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中间膜的高强度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24335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5 1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夹层玻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中间膜的高强度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步骤1:将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反应型抗紫外线剂依次加入至N,N‑二甲基甲酰胺中;氮气氛围下,依次加入二异氰酸酯、有机锡催化剂;升温至80~85℃反应2~3小时;真空脱泡;加入含有淀粉纳米颗粒的淀粉分散液,紫外光照下搅拌20~30分钟;加入扩链剂、反应型染料,搅拌20~30分钟;将其倒入模具中,固化;室温静置,得到中间膜;步骤2:将中间膜置于甲苯中浸泡6~10小时,转移至甲醇中浸泡2~4小时;室温干燥3~5天;得到改性中间膜;步骤3:将改性中间膜置于两层玻璃中间,热压复合,得到高强度夹层玻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夹层玻璃,具体为一种基于中间膜的高强度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夹层玻璃(安全玻璃)是一种由聚合物中间膜和设置在中间膜两侧的玻璃经高温压制得到的复合玻璃产品,被广泛用于建筑、交通等各个领域。其中,聚合物中间膜起到重要决定性作用。目前,夹层玻璃中通常使用聚乙烯醇缩丁醛作为中间膜,其虽具有良好的透明性、粘结性等优点,但是其吸水性会导致夹层玻璃的安全性降低,且耐冲击性一般不足以承受强烈的外部冲击。

2、聚氨酯也是一种具有透明性、粘附性、可调控的聚合物,有望成为中间膜的潜在材料。但是,以聚氨酯作为中间膜,其同样具有高透明度、耐高低温性等优点;但是其拉伸强度和粘附性仍需进一步提高,从而提高其在夹层玻璃中的应用性,从而增强夹层玻璃的抗冲击性能和粘结性能。另一方面,由于安全玻璃通常应用在幕墙或挡风玻璃,需要进一步提高其抗紫外线性能;但是引入抗紫外线剂通常存在相容性和迁移性,从而导致中间层的透明性、粘附性等性能下降,从而影响夹层玻璃的性能。

3、综上所述,以聚氨酯为中间膜的主材,制备一种基于中间膜的高强度夹层玻璃具有重要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中间膜的高强度夹层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中间膜的高强度夹层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膜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计,18~22份聚四氢呋喃醚二醇、2~3份反应型抗紫外线剂、11~13份二异氰酸酯、0.5~1份有机锡催化剂、1~1.5份淀粉纳米颗粒、1~2份扩链剂、0.5~1份反应型染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中间膜的高强度夹层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型抗紫外线剂的制备方法为:(1)将柠檬酸、半胱氨酸、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在75~80℃下搅拌2~2.5小时;转移至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中间膜的高强度夹层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中间膜的高强度夹层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膜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计,18~22份聚四氢呋喃醚二醇、2~3份反应型抗紫外线剂、11~13份二异氰酸酯、0.5~1份有机锡催化剂、1~1.5份淀粉纳米颗粒、1~2份扩链剂、0.5~1份反应型染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中间膜的高强度夹层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型抗紫外线剂的制备方法为:(1)将柠檬酸、半胱氨酸、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在75~80℃下搅拌2~2.5小时;转移至鼓风烘箱中,在130~140℃下干燥10~12小时,得到吡啶酮二酸;(2)将吡啶酮二酸、表氯醇、四丁基溴化铵混合均匀,在80~85℃下搅拌20~30分钟;降温至45~50℃,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20~30min;升温至52~55℃搅拌4~6小时;得到二环氧基吡啶酮;(3)将二环氧基吡啶酮、2-(乙烯氧基)乙胺依次加入至甲苯中,在60~65℃下反应6~8小时,蒸除甲苯,得到反应型抗紫外线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中间膜的高强度夹层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柠檬酸、半胱氨酸、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9:(12~15):(10~20);所述吡啶酮二酸、表氯醇的质量比为3:(20~22);所述二环氧基吡啶酮、2-(乙烯氧基)乙胺的分子量为4:(2.8~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中间膜的高强度夹层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晓峰冯建群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群安塑胶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