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鳜鱼培育孵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28101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4
本技术提供一种鳜鱼培育孵化系统,包括水处理设施、产卵设施和孵化设施。所述水处理设施分别向所述产卵设施和所述孵化设施供水。所述水处理设施包括蓄水池、净化池和水塔,互相之间通过水管连通。所述产卵设施包括产卵池、集卵池,所述产卵池和所述集卵池之间通过水管连通。所述孵化设施为孵化环道和集苗池,互相之间通过水管连通。本技术提高设置水处理设施、产卵设施和孵化设施实现鳜鱼培育孵化一体化的目的,实现了自动收集鱼卵以及对供给水的处理,提高孵化效率。并且整个供水鱼卵孵化流程水体是流动的,水体得到充分利用且富含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尤其涉及一种鳜鱼培育孵化系统


技术介绍

1、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现有技术中,鳜鱼的产卵孵化不能实现系统一体化,鱼卵的产生区域与孵化区域不同,需要人工将鱼卵转移到孵化区域内,但收集鱼卵以及供给水的处理较为麻烦,耗费人力物力,并且不能提高孵化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鳜鱼培育孵化系统,可以实现鳜鱼产卵孵化过程一体化,提高孵化效率的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鳜鱼培育孵化系统,包括水处理设施1、产卵设施2和孵化设施3。所述水处理设施1分别向所述产卵设施2和所述孵化设施3供水。所述水处理设施1包括蓄水池11、净化池12和水塔13,互相之间通过水管连通。所述产卵设施2包括产卵池21、集卵池22,所述产卵池21和所述集卵池22之间通过水管连通。所述孵化设施3为孵化环道31和集苗池32,互相之间通过水管连通。

4、优选的,所述水塔13向所述产卵设施2和所述孵化设施3供水的方式是通过水泵抽水或者通过水管直接引流。

5、优选的,所述产卵池21为圆形水池,其中心设置有直径为10-15cm的圆形出卵口211。所述产卵池21的底部四周向所述圆形出卵口211向下倾斜,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为3%。所述产卵池21的底部四周设有至少一个进水管212,所述进水管212与所述产卵池21的侧壁的切线为40°。所述产卵池21的上方设置有拦鱼网213。

6、优选的,所述集卵池22的底部在垂直方向上低于所述圆形出卵口211的底部0.2-0.5m。所述集卵池22内设置有集卵网221。所述圆形出卵口211通过水管与所述集卵池22连通,且水管伸出所述集卵池22的侧壁0.1-0.15m,便于绑扎所述集卵网221。所述集卵池22的末端设置有至少三级阶梯222。每一级所述阶梯222设有一个排水洞2221,用于排水和控制水位。

7、优选的,所述孵化环道31是用砖砌成的圆形或椭圆形建筑物,由至少一个环型水池311、过滤纱窗312、进水管道313和排水管道314等组成。所述进水管道313包括与所述水塔13连接的长管道3131和设置在所述孵化环道31的底部的环形管道3132。所述环形管道3132上还设置有至少三个鸭嘴型喷头31321。所述过滤纱窗312设置在所述孵化环道31的中心,且所述排水管道314将所述过滤纱窗312的内侧与所述集苗池32连通。

8、优选的,所述集苗池32远离所述孵化环道31的一侧设置有溢水闸门321。

9、优选的,所述净化池12内设置有过滤耗材121和增氧装置122。

10、优选的,所述过滤耗材121为过滤棉或波纹板;所述增氧装置122为曝气增氧机。

11、本技术提高设置水处理设施、产卵设施和孵化设施实现鳜鱼培育孵化一体化的目的,实现了自动收集鱼卵以及对供给水的处理,提高孵化效率。并且整个供水鱼卵孵化流程水体是流动的,水体得到充分利用且富含氧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鳜鱼培育孵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处理设施(1)、产卵设施(2)和孵化设施(3);所述水处理设施(1)分别向所述产卵设施(2)和所述孵化设施(3)供水;所述水处理设施(1)包括蓄水池(11)、净化池(12)和水塔(13),互相之间通过水管连通;所述产卵设施(2)包括产卵池(21)、集卵池(22),所述产卵池(21)和所述集卵池(22)之间通过水管连通;所述孵化设施(3)为孵化环道(31)和集苗池(32),互相之间通过水管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鳜鱼培育孵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塔(13)向所述产卵设施(2)和所述孵化设施(3)供水的方式是通过水泵抽水或者通过水管直接引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鳜鱼培育孵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卵池(21)为圆形水池,其中心设置有直径为10-15cm的圆形出卵口(211);所述产卵池(21)的底部四周向所述圆形出卵口(211)向下倾斜,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为3%;所述产卵池(21)的底部四周设有至少一个进水管(212),所述进水管(212)与所述产卵池(21)的侧壁的切线为40°;所述产卵池(21)的上方设置有拦鱼网(21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鳜鱼培育孵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卵池(22)的底部在垂直方向上低于所述圆形出卵口(211)的底部0.2-0.5m;所述集卵池(22)内设置有集卵网(221);所述圆形出卵口(211)通过水管与所述集卵池(22)连通,且水管伸出所述集卵池(22)的侧壁0.1-0.15m,便于绑扎所述集卵网(221);所述集卵池(22)的末端设置有至少三级阶梯(222);每一级所述阶梯(222)设有一个排水洞(2221),用于排水和控制水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鳜鱼培育孵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环道(31)是用砖砌成的圆形或椭圆形建筑物,由至少一个环型水池(311)、过滤纱窗(312)、进水管道(313)和排水管道(314)组成;所述进水管道(313)包括与所述水塔(13)连接的长管道(3131)和设置在所述孵化环道(31)的底部的环形管道(3132);所述环形管道(3132)上还设置有至少三个鸭嘴型喷头(31321);所述过滤纱窗(312)设置在所述孵化环道(31)的中心,且所述排水管道(314)将所述过滤纱窗(312)的内侧与所述集苗池(32)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鳜鱼培育孵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苗池(32)远离所述孵化环道(31)的一侧设置有溢水闸门(32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鳜鱼培育孵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池(12)内设置有过滤耗材(121)和增氧装置(122)。

8.如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鳜鱼培育孵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耗材(121)为过滤棉或波纹板;所述增氧装置(122)为曝气增氧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鳜鱼培育孵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处理设施(1)、产卵设施(2)和孵化设施(3);所述水处理设施(1)分别向所述产卵设施(2)和所述孵化设施(3)供水;所述水处理设施(1)包括蓄水池(11)、净化池(12)和水塔(13),互相之间通过水管连通;所述产卵设施(2)包括产卵池(21)、集卵池(22),所述产卵池(21)和所述集卵池(22)之间通过水管连通;所述孵化设施(3)为孵化环道(31)和集苗池(32),互相之间通过水管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鳜鱼培育孵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塔(13)向所述产卵设施(2)和所述孵化设施(3)供水的方式是通过水泵抽水或者通过水管直接引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鳜鱼培育孵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卵池(21)为圆形水池,其中心设置有直径为10-15cm的圆形出卵口(211);所述产卵池(21)的底部四周向所述圆形出卵口(211)向下倾斜,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为3%;所述产卵池(21)的底部四周设有至少一个进水管(212),所述进水管(212)与所述产卵池(21)的侧壁的切线为40°;所述产卵池(21)的上方设置有拦鱼网(21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鳜鱼培育孵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卵池(22)的底部在垂直方向上低于所述圆形出卵口(211)的底部0.2-0.5m;所述集卵池(22)内设置有集卵网(221);所述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瑛孙育平敖道建黄文敖荣浩黄敏伟尹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