脱空,将中隔墙与围岩和钢拱架形成一个整体,提高中隔墙的抗偏压能力,降低中隔墙拱顶下沉,防止钢拱架沉降和位移,还可以增加隧道整体受力和稳定性,避免主洞拱顶开裂,提高了连拱隧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隔墙与初期支护连接的连接结构,用于中隔墙的加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隔墙设置多个加固组件,多个所述加固组件用于将中隔墙与围岩形成整体,以抵抗围岩在偏压时所产生的内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在中隔墙的顶面设置的墙肩,所述墙肩的宽度与中隔墙顶面的宽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墙肩上设置中隔墙拱部,所述中隔墙拱部的宽度小于墙肩的宽度,以在墙肩的顶面上形成错开段,所述错开段用于多个钢拱架的一端的搭接并且中隔墙拱部与所述钢拱架之间留有间隙,钢拱架的另一端沿围岩进行锚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墙拱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多个注浆管,所述注浆管对应与所述钢拱架的一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的一端设置有环耳,所述环耳与钢拱架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耳与钢拱架之间设置有橡胶垫板,所述橡胶垫板用于降低环耳与钢拱架的磨损,且将中隔墙与钢拱架形成整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耳的周向设置加劲肋,所述加劲肋与所述钢拱架通过纵向连接钢筋进行加固,所述加劲肋以增大注浆管与钢拱架的接触面积,用于提高中隔墙的稳固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加固组件还包括注浆锚杆,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锚杆和注浆管以梅花形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隔墙与初期支护连接的连接结构,用于中隔墙的加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隔墙设置多个加固组件,多个所述加固组件用于将中隔墙与围岩形成整体,以抵抗围岩在偏压时所产生的内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在中隔墙的顶面设置的墙肩,所述墙肩的宽度与中隔墙顶面的宽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墙肩上设置中隔墙拱部,所述中隔墙拱部的宽度小于墙肩的宽度,以在墙肩的顶面上形成错开段,所述错开段用于多个钢拱架的一端的搭接并且中隔墙拱部与所述钢拱架之间留有间隙,钢拱架的另一端沿围岩进行锚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墙拱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多个注浆管,所述注浆管对应与所述钢拱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守洋,徐少东,金崇强,柯文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