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检测装置,具体为一种表面粗糙度自动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的不平度,其两波峰或两波谷之间的距离很小,它属于微观几何形状误差,表面粗糙度越小,则表面越光滑,表面粗糙度一般是由所采用的加工方法和其他因素所形成的,例如加工过程中刀具与零件表面间的摩擦、切屑分离时表面层金属的塑性变形以及工艺系统中的高频振动等,由于加工方法和工件材料的不同,被加工表面留下痕迹的深浅、疏密、形状和纹理都有差别,传统粗糙度检测多为人工拿取更换位置检测,其操作较为麻烦,且效率较低,为了改善该情况,所以提出一种表面粗糙度自动检测装置。
2、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3631948u所公开的一种金属表面粗糙度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机架,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外套筒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顶端表面固定安装有顶针,所述滑块底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动杆;
3、其虽然实现了通过安装的检测机构,当金属表面出现粗糙区域时,探针会向下或向上运动,则能通过滑块带动顶针向下或向上移动,使得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压力数值会产生变化,则能使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的压力数值产生变化,当探针会向下移动时,压力数值变小,当探针会向上移动时,压力数值变大,从而能够准确检测到金属表面的粗糙度,代替了传统人工检测的不足,具有非常好的实用性;
4、但是并未解决现有的检测装置在使用时不利于便捷的相向夹持固定检测仪和便捷的相向夹持固定检测仪,不利于进行高度调节检测和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面粗糙度自动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检测装置不便于便捷的相向夹持固定检测仪和便捷的相向夹持固定检测仪,不利于进行高度调节检测和圆周转动调整检测,影响了检测的灵活性和便利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表面粗糙度自动检测装置,包括翻转板和左支撑柱,所述翻转板的顶端安装有两组左支撑柱,所述左支撑柱一侧的翻转板顶端皆安装有右支撑柱,所述左支撑柱的内部皆安装有步进电机,且步进电机与左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皆安装有螺纹杆,且螺纹杆与左支撑柱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表面皆套装有螺纹套,且螺纹套与螺纹杆螺纹连接,并且螺纹套与左支撑柱滑动连接,所述左支撑柱的外部设置有移动座,且移动座与螺纹套相连接,并且移动座与右支撑柱滑动连接,所述翻转板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靠近翻转板的一侧安装有铰接轴,且支撑座通过铰接轴与翻转板活动连接,所述移动座的内部设置有检测仪本体,所述检测仪本体的侧壁上安装有检测探头,所述检测仪本体的外部设置有主机。
3、优选的,所述检测仪本体一侧的移动座内部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安装有夹持电机,且夹持电机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4、优选的,所述夹持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齿轮,所述支撑板的外部设置有两组齿条,且齿条与支撑板滑动连接,并且齿条与齿轮相互啮合。
5、优选的,所述齿条的外部设置有两组夹爪,且两组夹爪分别与两组齿条相连接。
6、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下方设置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内部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蜗杆,所述蜗杆一侧的旋转座内部安装有活动轴,且活动轴与旋转座活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活动轴的表面套装有蜗轮,且蜗轮与蜗杆相互啮合,并且活动轴与支撑座相连接。
8、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内部安装有支撑臂,且支撑臂与支撑座活动连接,所述支撑臂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电动推杆。
9、优选的,所述支撑臂的顶端安装有翻转臂,且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翻转臂活动连接,所述翻转臂靠近支撑臂的一端安装有联动轴,且翻转臂通过联动轴与支撑臂活动连接,并且翻转臂与翻转板活动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检测装置不仅实现了便捷的相向夹持固定检测仪和便捷的相向夹持固定检测仪,方便了进行高度调节检测和圆周转动调整检测,而且提高了检测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11、(1)通过首先将该装置与外部控制器和外部电路相连接,之后将检测探头安装在检测仪本体上,将检测仪本体放置在移动座内部,由夹持电机驱动齿轮转动,由齿轮驱动两组齿条相向移动,由齿条带动两组夹爪相向移动,来使夹爪夹持固定住检测仪本体,来防止检测仪本体在检测过程中发生移位,将装置移动至检测物体表面,将检测探头与检测物体接触,将主机与检测仪本体相连接,检测探头检测得出的结果通过主机读出,由步进电机驱动螺纹杆转动,由螺纹杆驱动螺纹套向上移动,由螺纹套带动移动座向上移动,由移动座带动检测仪本体、检测探头向上移动,由检测探头来对检测物体进行高度调节检测,实现了检测装置便捷的相向移动夹持固定检测仪,防止了检测仪在检测过程中发生移位,方便了进行高度调节检测,提高了检测装置检测的灵活性;
12、(2)通过由电动推杆驱动翻转臂以联动轴为轴转动,由翻转臂带动翻转板以铰接轴为轴转动,由翻转板带动移动座、检测仪本体和检测探头转动,来调整检测探头的检测角度,来方便对不同角度的物体表面进行检测,由伺服电机驱动蜗杆转动,由蜗杆驱动蜗轮转动,由蜗轮带动活动轴转动,由活动轴带动支撑座转动,由支撑座带动检测探头转动,来圆周转动调整检测探头的位置,实现了检测装置便捷的角度调整检测,方便了进行圆周转动调整检测,增加了检测的范围,提高了检测的便利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表面粗糙度自动检测装置,包括翻转板(8)和左支撑柱(12),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板(8)的顶端安装有两组左支撑柱(12),所述左支撑柱(12)一侧的翻转板(8)顶端皆安装有右支撑柱(14),所述左支撑柱(12)的内部皆安装有步进电机(9),且步进电机(9)与左支撑柱(12)固定连接,所述步进电机(9)的输出端皆安装有螺纹杆(10),且螺纹杆(10)与左支撑柱(12)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10)的表面皆套装有螺纹套(11),且螺纹套(11)与螺纹杆(10)螺纹连接,并且螺纹套(11)与左支撑柱(12)滑动连接,所述左支撑柱(12)的外部设置有移动座(13),且移动座(13)与螺纹套(11)相连接,并且移动座(13)与右支撑柱(14)滑动连接,所述翻转板(8)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座(6),所述支撑座(6)靠近翻转板(8)的一侧安装有铰接轴(7),且支撑座(6)通过铰接轴(7)与翻转板(8)活动连接,所述移动座(13)的内部设置有检测仪本体(17),所述检测仪本体(17)的侧壁上安装有检测探头(18),所述检测仪本体(17)的外部设置有主机(19)。
2.根据权利要求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表面粗糙度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电机(20)的输出端安装有齿轮(21),所述支撑板(15)的外部设置有两组齿条(22),且齿条(22)与支撑板(15)滑动连接,并且齿条(22)与齿轮(21)相互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表面粗糙度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22)的外部设置有两组夹爪(16),且两组夹爪(16)分别与两组齿条(22)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粗糙度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6)的下方设置有旋转座(1),所述旋转座(1)的内部安装有伺服电机(2),所述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安装有蜗杆(3),所述蜗杆(3)一侧的旋转座(1)内部安装有活动轴(4),且活动轴(4)与旋转座(1)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表面粗糙度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轴(4)的表面套装有蜗轮(5),且蜗轮(5)与蜗杆(3)相互啮合,并且活动轴(4)与支撑座(6)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粗糙度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6)的内部安装有支撑臂(23),且支撑臂(23)与支撑座(6)活动连接,所述支撑臂(23)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电动推杆(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表面粗糙度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23)的顶端安装有翻转臂(26),且电动推杆(25)的输出端与翻转臂(26)活动连接,所述翻转臂(26)靠近支撑臂(23)的一端安装有联动轴(24),且翻转臂(26)通过联动轴(24)与支撑臂(23)活动连接,并且翻转臂(26)与翻转板(8)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粗糙度自动检测装置,包括翻转板(8)和左支撑柱(12),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板(8)的顶端安装有两组左支撑柱(12),所述左支撑柱(12)一侧的翻转板(8)顶端皆安装有右支撑柱(14),所述左支撑柱(12)的内部皆安装有步进电机(9),且步进电机(9)与左支撑柱(12)固定连接,所述步进电机(9)的输出端皆安装有螺纹杆(10),且螺纹杆(10)与左支撑柱(12)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10)的表面皆套装有螺纹套(11),且螺纹套(11)与螺纹杆(10)螺纹连接,并且螺纹套(11)与左支撑柱(12)滑动连接,所述左支撑柱(12)的外部设置有移动座(13),且移动座(13)与螺纹套(11)相连接,并且移动座(13)与右支撑柱(14)滑动连接,所述翻转板(8)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座(6),所述支撑座(6)靠近翻转板(8)的一侧安装有铰接轴(7),且支撑座(6)通过铰接轴(7)与翻转板(8)活动连接,所述移动座(13)的内部设置有检测仪本体(17),所述检测仪本体(17)的侧壁上安装有检测探头(18),所述检测仪本体(17)的外部设置有主机(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粗糙度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仪本体(17)一侧的移动座(13)内部安装有支撑板(15),所述支撑板(15)的顶端安装有夹持电机(20),且夹持电机(20)与支撑板(1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表面粗糙度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电机(20)的输出端安装有齿轮(21),所述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龙,王猛,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盛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