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面部识别装置,具体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面部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1、基于人工智能的面部识别装置,通常被称为人脸识别器,是数字信息发展中的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它通过摄像机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者视频流,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人脸定位、人脸识别预处理、记忆存储和比对,从而达到识别不同人身份的目的,通常被安装固定在闸机上。
2、然而,现有的基于人工智能的面部识别装置在使用时,不便于调节其高度,影响其识别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在进行识别时,不便于对面部的两侧进行识别,需要通过人员对头部进行摆动,不仅不够方便快捷,而且也会影响识别的准确性,并且,当通过人员的挎包等容易与人脸识别器发生碰撞,从而容易造成其损坏,影响其使用效果和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面部识别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面部识别装置,包括设置在闸机本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面部识别装置,包括设置在闸机本体(1)上的人脸识别器(11),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机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箱(12),且安装箱(12)的定开设有条形开口(13),所述条形开口(13)内插设有第一连接杆(14),且第一连接杆(1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L形板(15),所述L形板(15)通过移动机构(10)与安装箱(12)的内侧壁连接,且第一连接杆(14)和条形开口(13)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板(16),所述第一连接杆(14)的上端通过转动机构(2)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7),且转动杆(17)的上端通过升降机构(3)连接有移动杆(18),所述移动杆(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面部识别装置,包括设置在闸机本体(1)上的人脸识别器(11),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机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箱(12),且安装箱(12)的定开设有条形开口(13),所述条形开口(13)内插设有第一连接杆(14),且第一连接杆(1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l形板(15),所述l形板(15)通过移动机构(10)与安装箱(12)的内侧壁连接,且第一连接杆(14)和条形开口(13)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板(16),所述第一连接杆(14)的上端通过转动机构(2)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7),且转动杆(17)的上端通过升降机构(3)连接有移动杆(18),所述移动杆(1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l形块(20),且l形块(20)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弧形板(21),所述弧形板(21)的顶部开设有弧形槽(22),且人脸识别器(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9),所述移动杆(18)和转动杆(17)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管(23),所述第二连接杆(19)插设在弧形槽(22)内并通过滑动机构(8)与之滑动连接,且第二连接杆(19)的滑动通过驱动机构(9)进行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面部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2)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杆(14)上端的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块(201),且固定块(201)的侧壁通过转轴(202)转动连接有转动块(203),所述转动块(203)与转动杆(17)的底部固定,且转轴(202)的侧壁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204)所述固定块(201)的侧壁通过第一复位机构(4)连接有第一齿条(205),且第一齿条(205)与第一齿轮(204)啮合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14)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对第一齿条(205)的移动进行减速缓冲的减速机构(5),且固定块(201)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对第一齿条(205)的移动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面部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块(201)侧壁的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块(401),且两个第一连接块(401)相对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导向杆(402),各个所述导向杆(402)的侧壁套设有滑块(403),所述滑块(403)与第一齿条(205)的侧壁固定,且各个导向杆(402)的侧壁套设有第一弹簧(4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面部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齿条(205)底部的第一摩擦块(501),且第一连接杆(14)的上端通过第二复位机构(6)连接有第二摩擦块(5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面部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位机构(6)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摩擦块(502)底部的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套管(601),且第一套管(601)内插设有第一套杆(602),所述第一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