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流源,尤其涉及一种低功耗宽频域可调节正弦电流源生成装置。
技术介绍
1、电流源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一种电路,用于提供稳定的电流输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电流源在各种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其前景十分广阔。正弦电流源是一种特殊的电流源,它产生的电流随时间按照正弦规律变化。正弦电流源在电子电路、通信系统和电力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正弦电流源的主要特性体现在振幅、频率、相位和稳定性。振幅指正弦电流源的峰值或峰-峰值,表示电流的最大值;频率决定了电流变化的周期,在某些特点的应用场景中,需要固定频率的电流源,但也有些应用可能需要可调节频率的正弦电流源;相位是指正弦电流源相对于某个参考点的偏移量,通常以角度(或弧度)表示,描述了电流变化相对于某一参考点的时间关系。相位对于相位同步和相位控制非常重要,在一些应用中,需要能够调整相位的正弦电流源;稳定性是指正弦电流源输出的各种特性在时间或环境条件变化时的保持程度。稳定性包括频率稳定性(即输出频率的变化程度)、振幅稳定性(即输出振幅的变化程度)、相位稳定性等。高稳定性是许多应用中正弦电流源所必需的,尤其是在需要准确控制和测量电流的情况下。
3、正弦电流源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包括使用电子电路产生正弦波形的电流,或者通过变压器等设备从交流电源中获取正弦电流。每种正弦电流源的实现方式都有其特定的优缺点和局限性,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预算进行选择和优化,可能还需要结合其他电路和技术,以克服这些缺点并提高正弦电流源的性能。
4、目前现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现有技术中的需求和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低功耗宽频域可调节正弦电流源装置。所述正弦电流源装置主要由信号发生器和双电源互补对称放大器组成。采用信号发生器生成多种类型的波形,如正弦波、方波、脉冲、三角波等,这些波具有可调的频率范围,从几赫兹到数千兆赫兹不等。同时,信号发生器具备振幅控制与相位调节功能,可以调节输出信号的幅值与相位。双电源互补对称放大器主要实现对信号发生器生产的微弱电流信号进行放大,采用并列的推挽式三极管的对管形式对正弦电流信号进行放大,消除了正负电流信号转换死区带来的交越失真现象,保留了正弦电流信号的完整波形。本专利技术采用低功耗的三极管,放大电路维持极低的功耗,通过改变不同的配置电阻阻值,可对电流放大几倍至几百倍。信号发生器提供了高达几百khz的宽频可调节范围。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3、一种低功耗宽频域可调节正弦电流源装置,包括信号发生器和双电源互补对称放大器;
4、其中,所述信号发生器作为正弦电流源,其输出端口连接双电源互补对称放大器,且具备可调频和调相功能;
5、所述双电源互补对称放大器由互补对称电路和放大电路组成,所述放大电路采用并列的推挽对管三极管结构;
6、所述互补对称电路包括第三三极管q3、第二电阻r2、第四电阻r4、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所述第二电阻r2、第四电阻r4、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依次串联,所述第二电阻r2和第八电阻r8未串联的一端均接地,所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接入第二电阻r2和第四电阻r4之间,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接入第四电阻r4和第七电阻r7之间,集电极接入第二电阻r2和第四电阻r4之间,发射极接入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之间。
7、优选的,所述放大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四三极管q4和第五三极管q5,第一三极管q1与第四三极管q4组成一组对管,第二三极管q2与第五三极管q5组成另一组对管。
8、优选的,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地;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与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与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接地。
9、优选的,正弦输入信号经第三电阻r3后输入所述信号发生器的负极,所述信号发生器的负极通过第五电阻r5接地,所述信号发生器的正极通过第六电阻r6接地。
10、优选的,所述信号发生器的负极串联第一电阻r1和第九电阻r9后接地,第一电阻r1和第九电阻r9的中间点同时接入第一三极管q1和第四三极管q4之间以及第二三极管q2和第五三极管q5之间。
1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2、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低功耗宽频域可调节正弦电流源装置,将信号发生器作为正弦电流源,具备可调频和调相功能。在放大电路中,通过放大器将小幅值正弦电流信号放大并输出,保持了信号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13、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低功耗宽频域可调节正弦电流源装置,采用两个并列推挽式的三极管对管的形式来实现电流源,在提高三极管的工作效率的同时,又能保证正负波形的完整性。
14、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低功耗宽频域可调节正弦电流源装置,利用互补对称电路给三极管对管提供一个偏置电压,从而克服交越失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功耗宽频域可调节正弦电流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发生器和双电源互补对称放大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宽频域可调节正弦电流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四三极管Q4和第五三极管Q5,第一三极管Q1与第四三极管Q4组成一组对管,第二三极管Q2与第五三极管Q5组成另一组对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功耗宽频域可调节正弦电流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地;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与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与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功耗宽频域可调节正弦电流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正弦输入信号经第三电阻R3后输入所述信号发生器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功耗宽频域可调节正弦电流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生器的负极串联第一电阻R1和第九电阻R9后接地,第一电阻R1和第九电阻R9的中间点同时接入第一三极管Q1和第四三极管Q4之间以及第二三极管Q2和第五三极管Q5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功耗宽频域可调节正弦电流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发生器和双电源互补对称放大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宽频域可调节正弦电流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四三极管q4和第五三极管q5,第一三极管q1与第四三极管q4组成一组对管,第二三极管q2与第五三极管q5组成另一组对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功耗宽频域可调节正弦电流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地;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与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熹,于佳,许博,陈浩,林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率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