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撕膜,特别涉及一种撕膜机构。
技术介绍
1、很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物料表面会有一层保护膜,且保护膜本身带有胶,和产品紧紧贴合在一起,工序完成后需要将保护膜撕掉才能进行下工序,现有技术都是人工用特定工具将保护膜从产品上撕下来,人工撕膜,速度慢,劳动强度大,也有通过气动或电动夹爪撕膜的,但是容易导致电子产品的表面出现剐蹭、划伤等损伤,因此,有必要制作出一种撕膜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撕膜机构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及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撕膜机构,包括安装架、y轴驱动组件、安装立板、x轴驱动组件、z轴驱动组件、旋转驱动组件、联动夹爪组件和回收箱,y轴驱动组件固定在安装架的上方,安装立板固定在y轴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x轴驱动组件固定在安装立板上,z轴驱动组件固定在x轴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旋转驱动组件固定在z轴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联动夹爪组件固定在z轴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回收箱固定在安装架上且对应于联动夹爪组件的下方;
4、联动夹爪组件包括安装块、撕膜驱动气缸、第一连接块、缓冲器、第二连接块、第一夹爪、第二夹爪和滚轮,安装块竖直固定在旋转驱动组件的下方,安装块上设有避空槽,撕膜驱动气缸和缓冲器均固定在安装块上且分别对应于避空槽的两侧,第一连接块穿设过避空槽且一端固定在撕膜驱动气缸的动力输出端,第二连接块固定在第一连接块的另一端,第一夹爪固定在第一连接块的一端
5、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第一夹爪下端设有夹持部,夹持部下端朝第二夹爪一侧倾斜。
6、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第一夹爪上设有多组夹持凸台,多组夹持凸台沿上下方向均匀分布在夹持部上且对应于靠近第二夹爪的一侧。
7、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夹持凸台上设有第一吸附通孔。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需要对物料进行撕膜时,保护膜处于物料的上端面且保护膜上会设置突出于物料的手撕位,z轴驱动组件驱动联动夹爪组件下降,第二夹爪的第二吸附通孔连通抽气设备并将保护膜的手撕位吸附,通过旋转驱动组件驱动安装板旋转,使第二夹爪向物料一侧旋转一定角度,使保护膜的边缘部分剥离,接着,撕膜驱动气缸驱动第一连接块向第二夹爪一侧靠近,同时驱动第二连接块移动,滚轮在条形孔内向下移动,从而驱动第二夹爪在弧形通孔内滑动,在两组弧形通孔的作用下,第二夹爪相当于绕着弧形通孔的圆心旋转,第二夹爪的下端向第一夹爪一侧靠近,从而使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将保护膜夹紧,此时第二夹爪下端由于旋转已高于物料上端面,直接通过x轴驱动组件驱动联动夹爪组件横移,将保护膜完全撕除,再通过y轴驱动组件和旋转驱动组件,将保护膜移动至回收箱上方并将其释放后掉落在回收箱中进行回收,其优势在于不仅能够提高撕膜的效率,而且不会损伤物料。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撕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Y轴驱动组件、安装立板、X轴驱动组件、Z轴驱动组件、旋转驱动组件、联动夹爪组件和回收箱,所述Y轴驱动组件固定在所述安装架的上方,所述安装立板固定在所述Y轴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所述X轴驱动组件固定在所述安装立板上,所述Z轴驱动组件固定在所述X轴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固定在所述Z轴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所述联动夹爪组件固定在所述Z轴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所述回收箱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且对应于所述联动夹爪组件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撕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爪下端设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下端朝所述第二夹爪一侧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撕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爪上设有多组夹持凸台,多组所述夹持凸台沿上下方向均匀分布在所述夹持部上且对应于靠近所述第二夹爪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撕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凸台上设有第一吸附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撕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y轴驱动组件、安装立板、x轴驱动组件、z轴驱动组件、旋转驱动组件、联动夹爪组件和回收箱,所述y轴驱动组件固定在所述安装架的上方,所述安装立板固定在所述y轴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所述x轴驱动组件固定在所述安装立板上,所述z轴驱动组件固定在所述x轴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固定在所述z轴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所述联动夹爪组件固定在所述z轴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所述回收箱固定在所述安装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优,梁标,李志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爱康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