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电量付费结算系统及其实现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22401 阅读:3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电量付费结算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用户缴纳的购电预付款转换成可使用的用电量,并下发至该用户的电能表模块;由所述电能表模块分时段累计所述用户每时段使用的用电量并予以记录和上传;以对应当时时段对应的电价,对该用户已用的用电量进行分时段付费结算,并将最终结果计入该用户下次的购电预付款中。由于采用了和日期挂钩的分时段结算体系,解决了以往电力部门在用户用电后的收费难问题,以及IC卡预付费用户的购电量无法随电价变化而修改的问题;既使得用户先付费后用电,又能根据电价变化进行公平结算,兼顾了供需双方的利益;同时还引进了信用机制,容许用户赊欠合理电量,做到了供需双方利益平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用电收费结算业务的系统和服务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的是一种用电量付费结算系统及其实现方法的改进。
技术介绍
作为电力部门,为用户提供一种用电预收款、电费合理结算业务的管理,同时引进 信用体系,容许用户赊欠电量,是一件基础性的工作。目前的电力部门对用户用电进行收费 的管理基本上有两种方式 l)先用电后付费方式。用户先用电,电力部门定期向用户收取已用电量的费用。 该方式的缺点是,容易存在电费回收的风险,由于有些用户拒绝付费或拖延付费,使得电力 部门的资金不能够及时回笼,致使每年欠款数目巨大。 2)IC卡预付费方式。用户用电前先向电力部门付费购电,电力部门按购电当时市价,将预付款转换成电量写入用户专用IC卡,用户自行插卡用电。该方法的缺点是,用户购电后在电价发生调整时,无法对已购电量进行修改。电价上升,电力部门要承受经济损失;电价下降,用户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因此,现有技术尚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可实现合理的电费管理,跟随着电价的调整而公平结算电费,平等供需双方的利益。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用电量付费结算系统,包括一供电方的付费转换电量单元和一位于用户端的 电能表模块;所述电能表模块用于分时段累计该用户每时段使用的用电量,并予以记录和 上传;所述付费转换电量单元用于将所述用户缴纳的购电预付款转换成可使用的用电量, 并下发至所述电能表模块;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一和所述供电方的后台主机相连接的分 时段付费结算单元,用于对所述电能表模块记录和上传分时段的用电量,并以当时时段对 应的电价进行分时段付费结算,以及将最终结果提供给所述付费转换电量单元,计入所述 用户下次的购电预付款中。 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付费转换电量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后台主机将所述用户 缴纳的购电预付款转换成可使用的用电量后发送至所述电能表模块。 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分时段付费结算单元还包括一时段和价格读取子单元和 一结算累计子单元;所述时段和价格读取子单元用于读取当时时段对应的电价,并将读取 的数据提供给所述结算累计子单元;所述结算累计子单元用于累加时段用电量和对应时段 电价的乘积结算所述用户的付费,并将最终用电量的余额传输至所述付费转换电量单元, 便于下次用电量的转换。 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电能表模块还包括一控制功能单元、一分时段累计用电量4CN 101738519 A 单元和一数据传输单元;其中, 所述控制功能单元用于在扣减所述剩余电量用完时,控制所述电能表模块停止所 述用户用电; 所述分时段累计用电量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用户每时段使用的用电量,并将记录的 数据传送给所述数据传输单元; 所述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分时段累计用电量单元记录的数据上传。 —种实现用电量付费结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用户缴纳的购电预付款转换成可使用的用电量,并下发至所述用户的电能表 模块; B、由所述电能表模块分时段累计所述用户每时段使用的用电量并予以记录和上 传; C、以对应当时时段对应的电价,对所述用户已用的用电量进行分时段付费结算,并将最终结果计入所述用户下次的购电预付款中。 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中下发用电量的操作还包括 通过所述后台主机将所述用户缴纳的购电预付款转换成可使用的用电量后发送 至所述电能表模块。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中记录用电量的具体操作还包括 Bl、每时段定时记录所述用户各时段的累计使用用电量; B2、将所记录的用电量数据进行时间上的冻结后存储; B3、累计使用用电量的同时,进行剩余电量的扣减处理。 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3之后的操作还包括 B4、在扣减所述剩余电量用完时,控制所述电能表模块停止所述用户用电。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的具体操作包括 Cl、读取当时时段以及各时段对应的电价; C2、分别清算各时段电价下所述用户的已用电量; C3、累计结算本次用电费用,包括上次的盈亏余额。 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中转换用电量的操作还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的信用程度等级,由所述供电方给予所述用户相应数量可使用的信 誉用电量。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由于采用了和日期挂钩 的分时段结算体系,解决了以往电力部门在用户用电后的收费难问题,以及ic卡预付费用 户的购电量无法随电价变化而修改的问题;既使得用户先付费后用电,又能根据电价变化 进行公平结算,兼顾了供需双方的利益;同时还引进了信用机制,容许用户赊欠合理电量, 做到了供需双方利益平等。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付费结算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付费结算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用电量付费结算系统及其实现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以 及较佳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 本专利技术的用电量付费结算系统及其实现方法,主要核心点在于采用了和日期挂钩 的分时段结算体系,以及容许用户赊欠合理电量的信用机制,至于电能表、IC卡、P0S机等 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使用电力的用户事先向电力部门申请用电,并缴纳预付款用于购买用电量的 使用费,由本地电力部门的用电管理系统针对不同种类用户,根据当时电价将用户缴纳的 购电预付款转换成可使用的用电量,并由后台主机通过无线或有线的电能表网络系统以及 终端设备如销售用电量的终端设备,直接将用电量下发到该用户的电能表模块,启动电能 表的运行后该用户即可使用上电力,本文中的分时段结算体系,具体指的是,某地某年某月 某日的某个时段,比如说,北京2008年8月8日晚18:00 24:00时段。此外,还可根据用 电用户的信用程度等级,由电力部门给予用户相应数量的信誉用电量或可赊欠用电量。 本专利技术付费结算系统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一付费转换电量单元110、一 电能表模块120和一分时段付费结算单元130,其中 所述电能表模块120位于用户端,用于分时段累计用户每时段使用的用电量,并 予以记录和上传至电力部门140。所述电能表模块120具体包括一控制功能单元121、一 分时段累计用电量单元122和一数据传输单元123 ;所述控制功能单元121用于在扣减 所述剩余电量用完时,控制所述电能表模块停止所述用户用电;所述分时段累计用电量单 元122用于存储所述用户每时段使用的用电量,并将记录的数据传送给所述数据传输单元 123 ;所述数据传输单元123用于将所述分时段累计用电量单元122记录的数据上传至所述 电力部门140。 所述付费转换电量单元110属于供电方,用于将所述用户缴纳的购电预付款转换 成可使用的用电量,并由所述电力部门140下发至所述电能表模块120 ;还用于通过销售用 电量的终端设备,将所述用户缴纳的购电预付款转换成可使用的用电量后发送至所述电能 表模块120。 所述分时段付费结算单元130所述供电方的后台主机相连接,用于对所述电能表 模块120记录和上传的用电量,以当时时段对应的电价进行分时段付费结算,包括电价发 生变更之时为界进行分时段付费结算,并将最终结果提供给所述付费转换电量单元110,计 入所述用户下次的购电预付款中;所述分时段付费结算单元130具体包括一时段和价格读 取子单元132和一结算累计子单元131 ;所述时段和价格读取子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电量付费结算系统,包括一供电方的付费转换电量单元和一位于用户端的电能表模块;所述电能表模块用于分时段累计该用户每时段使用的用电量,并予以记录和上传;所述付费转换电量单元用于将所述用户缴纳的购电预付款转换成可使用的用电量,并下发至所述电能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一和所述供电方的后台主机相连接的分时段付费结算单元,用于对所述电能表模块记录和上传分时段的用电量,并以当时时段对应的电价进行分时段付费结算,以及将最终结果提供给所述付费转换电量单元,计入所述用户下次的购电预付款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胜黄龙贵尹松勇陈岘麓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宝利达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