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内饰件的制备,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经济飞速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紧密相连的一部分,除了汽车配备的本身性能外,车内的装饰特效也成为了车企开发产品重要的关注要素。对于汽车内饰件而言,现有的内饰件大都是如图1所示的骨架+表皮+发泡的三层结构。其中表皮层1多为现有表皮中进行裁切制成,骨架层3经注塑而成,中间的发泡层2的实现形式有手工裁切泡棉或者浇注发泡模具而成。表皮层的包覆目前最常见的方案就是通过手工包覆、搪塑、真空包覆等技术在塑料件表面形成软质效果来提升内饰件品质。但搪塑、真空包覆方案所需模具技术难度高,开发周期长,成本高。并且为解决发泡层和骨架层的结合问题,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火焰处理或喷涂胶水,在内饰件制造过程中容易出现气味和voc超标,带来了制件环保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汽车内饰件制备工序复杂、制造过程中容易出现气味和voc超标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内饰件及其制备方法。
2、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内饰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表皮层和骨架层,所述表皮层设置于所述骨架层表面,所述表皮层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骨架层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接孔中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孔的孔径沿远离所述表皮层与所述骨架层接触面的方向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接孔中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孔包括第一孔段、过渡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位于所述连接孔靠近所述表皮层与所述骨架层接触面的一端,所述过渡段连接于所述第一孔段与所述第二孔段之间,所述第二孔段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孔
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表皮层和骨架层,所述表皮层设置于所述骨架层表面,所述表皮层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骨架层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接孔中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孔的孔径沿远离所述表皮层与所述骨架层接触面的方向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接孔中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孔包括第一孔段、过渡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位于所述连接孔靠近所述表皮层与所述骨架层接触面的一端,所述过渡段连接于所述第一孔段与所述第二孔段之间,所述第二孔段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孔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层的厚度为2~4mm,和/或,所述表皮层的厚度为1~1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层的厚度为3~4mm,和/或,所述表皮层的厚度为3~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层由硬质塑料注塑形成,和/或,所述表皮层由软质热塑性弹性体注塑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塑料包括改性聚丙烯、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聚碳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皮层内形成有多个泡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书鹏,魏婉楚,陈燕飞,李波,钟国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