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天松专利>正文

经皮肾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387 阅读:2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经皮肾镜,包括外鞘、带有物镜系统的内窥镜,其特征是:所述的内窥镜中器械通道的中心线与外鞘的中心线两者平行,内窥镜中的观察系统与镜体倾斜一角度,且在内窥镜观察系统下方的转角处安装有一棱镜,物镜系统中的第一镜片有一视向角,视向角的大小范围为6°~15°。(*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学器械,特别是一种经皮肾镜,它主要适于泌尿外科中治疗肾结石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经皮肾镜其结构如图1所示,它主要由外鞘I’和内窥镜II’组成,这种内窥镜中内窥镜中器械通道12’为弯状,即器械通道12’中心线为一折线。此种结构的经皮肾镜在手术的过程中只能放置软性的手术钳,而不能放置硬性的手术钳,不能满足手术的要求。手术时,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适用范围更广、能放置硬性手术钳且器械通道的中心线为同一直线的经皮肾镜。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种经皮肾镜,包括外鞘、带有物镜系统的内窥镜,其特征是所述的内窥镜中器械通道的中心线与外鞘的中心线两者平行,内窥镜中的观察系统与镜体倾斜一角度,且在内窥镜观察系统下方的转角处安装有一棱镜,物镜系统中的第一镜片有一视向角,视向角的大小范围为6°~15°。本使用新型所述物镜系统的第一镜片的最佳视向角为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经皮肾镜的设计结构更合理,保证了经皮肾镜中的器械通道12的中心线与外鞘I的中心线两者平行,即器械通道12的中心线为一直线,器械通道12为一个直的通道,解决了现有的经皮肾镜中不能放置硬性手术钳的问题,从而使得本技术使用范围更广。此外,还可以放置一些特殊的手术器械,使得经皮肾镜在一些特殊的手术领域中也可使用,如弹道碎石、液电碎石等领域。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经皮肾镜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内窥镜结构示意图的。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外鞘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2中B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2、图4,本实施例主要由外鞘I和内窥镜II组成,外鞘I套在内窥镜II上。外鞘I主要由鞘管1、鞘体2、卡圈3及水阀4组成,鞘管1与鞘体2相连接,鞘体2上安装有卡圈3及水阀4。外鞘I套在内窥镜II上,通过鞘体2上的卡圈3固定在内窥镜II上。参见图3、图6,内窥镜II主要由镜管4、物镜系统5、棱镜14、转象透镜6、镜体7、光束接头8、观察系统9、目端接管10、目镜罩11、器械通道12及目镜系统13组成。转象透镜6、物镜系统5与目镜系统13均由多组镜片组成。在镜管4内安装有物镜系统5和转像透镜6。镜体7上安装有光束接头8、观察系统9。观察系统9相对于镜体7倾斜了一角度α,本实施例中的α角的大小为45°,α角的范围可为0°~90°。内窥镜中的观察系统9另一端与目端接管10相连,目镜系统14安装在观察系统9与目端接管10内。目镜罩11罩在目端接管10末端上,根据需要可以进行拆卸。器械通道12为一个直的通道,器械通道12穿过镜体7,由镜体7支撑。棱镜14安装在位于内窥镜观察系统9的下方转角处17,安装在棱镜座15上,棱镜座15设置在器械通道12的外端。参见图5,为了保证此时的观察效果最佳,物镜系统5中的第一块镜片18端面具有一定的斜度安装,通过该角度使得物镜系统中第一片镜片18有相应大小的视向角β,β角的范围为6°~15°。视向角β的最佳的角度为12°,此时本实施例中的观察系统观察效果最佳。此外,第一块镜片18的前端面还可以需要胶合一保护片。转像透镜6安装于物镜系统5后方,通过转像透镜6将物镜系统5收集的倒像转为正像并通过棱镜14传递给目镜系统13。从而使手术中的操作更为方便、观察更为清晰。通过对内窥镜中的观察系统9改进设计,以及棱镜14的设置保证了经皮肾镜中的器械通道12的中心线与外鞘I的中心线两者平行,即器械通道12的中心线为一直线,器械通道12为一个直的通道。同时第一片的镜片18的端面具有一斜度,使得观察系统有一个最佳的观察的视向角。解决了现有的经皮肾镜中不能放置硬性的手术钳问题,从而使得本技术使用范围更广。此外还可以放置一些特殊的手术器械,在一些特殊的手术领域中也可使用,如弹道碎石、液电碎石等手术领域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经皮肾镜,包括外鞘、带有物镜系统的内窥镜,其特征是所述的内窥镜中器械通道的中心线与外鞘的中心线两者平行,内窥镜中的观察系统与镜体倾斜一角度,且在内窥镜观察系统下方的转角处安装有一棱镜,物镜系统中的第一镜片有一视向角,视向角的大小范围为6°~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肾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系统的第一镜片的最佳视向角为12°。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医学器械,特别是一种经皮肾镜,主要适用于泌尿外科治疗肾结石用。它包括外鞘、带有物镜系统的内窥镜,其特征是所述的内窥镜中器械通道的中心线与外鞘的中心线两者平行,内窥镜中的观察系统与镜体倾斜一角度,且在内窥镜观察系统下方的转角处安装有一棱镜,物镜系统中的第一镜片有一视向角,视向角大小范围为6°~15°。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经皮肾镜中不能放置硬性的手术钳问题,从而使得本技术使用范围更广。文档编号A61B1/307GK2671497SQ20032012262公开日2005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2日专利技术者林泉, 刘萍, 徐天松 申请人:徐天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泉刘萍徐天松
申请(专利权)人:徐天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