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压式加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27348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油井现场需要从井口给油井中加注清蜡剂等药品的加药装置,特别是一种自压式加药装置,其特征是:它的气缸和液缸为一体式连通结构的缸体,并共有一个呼吸孔,气缸直径比液缸直径大,气缸内配合滑动连接有一活塞,液缸内配合滑动连接也有一活塞,气缸活塞和液缸活塞的活塞杆是同一根,气缸的活塞直径比液缸活塞直径大,气缸的盖板上有进气口,液缸的端面上有带控制阀的出药口和带控制阀的加药漏斗,出药口上连通有带排气阀排气孔。这种自压式加药装置,它可以适用于移动式加药方式,能提高加药速度,消除安全隐患,而且现场安装方便。(*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井现场需要从井口给油井中加注清蜡剂等药品的加药装置, 特别是一种自压式加药装置
技术介绍
油井现场需要从井口给油井中加注清蜡剂等药品,这些药品的加量一般很小, 由于油井有一定的套压,加注必须在高压下进行。如果用泵加入,由于清蜡剂对泵 密封材料强烈的腐蚀作用,加上高压、小排量,很难选到合适的泵,而且用泵加药 时,需要配置防爆电机,发电机等设备,会对井场安全带来很大隐患,同时设备较 多,成本高,连接复杂,现场多不愿采用,因此现有的一般加药装置多不能采用; 现场由于没有合适的泵,多采用自流加药的方式,即直接将加药罐与套管相连,这 时加药罐与套管内的压力相同,依靠药品的重力进行自流加药,但速度很慢;目前 加药装置分为两类, 一是加药罐压力平衡式,依靠液体重力自然加药的方式,这种 方式结构简单,无需外力或泵,但加药的速度较慢,对于移动式加药方式不适用。 其代表专利为天然气井口加药装置(专利号99225051. x); 二是以泵为动力的加药方 式,但泵驱动需电力或发电机,在现场安装及不方便,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药 品对泵的密封材料有较强的腐蚀性,使泵的密封很快失效,其代表性专利有井口加 药装置(专利号99223407. 7)。有的还从抽油机或从汽车取力,再驱动泵工作,同样 有泵密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压式加药装置,它可以适用于移动式加药方式, 能提高加药速度,消除安全隐患,而且现场安装方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自压式加药装置,其特征是它的气缸和液缸 为一体式连通结构的缸体,并共有一个呼吸孔,气缸直径比液缸直径大,气缸内配 合滑动连接有一活塞,液缸内配合滑动连接有也有一活塞,气缸活塞和液缸活塞的 活塞杆是同一根活塞杆,气缸的活塞直径比液缸活塞直径大,气缸的盖板上有进气 口,液缸的端面上有带控制阀的出药口和带控制阀的加药漏斗,出药口上连通有带 排气阀排气孔。所述的气缸顶端是密封连接盖板,它通过盖板螺栓密封盖在气缸的端口上。所述的呼吸孔在气缸底端。所述的缸体通过转动轴连接有支架。本技术的特点是在不用外力的情况下,可大大加快加药的速度,并且不会 对现场的安全造成影响,由于药品与活塞密封接触,可能经常造成活塞密封失效的 情况,因此本技术设计的结构安装更换密封件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图l是实施例l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气口; 2、盖板螺栓;3、气缸;4、气缸活塞;5、活塞杆;6、液缸活塞;7、液缸;8、加药漏斗;9、排气阀;10、出药口; 11、呼吸孔;12、支架。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它的气缸3和液缸7是一体式连通结构,气缸3在液缸7的上端,气缸3的直径比液缸7的直径大,气缸3内配合滑动连接有一气缸活塞4,液缸内配合滑动连接也有一液缸活塞6,气缸活塞4和液缸活塞6的活塞杆5是同一根活塞杆5,活塞杆5可以是金属材料制成,气缸活塞4的塞面面积比液缸活塞6的塞面积大,液缸7的底端有带控制阀的出药口 10和带控制阀的加药漏斗8,出药口10上连通有排气孔,排气孔上连接有排气阀9。气缸3顶端是密封连接的盖板,它通过盖板螺栓2固定连接,密封盖上有进气口 1,密封盖盖在气缸3端口上,这样可以在活塞密封或活塞损坏后,拧开盖板螺栓2移出两个活塞方便地进行更换。气缸底端有呼吸孔11,当两个活塞上下运动时气缸3和液缸7内的气体体积会发生变化,产生正压或负压,呼吸孔11将其与外界连通,可消除压力的变化,同时还可用于对气缸3和液缸7加润滑油,液缸7底端的出药口 IO上连通有排气孔排气孔上有排气阀9,排气阀9用于加药漏斗8在给液缸补药时进行排气,加药漏斗8上连接有开关控制阀。自压式加药装置缸体通过转动轴连接有支架12,当向液缸7内添药时将缸体绕支架12翻转180度,翻转后的装置状态如图2所示,添完药后再翻转到原位置并固定好,此时液缸7为药缸。实施例自压式加药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当在现场加药时,先将缸体翻转成如图2所示,并在液缸7中加满药,此时液缸7就成了药缸,然后将加药漏斗8和排气阀9关闭,恢复装置翻转如图1所示,再将出药口 IO和进气口 1分别与井口相连并打开各自的阔门,这样两个缸中的压力都与井口压力相同,由于气缸活塞4的面积大于液缸活塞6的面积,气缸3通过进气口 1与井口相连,液缸7通过出药口 IO与井口相接,这样两缸的压强相同。在相同的压强下,气缸活塞4产生的压力大于液缸活塞6产生的压力,产生的推力使液缸活塞6被向下推动,这样液缸7被压縮,将药液压入井内,而且加药的速度比自流式加药方式快。使用时将出药口 IO与井口相连,关闭排气阀9、加药漏斗8的阀门,打开气缸进气口l的阀门,轻轻开启出药口 IO的阈门,让活塞向下移动,当活塞运动到最下端时,完成一个加药过程。当需要再次加药时,首先要断开进气口 l与井口的连接,慢慢打开进气口 1的阀门放出气缸3内的气体,并保持出药口 IO与井口连接,让井内气体推动两个活塞内时下行到最底位置,再关闭出药口10的开关,翻转装置如图2所示位置,打开排气阀9,将液缸7内的气体放出,然后再打开加药漏斗8的阀门,从漏斗补加药剂。图2是实施例2示意图,它是实施例1翻转加药时的结构形状,这样不用在加药时翻转,缸体直接固定在支架12上。带有出药口和加药漏斗的液缸7端面在实施例1是底端,在实施例2中是顶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压式加药装置,其特征是:它的气缸(3)和液缸(7)为一体式连通结构的缸体,并共有一个呼吸孔(11),气缸(3)直径比液缸(7)直径大,气缸(3)内配合滑动连接有一活塞(4),液缸(7)内配合滑动连接有也有一活塞(6),气缸活塞(4)和液缸活塞(6)的活塞杆是同一根活塞杆(5),气缸活塞(4)直径比液缸活塞(6)直径大,气缸(3)的端面上有进气口(1),液缸(7)的端面上有带控制阀的出药口(10)和带控制阀的加药漏斗(8),出药口(10)上连通有带排气阀(9)的排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压式加药装置,其特征是它的气缸(3)和液缸(7)为一体式连通结构的缸体,并共有一个呼吸孔(11),气缸(3)直径比液缸(7)直径大,气缸(3)内配合滑动连接有一活塞(4),液缸(7)内配合滑动连接有也有一活塞(6),气缸活塞(4)和液缸活塞(6)的活塞杆是同一根活塞杆(5),气缸活塞(4)直径比液缸活塞(6)直径大,气缸(3)的端面上有进气口(1),液缸(7)的端面上有带控制阀的出药口(10)和带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前春牛永博王莉魏小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