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15690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1 19:52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粘连装置,包括:加工平台,加工平台设有安装平面,安装平面转动连接有加工旋转台;固定支架,固定支架设置于加工旋转台,固定支架设有用于容纳第一目标工件的工件放置槽;喷胶组件,喷胶组件连接于安装平面,且喷胶组件的喷嘴与工件放置槽对应设置,用于对工件放置槽中的第一目标位置执行喷胶动作;夹持组件,夹持组件连接于加工旋转台与固定支架相对的位置,夹持组件用于夹持与第一目标工件配合的第二目标工件。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实际加工过程中,两个零件之间粘连的位置和喷胶量没有维持统一标准,往往借助于人工经验操作,导致粘连得到的产品的质量低下,进而降低了产品的成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粘连,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粘连装置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关于粘连工艺已有较广泛的应用,具体体现为将两个零件通过粘连剂粘连在一起,但是,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具体粘连的位置和喷胶量却没有维持统一标准,往往借助于人工经验操作,导致粘连得到的产品的质量低下,进而降低了产品的成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实际加工过程中,两个零件之间粘连的位置和喷胶量没有维持统一标准,往往借助于人工经验操作,导致粘连得到的产品的质量低下,进而降低了产品的成品率。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粘连装置,包括:加工平台,加工平台设有安装平面,安装平面转动连接有加工旋转台;固定支架,固定支架设置于加工旋转台,固定支架设有用于容纳第一目标工件的工件放置槽;喷胶组件,喷胶组件连接于安装平面,且喷胶组件的喷嘴与工件放置槽对应设置,用于对工件放置槽中的第一目标位置执行喷胶动作;夹持组件,夹持组件连接于加工旋转台与固定支架相对的位置,夹持组件用于夹持与第一目标工件配合的第二目标工件;其中,夹持组件执行第一动作时,用于将第二目标工件放置于第一目标位置。

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具体来说,喷胶组件用于对第一目标工件的表面喷射粘连剂,而粘连剂的输出量则根据第一目标工件的具体工艺而预先设置,再者,第一目标位置可以理解为第一目标工件和第二目标工件实际配合的位置,于是,利用喷胶组件对于该第一目标位置执行喷胶动作,以确保第一目标工件和第二目标工件保持紧密粘连的情况下,有效避免了喷胶组件将粘连剂喷射至第一目标位置之外的位置,使得造成粘连剂的浪费,另外还将导致该部位上的粘连剂容易与其它非目标工件粘连,导致降低产品的出厂合格率。此外,第一目标工件和第二目标工件的配合借助于固定支架和夹持组件的配合,从而避免了人工装配所导致的粘连效率低下的情况出现,从而使得整体的粘连效率得到提高。

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夹持组件包括:连接座,连接座固定至加工旋转台;夹持件,夹持件滑动连接于连接座的第一滑轨,夹持件用于夹持第二目标工件。

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使得夹持件沿着第一滑轨移动,确保了夹持组件带动第二目标工件移动的稳定性,使得提高了第二目标工件装配至第一目标工件上的准确度。

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包括: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与夹持组件驱动配合,以驱动夹持件沿第一滑轨往复运动。

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夹持组件带动第二目标工件移动的稳定性,使得装配过程更加省力高效。

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夹持件设有用于与第二目标工件配合的夹持端面,夹持端面形成多个气孔;第一驱动组件与夹持件之间为气动配合;其中,当第一驱动组件对夹持件执行第一驱动动作时,多个气孔产生对第二目标工件的吸力;当第一驱动组件对夹持件执行第二驱动动作时,多个气孔产生将第二目标工件释放至第一目标位置的推力。

9、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具体来说,多个气孔可根据实际的第一驱动动作和第二驱动动作定义成吸气孔和出气孔,简单来说,当执行第一驱动动作时,气孔中形成将第二目标工件吸附的吸力,此时气孔可理解为吸气孔;反之,当执行第二驱动动作时,气孔由吸气孔转换为出气孔,以将第二目标工件推出至第一目标工件上,从而完成二者的配合。

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包括:固定组件,固定组件连接于加工旋转台,用于对工件放置槽的第二目标位置执行按压动作;其中,第二目标位置与第一目标位置相邻设置。

1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确保了第一目标工件在工件放置槽中的稳定配合。

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与连接座之间形成容纳固定支架的配合间距;相互配合的气缸和固定件,气缸连接于固定座,固定件连接于气缸的伸缩端部,由伸缩端部带动固定件将第一目标工件固定至工件放置槽。

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固定座设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的轨迹与伸缩端部的运动轨迹相互平行;固定件设有相互连接的配合端和按压端,配合端设有与第二滑轨配合的滑槽,按压端位于工件放置槽的上方位置;其中,固定件沿第二滑轨的轨迹往复运动时,以使按压端靠近或者远离工件放置槽。

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按压端靠近工件放置槽的端部的形状与工件放置槽对应第二目标位置的形状适配,且端部设有柔性件。

1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柔性件,使得按压端施压至第一目标工件的表面上时,避免刚性接触导致对其表面造成破坏。

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固定座对应第二滑轨的第一端形成第一止挡部,对应第二滑轨的第二端形成第二止挡部;其中,当配合端在第二滑轨中移动至与第一止挡部抵接时,按压端与第二目标位置之间形成安全按压间距;当配合端与第二止挡部抵接时,按压端与第二目标位置之间形成大于安全按压间距的第二间距。

1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具体来说,通过设置第二止挡部,使得有效防止了按压端挤压至第一目标工件上的挤压力过大,对其结构造成破坏,也即通过设置第二止挡部,对按压端朝向靠近工件放置槽的最小距离起到约束;反之,第一止挡部的设置则是对于按压端朝向远离工件放置槽的最大距离起到约束。

18、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后,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19、(1)具体来说,喷胶组件用于对第一目标工件的表面喷射粘连剂,而粘连剂的输出量则根据第一目标工件的具体工艺而预先设置,再者,第一目标位置可以理解为第一目标工件和第二目标工件实际配合的位置,于是,利用喷胶组件对于该第一目标位置执行喷胶动作,以确保第一目标工件和第二目标工件保持紧密粘连的情况下,有效避免了喷胶组件将粘连剂喷射至第一目标位置之外的位置,使得造成粘连剂的浪费,另外还将导致该部位上的粘连剂容易与其它非目标工件粘连,导致降低产品的出厂合格率。此外,第一目标工件和第二目标工件的配合借助于固定支架和夹持组件的配合,从而避免了人工装配所导致的粘连效率低下的情况出现,从而使得整体的粘连效率得到提高;

20、(2)通过设置第二止挡部,使得有效防止了按压端挤压至第一目标工件上的挤压力过大,对其结构造成破坏,也即通过设置第二止挡部,对按压端朝向靠近工件放置槽的最小距离起到约束;反之,第一止挡部的设置则是对于按压端朝向远离工件放置槽的最大距离起到约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粘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连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粘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粘连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粘连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粘连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粘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连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辉虞送保李辉吉中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祥晋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