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倾转旋翼可升缩的纵列式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8237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倾转旋翼可升缩的纵列式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包括机身、以及设于机身前后部的前后部升力机构;该前后部升力机构包括对应的前后部上旋翼、驱动前后部上旋翼转动的前后上翼驱动装置、前后部下旋翼、驱动前后部下旋翼转动的前后下翼驱动装置、连接于前后上翼驱动装置与前后下翼驱动装置之间的前后上翼升降装置、以及驱动前后上翼升降装置以机身轴向为转轴进行自转的前后部侧倾驱动装置;此方案针对传统纵列式双旋翼无人机的基本特性进行改进,满足了无人机市场大载重的需求,通过对双对旋翼的设计,有效解决了普通纵列式双旋翼关于纵向稳定性差和偏航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行器的,特别涉及一种倾转旋翼可升缩的纵列式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


技术介绍

1、纵列式双旋翼直升机存在诸多优势,如前后桨的反转能够抵消机身反扭矩,以至于不需要尾桨做平衡,显著提高了悬停效率,同时机身紧凑,且重心变化范围大,显著提高了载重效率和载重能力,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纵列式双旋翼直升机为ch-47支奴干。在小型化方面,目前研究设计的纵列式双旋翼无人直升机在有效载荷方面均优于同重量同功率的固定翼无人机,多用于农业植保、消防救援、物资补给和摄影等方面对于载荷需求大的情况。稳定性方面受制于纵列式的双桨其纵向稳定性较低,偏航由于前后旋翼的差动动气控制因此效率较低。虽然也有共轴双桨的形式,也是四个旋翼,但是共轴双桨结构复杂,效率低。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同时提高载重能力,某些技术人员在纵列式双旋翼的基础上,按照多旋翼无人机布局增加了四个旋翼,使得稳定性显著提高,但受制于空间面积单个桨叶尺寸小,载重能力提升有限,占地面积较原来大。另有某些技术人员在设计了纵列式三旋翼、四旋翼、五旋翼和六旋翼等一系列无人机,在机动性上均无明显提升,载重能力的提升带来的也是能源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倾转旋翼可升缩的纵列式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列式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列式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列式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列式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纵列式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纵列式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列式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倾转旋翼可升缩的纵列式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列式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列式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列式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列式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锦绣伍思欢赵尚飞伍思繁邵茂森孙冬柏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