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取石术用穿刺定向的贴附观察式穿刺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7243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经皮肾取石术用穿刺定向的贴附观察式穿刺内窥镜,解决现有经皮肾取石术中所使用器械的穿刺准确性差、出血多、手术失败率较高、安全性不高的技术问题。包括主镜体、传像单元、照明单元、目镜单元、穿刺体,穿刺体包括穿刺针、置留管;目镜单元包括目镜罩、目镜镜头和目镜玻璃;传像单元包括设置在穿刺针的空心外管内部的复丝传像棒;照明单元包括可与主镜体连接的光束夹头、设置在光束夹头上并可与外界光源连接的光束接口、设置在光束接口内的光锥、可将外部光源经过光锥后传送至复丝传像棒的成像面的传光部件;穿刺体固定设置在主镜体前端。具有手术可视性好、穿刺准确性好、出血少、手术成功率较高、安全性高、无需冲水的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外科手术用内窥镜,尤其涉及一种经皮肾取石术 用穿刺内窥镜。
技术介绍
经皮肾镜取石术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新技术,它是利用特殊内腔镜和腔内碎石、取石设备通过经皮肾造瘘来完成治疗的。早在公元10世纪阿拉伯就有经皮肤戳孔取肾结石的传统,但由于条件所限成功率较低, 一直未能推广应用。直到本世纪70年代中期经皮肾镜问世后,此项技术才比较完善, 得以推广应用。我国则在本世纪80年代初期从国外引进此项技术和设备,首先 在北京、广州等地取得成功,继而推向全国,目前国内的绝大多数大中型医院 都己开展了此项手术,但经皮肾镜取石术需要的设备较为昂贵,技术要求也比但排石时间长,且不-:定彻底,效果不能:竿见影,因此目前不^为主要治疗方法。经皮肾镜取石术---般是需要麻醉下进行,首先在X线或超声指导下穿剌肾 盂,但考虑设备造价、以及对患者和医生的辐射伤害,医生多不愿采用X线的 方式,然后将穿刺通道扩张至需要大小,经此通道放入经皮肾镜,窥视下将结 石取出或用特殊碎石设备将结石击碎后取出。在手术进行时,第一步在膀胱镜的引导下,特别是对肾积水不显著的患 者,将F5的软性导管经尿道、膀胱,再经输尿管,送至肾盂,以便在穿刺中可 以从外部向肾盂打水,这样第一可以有利于B超下显影,第二可以在穿刺中通 过加压向肾盂打水观察穿刺管出液情况以判断穿刺到达部位是否正确,第三是 可以在穿刺成功后连续打入液体,防止肾盂伤口凝结血块,第四是形成肾盂中 积水中空,利于经皮肾镜的使用。第二步是手术成败关键建立从皮肤到肾盂 的通道, 一般在B超或X光机引导下进行肾穿刺造瘘,穿刺时穿刺针外套一个 置留管,夕卜径约1.7mm,穿刺至肾盂、肾盏后,抽出穿刺针,置留管置留于经皮 肤至肾盂、肾盏间,将一细软不锈钢钢丝通过置留管慢慢下入肾盂、肾盏间内并盘绕二三圈,然后抽出置留管,置留钢丝,最后用三种以上直径、头部呈锥 形的扩张管套在置留钢丝上,从细至粗反复扩展已有通道,直到扩张至需要直 径,即完成了造瘘过程。穿刺造瘘一般在取石术同时进行也可提前穿刺造瘘,提前穿刺造瘘时,待窦道形成后再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窦道形成通常需要2周左右。同时进行的优点是手术一次完成,住院时间短;缺点是可能会因出血 等原因影响手术操作,增加失败的机会。提前造瘘再二次手术的缺点是住院时 间长,需两次手术操作,但窦道形成后术中出血较少,视野清晰,手术成功率 高。第三步使用经皮肾镜通过造瘘通道,在直视观察下进行肾盂、肾盏及输 尿管上段结石的寻找和取出或击碎后取出,并完成手术。经皮肾镜取石术通过直径不到1厘米的通道就可以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 石,比之常规的手术治疗对病人损伤小、打击小、术后恢复快,而且通过留置 的肾造瘘管可以重复进行治疗残留经石,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这种取石术也存在着以下两种关键的因素制约其在临床中的运用 第一、由于肾脏内的血管呈树枝状分布,造瘘时使用F5细针穿刺再逐步扩 开的目的在于避开血管,从血管枝间隙进入,这样在扩张时可以排开血管,造 瘘时出血就会较少,但现有取石术由于穿刺时不能判断是否推开了血管还是穿 破了血管,导致不穿破血管的机率很低,术中经常遇到出血,而且有时出血不 能被马上发现,可能会在肾脏组织外形成积血,有一定危险性,并直接影响到 手术的成败。第二、 B超监视的图像是平面图像,无纵深方向的立体感,不能实质性解决 穿刺是否正对肾盏或肾盂的问题,由于一次成功的机率较低会导致手术中穿刺 过程往往要反复多次, 一般以中空的穿刺针内可以排出清亮的液体即认定为穿 进入了肾盏或肾盂。在X线下进行穿刺时立体判断较准,穿刺准确度高,但患 者及医生不可避免地会接受一定量的放射线照射,而且也会造成一定肾实质损 伤,缺点明显。如果能够设计一种在穿刺中可视、且可以通过电磁或超声原理进行方位引 导的内窥镜,上述制约该手术临床运用的两个限制点便可以迎刃而解。但是,经典内窥镜的四个重要组件应包括物镜、传像单元、照明单元和目 镜,基于本手术的临床实际,如果使用经典内窥镜的设计理念,则需要有一个 物距,如果在穿刺针前安排一个大的无阻挡的空间,则无法满足越细小越不易损伤血管的约束条件,若在细小的穿刺针内安排一定物距,则针孔处(可视处) 将在视场中占极其细小的部分,视场周围的绝大部分会被穿刺针的内管占据, 但若将穿刺管处理成透明材料,现阶段没有能够满足既能穿刺,刚性和脆度又 是如此之好的塑料材料。这样的话,观察的视场会给人以狭小的感受,同时, 在针管前进行的透明材料的封闭,不管透明材料安装处理成何种角度,都无法 彻底消除由照明光源带来的反射光斑,因而图像的清晰度会大幅度降低,因此, 穿剌针的细小决定了不能形成一个中空的观察区间(如通过冲水、冲气、机械 扩张的方法和透明材料封闭等方式)。复丝传像光纤上的技术使我们有可能实现穿刺器的可视化,但其难点在于, 超细窥镜的头部既能完成穿刺又能进行清晰观察在结构上较难实现,同时视野也受一定限制;同时,由于穿剌过程的出血,如果要引入冲水功能,则冲水通 道又会增加对穿刺器械在直径方面的空间要求,也会增加技术难度,因此要考 虑在不冲水下的可视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经皮肾取石术中所使用器械的穿刺准确性差、出血多、手术失 败率较高、安全性不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术可视性好、穿 刺准确性好、出血少、手术成功率较高、安全性高、无需冲水的经皮肾取石术 用穿刺定向的贴附观察式穿刺内窥镜。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种经皮肾取石术用穿刺定向的贴附观察式穿刺内窥镜,包括主镜体8、传 像单元、照明单元和目镜单元,其特殊之处是其还包括穿刺体,所述穿刺体 包括穿刺针12、置留管10;所述穿刺针12包括空心外管11,其前端部为带斜 面的尖剌状;所述目镜单元包括目镜罩2、目镜镜头3和目镜玻璃1,所述目镜 镜头3和目镜玻璃1设置在目镜罩2内;所述传像单元包括设置在穿刺针12的 空心外管11内部的复丝传像棒9,所述复丝传像棒9的成像面17为斜面且与空 心外管11的前端部构成实心尖刺;所述照明单元包括可与主镜体8连接的光束 夹头14、设置在光束夹头14上并可与外界光源连接的光束接口 15、设置在光 束接口 15内的光锥16、可将外部光源经过光锥16后传送至复丝传像棒9的成 像面17的传光部件;所述穿刺体固定设置在主镜体8前端;所述主镜体8的后 端与目镜单元固连。上述复丝传像棒9的成像面17与空心外管11的端部= 成的实心尖刺^^ 设置在尖刺最前方的正向穿刺面41和背向穿剌面42、分别设置在正向穿斓面 41左右两侧的侧向穿刺面44、设置在正向穿刺面41后方的辅助穿刺面43,所 述正向穿刺面41的穿刺角oi的范围为ir 14° ,所述背向穿刺面42的背向 穿刺角P的范围为30° 5° ,所述侧向穿刺面44的側询赛剌角81和82韵范 围为ir 14。,侧向偏转角9l和(pl的范围为60° 10° ,所述辅助穿刺 面43的辅助穿刺角7的范围为40。 10。。上述传光部件包括传光光纤束13;所述传光光纤束13的后端与光锥16的 端面连接;所述传光光纤束13的前端比复丝传像棒9短且以月牙状分布在复丝 传像棒9的周围,所述传光光纤束13的前端构成一个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经皮肾取石术用穿刺定向的贴附观察式穿刺内窥镜,包括主镜体(8)、传像单元、照明单元和目镜单元,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穿刺体,所述穿刺体包括穿刺针(12)、置留管(10);所述穿刺针(12)包括空心外管(11),其前端部为带斜面的尖刺状;所述目镜单元包括目镜罩(2)、目镜镜头(3)和目镜玻璃(1),所述目镜镜头(3)和目镜玻璃(1)设置在目镜罩(2)内;所述传像单元包括设置在穿刺针(12)的空心外管(11)内部的复丝传像棒(9),所述复丝传像棒(9)的成像面(17)为斜面且与空心外管(11)的前端部构成实心尖刺;所述照明单元包括可与主镜体(8)连接的光束夹头(14)、设置在光束夹头(14)上并可与外界光源连接的光束接口(15)、设置在光束接口(15)内的光锥(16)、可将外部光源经过光锥(16)后传送至复丝传像棒(9)的成像面(17)的传光部件;所述穿刺体固定设置在主镜体(8)前端;所述主镜体(8)的后端与目镜单元固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皮肾取石术用穿刺定向的贴附观察式穿刺内窥镜,包括主镜体(8)、传像单元、照明单元和目镜单元,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穿刺体,所述穿刺体包括穿刺针(12)、置留管(10);所述穿刺针(12)包括空心外管(11),其前端部为带斜面的尖刺状;所述目镜单元包括目镜罩(2)、目镜镜头(3)和目镜玻璃(1),所述目镜镜头(3)和目镜玻璃(1)设置在目镜罩(2)内;所述传像单元包括设置在穿刺针(12)的空心外管(11)内部的复丝传像棒(9),所述复丝传像棒(9)的成像面(17)为斜面且与空心外管(11)的前端部构成实心尖刺;所述照明单元包括可与主镜体(8)连接的光束夹头(14)、设置在光束夹头(14)上并可与外界光源连接的光束接口(15)、设置在光束接口(15)内的光锥(16)、可将外部光源经过光锥(16)后传送至复丝传像棒(9)的成像面(17)的传光部件;所述穿刺体固定设置在主镜体(8)前端;所述主镜体(8)的后端与目镜单元固连。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肾取石术用穿刺定向的贴附观察式穿刺内窥 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丝传像棒(9)的成像面(17)与空心外管(11)的端部构成 的实心尖刺包括设置在尖刺最前方的正向穿刺面(41)和背向穿刺面(42)、分别 设置在正向穿刺面(41)左右两侧的侧向穿刺面(44)、设置在正向穿刺面(41)后 方的辅助穿刺面(43),所述正向穿刺面(41)的穿刺角a的范围为11° 14° , 所述背向穿刺面(42)的背向穿刺角p的范围为30。 5° ,所述侧向穿刺面(44) 的侧向穿刺角S1和S2的范围为11° 14° ,侧向偏转角cpl和cpl的范围为 60° 10° ,所述辅助穿剌面(43)的辅助穿刺角7的范围为40° 10°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经皮肾取石术用穿刺定向的贴附观察式穿刺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光部件包括传光光纤束(13);所述传光光纤束(13)的后端与光锥(16)的端面连接;所述传光光纤束(13)的前端比复丝传像棒(9)短 且以月牙状分布在复丝传像棒(9)的周围,所述传光光纤束(13)的前端构成一个 与复丝传像棒(9)的成像面(17)相适配的斜面;所述传光光纤束(13)的前端构成 的斜面上靠近复丝传像棒(9)的一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刚骆永明吕建成姚胜利曾光锡马福新薛蔚冷静吕坚伟潘家骅吴士良
申请(专利权)人:飞秒光电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