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光亮退火炉的入口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4515 阅读:2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式光亮退火炉的入口密封结构,所述的入口密封处设置有双驱动辊装置,所述的双驱动辊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辊和第二驱动辊,所述的第一驱动辊和第二驱动辊相外切设置,带钢通过线从两者切点处穿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阻止了外界氧气进入而导致带钢表面的氧化;同时也避免带钢表面出现使用静态密封时可能产生的划印,同时也避免了由于带钢和入口密封之间的摩擦而导致的附加应力。(*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立式光亮退火炉的入口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立式光亮退火炉是适用于高合金Cr (铁素体Cr合金钢和马氏体Cr合金钢)和 CrNi(奥氏体CrNi合金钢)的热处理退火设备,适用于带钢的退火。通常合金钢中含有的 元素Cr、Mn、及微量添加元素Ti、Si、Al等具有较高的氧亲和力,容易形成氧化物从而破坏 表面光洁度,而现有技术的退火设备由于入口密封密封效果的问题,无法有效阻止外界氧 气进入退火炉内,导致带钢表面造成氧化。合金带钢在退火中,除了避免氧化外,为了获得光亮平滑的表面,还要求带钢在通 过时避免机械损伤。为此,带钢在整个运行过程中要精确引导,先对中的进入入口,在对中 地转向冷却通道,最后从回程通道内导出。在现有技术的立式光亮退火炉中,带钢在入口和导向辊之间,以及在导向辊和出 口之间往往存在摩擦而导致附加应力和划印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式光亮退火炉的入口密封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式光亮退火炉的入口密封结构,所述的入口密封处设置有双驱动辊装置, 所述的双驱动辊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辊和第二驱动辊,所述的第一驱动辊和第二驱动辊相外 切设置,带钢通过线从两者切点处穿过。在上述技术方案可优选地,所述的入口密封与双驱动辊装置间设置有平衡辊装 置,其包括可摆动的平衡辊、与所述的平衡辊相连接的精密汽缸、位置传感器,所述的位置 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的精密汽缸上,所述的带钢通过线沿所述的平衡辊外圆周设置。另外,在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优选地,所述的入口密封与平衡辊装置间设置有一对 快速封合翻板,所述的快速封合翻板一端固定设置,一端可活动的设置,该快速封合翻板可 活动端相对设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有效地阻止了外界氧气进 入而导致带钢表面的氧化;同时也避免带钢表面出现使用静态密封时可能产生的划印,同 时也避免了由于带钢和入口密封之间的摩擦而导致的附加应力。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入口密封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驱动辊;2、第二驱动辊;3、带钢通过线;4、平衡辊;5、精密气缸;6、 位置传感器;7、快速封合翻板;8、氮气喷嘴;9、入口密封;10、炉体;11、马弗炉;12、密封 油;13、油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立式光亮退火炉采用氢气作为保护气氛,在退火过程,气氛全程可控,其包括入口 密封9、与入口密封9相连通的炉体10、与炉体10相连通的冷却通道、导向辊装置以及连接 有出口密封的回程通道,并依次构成通路。出口密封的位置和入口密封9等高。参照附图1所示入口密封9处设置有双驱动辊装置,双驱动辊装置包括第一驱动 辊1和第二驱动辊2,第一驱动辊1和第二驱动辊2相外切设置,带钢通过线3从两者切点 处穿过。入口密封9与双驱动辊装置间设置有平衡辊装置,其包括可摆动的平衡辊4、与平 衡辊4相连接的精密汽缸5、位置传感器6,位置传感器6设置在精密汽缸5上,带钢通过线 3沿平衡辊4外圆周设置,精密汽缸6根据位置传感器6感应带钢通过线3的通过位置,控 制平衡辊4摆动至合适的位置。入口密封9与平衡辊4装置间设置有一对快速封合翻板7,这一对快速封合翻板7 可活动端相对设置,并处于不断开闭的调整状态。以下具体阐述一下本实施例的操作方法带钢沿带钢通过线3从第一驱动辊1和第二驱动辊2的切点处通过,到达平衡辊 4。在平衡辊4前部,设置有两个氮气喷嘴8,氮气喷嘴8相对的向带钢上下表面上喷射氮 气,使之形成一个局部高压,也起到了阻止了环境中氧气倾入炉内的作用。当带钢通过平衡 辊4时,位置传感器6可感应其最佳位置,使精密汽缸5控制平衡辊4上下摆动,并和一对 快速封合翻板7间隙的调节,使带钢处于最佳位置进入入口密封9,从而避免带钢表面出现 使用静态密封时可能产生的划印,同时也避免了由于带钢和入口密封之间的摩擦而导致的 附加应力,并且有效地阻止了外界氧气进入而导致带钢表面的氧化。同时在入口密封9处还设置有密封油12,且设置有油位13进行控制。带钢从下部 经过入口密封9进入带有马弗炉11的炉体10内,在全氢保护气氛中,无接触地垂直向上直 至顶部的导向辊装置,然后又无接触垂直向下通过回程通道至端部的出口密封。由于采用了可靠、高效的带钢入口和出口密封设计,尽管要求较低的露点,保护气 氛的消耗可保持在很低的水平(约20m3/t的最低点)。同样由于采用了前面提到的有效措 施,当退火温度为1100°C时,带钢加热的单位能量消耗也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电加热 时为320kWh/t,天然气加热时420kWh/t)。经过立式光亮退火炉热处理后的合金带钢,具有平滑光亮的轧制表面,这样就减 少或省去了后续处理时的清理和抛光工序。另外,和氧化退火材料相比,可提高耐腐蚀性, 因为光亮退火不会导致材料表面脱铬。且经保护气氛下的热处理后,金属表面无需再做酸 洗,节省了成本。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 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内。权利要求一种立式光亮退火炉的入口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口密封处设置有双驱动辊装置,所述的双驱动辊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辊和第二驱动辊,所述的第一驱动辊和第二驱动辊相外切设置,带钢通过线从两者切点处穿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光亮退火炉的入口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口 密封与双驱动辊装置间设置有平衡辊装置,其包括可摆动的平衡辊、与所述的平衡辊相连 接的精密汽缸、位置传感器,所述的位置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的精密汽缸上,所述的带钢通过 线沿所述的平衡辊外圆周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光亮退火炉的入口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口 密封与平衡辊装置间设置有一对快速封合翻板,所述的快速封合翻板一端固定设置,一端 可活动的设置,该快速封合翻板可活动端相对设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立式光亮退火炉的入口密封结构,所述的入口密封处设置有双驱动辊装置,所述的双驱动辊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辊和第二驱动辊,所述的第一驱动辊和第二驱动辊相外切设置,带钢通过线从两者切点处穿过。本技术有效地阻止了外界氧气进入而导致带钢表面的氧化;同时也避免带钢表面出现使用静态密封时可能产生的划印,同时也避免了由于带钢和入口密封之间的摩擦而导致的附加应力。文档编号C21D1/26GK201560215SQ20092027247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9日专利技术者罗伯特·艾伯纳 申请人:艾伯纳工业炉(太仓)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光亮退火炉的入口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口密封处设置有双驱动辊装置,所述的双驱动辊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辊和第二驱动辊,所述的第一驱动辊和第二驱动辊相外切设置,带钢通过线从两者切点处穿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伯特艾伯纳
申请(专利权)人:艾伯纳工业炉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