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笔卡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25583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控笔卡合装置,由触控笔插槽、卡合件及环状卡槽所构成,卡合件设于触控笔插槽的内壁上,具有用以固设于该触控笔插槽内的一侧的底座。从底座的一端延伸出弯折部,并朝向该底座的座体上方的方向弯折。从弯折部接续延伸出卡合部,延伸至底座的座体上方。卡合部在相对于该底座的外侧表面上,平行该卡合部延伸的方向凸设有一卡榫。而环状卡槽是以垂直于该触控笔的轴向,凹入该触控笔笔杆的外侧表面,且环绕该触控笔笔杆,且环状卡槽能与卡榫卡合。该触控笔卡合装置设于一携带装置中,以环状卡槽与卡合件的卡榫的相互干涉,增加插入、抽出触控笔于携带装置的笔槽中的手感,且能卡合固定触控笔于触控笔插槽中的卡合位置处。(*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手持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触控笔的手持装置。
技术介绍
在手持式产品除了轻薄短小的外观须求外,其握持感及各功能性的手感也非常重 要。现今的电阻式触控面板在使用时须要一支触控笔(Stylus)来做数据输入使用,所以在 使用的频率会很高。 一般在触控笔抽拔的限位与固定装置通常会在壳体上设计一卡勾特 征,或另外设计一单独的卡勾特征再与壳体做组装结合。此种设计方式的缺点在于若多一 件单独卡勾特征,会增加模具与零件成本,而卡勾特征设计不佳则会造成手感的不明显,造成使用者无法确定是否将触控笔插放至定位,因而降低整体的价值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遂提出一种触控笔卡合装置,来提升插入、抽出触控笔于携 带装置的触控笔插槽中的手感,使的有极为明显的崁合感觉,并且使此崁合有磁铁吸附感, 且其易于制作,生产成本亦相当低廉。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触控笔卡合装置,设于携带装置的触控笔插槽中,以卡合 固定插入该触控笔插槽中的触控笔,其是由触控笔插槽、卡合件及环状卡槽所构成。卡合件 设于触控笔插槽的内壁上,具有用以固设于该触控笔插槽内的一侧的底座。从底座的一端 延伸出弯折部,并朝向该底座的座体上方的方向弯折。从弯折部接续延伸出卡合部于,延伸 至底座的座体上方。卡合部在相对于该底座的外侧表面上,平行该卡合部延伸的方向凸设 有一卡榫。而环状卡槽是以垂直于该触控笔的轴向,凹入该触控笔笔杆的外侧表面,且环绕 该触控笔笔杆,且环状卡槽能与卡榫卡合。 借此,当插入触控笔于触控笔插槽并抵达卡合位置时,使卡榫抵顶于环状卡槽内, 使触控笔抵达定位时有明显的崁合感觉。同时还通过卡榫上窄下宽形状,提供卡榫与环状 卡槽的较大的接触面积,以增加触控笔环状卡槽与卡合件的卡榫的行程干涉量,能明显增 加插入、抽出触控笔于携带装置的笔槽中的手感,且能卡合固定触控笔于触控笔插槽中的 卡合位置处。附图说明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 的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技术触控笔卡合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触控笔卡合装置实施例的卡合件与触控笔环状卡槽的示意图; 以及 图3为本技术触控笔卡合装置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触控笔卡合装置123 :卡合部110触控笔124 :卡榫111环状卡槽130 :触控笔插槽120卡合件131 :内壁121底座W1、W2 :宽度122弯折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附图及详细说明清楚说明本技术的精神,任何所属
中具有 通常知识者在了解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后,当可由本技术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 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与范围。 配合参照图l,为本技术触控笔卡合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 新型的触控笔卡合装置100,至少具有触控笔插槽130、卡合件120、环状卡槽111。其中,触 控笔插槽130为携带装置用来携带触控笔的笔槽。卡合件120设于触控笔插槽130的内壁 131上,供卡合固定插入该触控笔插槽中的触控笔110于如图中所示的一卡合位置的状态。 配合参照图2,为本技术触控笔卡合装置实施例的卡合件与触控笔环状卡槽 的示意图。卡合件120具有底座121、弯折部122、及卡合部123。卡合件120透过底座121 以固设于触控笔插槽130内的一侧。弯折部122自底座121的一端延伸而出,并朝向底座 121的座体上方的方向弯折。卡合部123自弯折部122接续延伸于底座121的座体上方。 卡合部123在相对于底座121的外侧表面上,以平行卡合部123延伸的方向,具有凸出于卡 合部123表面的卡榫124。另外,环状卡槽111位于触控笔110的笔杆上,以垂直于触控笔 110的轴向,凹入触控笔110笔杆的外侧表面,且环绕触控笔110的笔杆一圈。环状卡槽111 形状能与卡榫124卡合,以供卡合固定触控笔110于触控笔插槽130内的卡合位置处。其 中,卡合位置是指触控笔110于触控笔插槽130中的一定位,以固定插入触控笔插槽130中 的触控笔110。 上述的卡榫124凸出于触控笔插槽130的内壁131,因此当触控笔110插入触控笔 插槽130时,触控笔110的笔杆会挤压到卡榫124而顶推卡合部123,使卡合部123与底座 121之间的弯折部122发生弹性变形,而提供卡合部123与底座121之间的一弹性回复力, 又因为底座121固设于触控笔插槽130内的一侧,故弯折部122的弹性回复力将使得卡合 部123抵顶于触控笔110的笔杆。 配合参照图3,为本技术触控笔卡合装置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如前所述,当 插入触控笔110于触控笔插槽130中时,会使卡合部123与底座121之间的弯折部122发 生弹性变形,而使卡合部123抵顶于触控笔110的笔杆。而如图3所示,当触控笔110抵达 该卡合位置时,因通过弯折部122提供的弹性回复力,使卡合部123上的卡榫124抵入触控 笔110的环状卡槽111内,而卡合固定触控笔110于该卡合位置。又如图3所示,卡榫124 的截面形状近似一梯形截面,具体而言,卡榫124连接于卡合部123的底部宽度W2,大于卡 榫124抵入环状卡槽111时接触触控笔110的顶部宽度Wl。因此,可通过卡榫124上窄下 宽的形状,提供卡榫124与环状卡槽111的较大的接触面积,以增加触控笔110的环状卡槽111与卡合件120的卡榫124之间的行程干涉量,可明显增加插入、抽出触控笔于携带装置 的笔槽中的手感。 如此一来,当该触控笔抵达卡合位置时,卡榫124恰抵入于环状卡槽111内,使抽 取或插入触控笔110于触控笔插槽130时,当触控笔110抵达定位时有明显的崁合感觉,且 能卡合固定触控笔110于触控笔插槽130中的卡合位置处。再者,通过环状卡槽111环绕 于触控笔110笔杆一圈的设计,使使用者在插入触控笔110于触控笔插槽130中时,亦没有 方位的限制。 虽然本技术已以一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 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 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笔卡合装置,供卡合固定一触控笔,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一触控笔插槽;一卡合件,设于该触控笔插槽内侧,该卡合件包含:一底座,用以固设于该触控笔插槽内的一侧;一弯折部,自该底座的一端延伸出,并朝向该底座的座体上方的方向弯折;一卡合部,自该弯折部接续延伸于该底座的座体上方,该卡合部在相对于该底座的外侧表面上凸设有一卡榫,平行该卡合部延伸的方向;以及一环状卡槽,以垂直于该触控笔的轴向,凹入该触控笔笔杆的外侧表面,且环绕该触控笔笔杆,该环状卡槽能与该卡榫卡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触控笔卡合装置,供卡合固定一触控笔,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一触控笔插槽;一卡合件,设于该触控笔插槽内侧,该卡合件包含一底座,用以固设于该触控笔插槽内的一侧;一弯折部,自该底座的一端延伸出,并朝向该底座的座体上方的方向弯折;一卡合部,自该弯折部接续延伸于该底座的座体上方,该卡合部在相对于该底座的外侧表面上凸设有一卡榫,平行该卡合部延伸的方向;以及一环状卡槽,以垂直于该触控笔的轴向,凹入该触控笔笔杆的外侧表面,且环绕该触控笔笔杆,该环状卡槽能与该卡榫卡合。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卡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合件为一具有弹性变形 特性的构件。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卡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榫接于该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建中何志凌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